13.在洋蔥根尖細胞中,核酸存在于(  )
A.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B.細胞核、葉綠體和核糖體
C.線粒體、葉綠體和核糖體D.細胞核、線粒體和核糖體

分析 核酸根據(jù)五碳糖不同分為DNA和RNA,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其次線粒體、葉綠體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zhì)中.

解答 解:A、洋蔥根尖細胞沒有葉綠體,A錯誤;
B、由A分析可知,B錯誤;
C、由A分析可知,C錯誤;
D、細胞核、線粒體中含有DNA和RNA,核糖體中含有RNA,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核酸的分類、分布的熟練識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圖為利用生物技術生產(chǎn)單克隆抗體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單克隆抗體制備是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基礎上發(fā)展.
(2)從小鼠脾臟獲取A細胞前需對小鼠進行注射特定抗原蛋白處理.經(jīng)過特定培養(yǎng)基篩選出來的許多細胞B是不同種(填“同種”或“不同種”)雜交瘤細胞,因此需要對細胞B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
(3)培養(yǎng)細胞時常加入抗生素的目的是避免雜菌污染.
(4)科學家發(fā)現(xiàn)基因prG能激發(fā)細胞不斷分裂,能通過基因工程導入該調(diào)控基因來制備單克隆抗體,該過程需要用到的酶是限制酶和DNA連接酶,將該基因?qū)霛{細胞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
(5)單克隆抗體在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方面,與常規(guī)抗體相比,其特點是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發(fā)生在生物體體細胞內(nèi)的基因突變一般不能傳給后代
B.經(jīng)過自然選擇的作用一定能形成新物種
C.當環(huán)境條件適宜時,生物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變化
D.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環(huán)境使生物發(fā)生的變異與之保持相適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果蠅是以腐爛的水果或植物體為食的昆蟲,全球約1000 種,目前廣泛用作遺傳和演化的室內(nèi)外研 究材料,摩爾根于1908年開始飼養(yǎng)果蠅,并通過果蠅實驗發(fā)現(xiàn)了伴性遺傳等科學規(guī)律.請根據(jù)對果蠅的了解和 遺傳學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圖為雄果蠅細胞的染色體模式圖,A、a、b為染色體上的基因,則該果蠅基因型可表示為AaXbY,甲圖中的染色體可分成2個染色體組.
(2)果蠅之所以廣泛地被作為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是因為它具有易飼喂、繁殖快、染色體少、生長周期短等的優(yōu)點(至 少答出兩點).
(3)若果蠅的黑身對灰身是顯性,由圖甲中A、a控制,而圖中b基因的等位基因B會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使果蠅保持灰身,b基因無此作用,則圖中果蠅與另一只基因型為AaXBXb灰身雜合雌果蠅交配,F(xiàn)1代中黑身果蠅所占比例為$\frac{3}{8}$.
(4)已知果蠅的另一對相對性狀直毛對非直毛是顯性,控制基因為D、d,實驗室現(xiàn)有直毛純系果蠅雌、雄各一只,非直毛純系果蠅雌、雄果蠅各一只,若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判斷這對基因位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染色體上,請完成實驗設計.
①選擇直毛雄果蠅與非直毛雌果蠅 進行雜交
②若后代雄的全為非直毛,雌的全為直毛則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否則位于常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關于哺乳動物下丘腦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B.感受細胞外液滲透壓變化,調(diào)節(jié)動物體水鹽平衡
C.調(diào)節(jié)產(chǎn)熱和散熱,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D.有控制語言的中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表示生物細胞內(nèi)的轉(zhuǎn)移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過程①伴隨有ATP的消耗
B.過程②發(fā)生時的產(chǎn)物還有C3
C.過程③中部分[H]形成需要消耗水
D.過程④形成水的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是某細胞在進行某生命活動前后幾種生物膜面積的變化圖,在此變化過程中最可能合成( 。
A.胃蛋白酶B.雄性激素C.呼吸酶D.血紅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圖甲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單位時間內(nèi)CO2釋放量和O2產(chǎn)生總量的變化.圖乙表示植物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曲線.假設不同光照強度下細胞呼吸強度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圖甲代表水稻,圖乙代表藍藻,則圖甲的c時與圖乙的c時細胞中產(chǎn)生ATP的場所都有細胞質(zhì)基質(zhì)、線粒體和葉綠體
B.若圖甲與圖乙為同一植物,則相同溫度下,圖甲的c相當于圖乙的b點
C.圖甲植物的d時單位時間內(nèi)細胞從周圍環(huán)境吸收8個單位的CO2
D.圖乙的a、b、c點光合作用限制因素只有光照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小麥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改善小麥的遺傳性狀是科學工作者不斷努力的目標,下圖是育種的一些途徑.
(1)圖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徑表示雜交育種方式;若以矮稈易感病(ddrr)和高稈。―DRR)小麥為親本進行雜交,培育矮稈抗病小麥品種過程中,F(xiàn)1自交產(chǎn)生F2,其中矮稈抗病類型出現(xiàn)的比例是$\frac{3}{16}$;A→B→C的途徑表示單倍體育種方式.以上兩種育種方式都是從親本雜交開始,這樣做的目的是兩個親本控制的優(yōu)良性狀的基因集中到F1中,再從F1→F2的過程中發(fā)生基因(性狀)重組,培育出符合育種目標的優(yōu)良品種,比較兩種育種方式,后者的優(yōu)越性主要表現(xiàn)在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2)B常用的方法為花藥離體培養(yǎng)法;C過程中常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作用原理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3)E 方法所運用的原理是基因突變.
(4)G的育種方式基因工程.一般育種步驟目的基因的獲取、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將目的基因?qū)胧荏w細胞、目的基因的檢測與表達.與傳統(tǒng)育種方法相比,G育種的優(yōu)勢是定向改變生物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