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強度(kxl)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
CO2吸收速率(mg•m-2•h-1) | 甲 | -3.6 | -0.72 | 2.4 | 3.0 | 4.8 | 6.9 | 7.2 |
乙 | -4.6 | -1 | 2.4 | 3.6 | 5.8 | 7.9 | 8.8 |
分析 葉綠體色素提取的原理:葉綠體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有機溶劑,所以,可以在葉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色素分離原理: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慢.根據(jù)這個原理就可以將葉綠體中不同的色素分離開來.
提取綠葉中色素時,需要加入無水乙醇(丙酮)、SiO2、CaCO3,其中無水乙醇(丙酮)的作用是提取色素,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壞.分離色素時,用層析液,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隨著層析液擴散的速度越快,距點樣處越遠.距點樣處的距離由近到遠的色素依次是:葉綠素b、葉綠素a、葉黃素和胡蘿卜素.
分析圖示可知,色素帶Ⅰ表示葉綠素b,色素帶Ⅱ表示葉綠素a,色素帶Ⅲ表示葉黃素,色素帶Ⅳ表示胡蘿卜素.
解答 解:(1)色素分離原理: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慢.根據(jù)這個原理就可以將葉綠體中不同的色素分離開來.濾液細線不能沒入層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到層析液中,圖中得到了正常的色素帶,因此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層析液最先所處的位置是A.
(2)①第Ⅰ條色素帶是葉綠素b,葉綠素b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缺失第Ⅰ條色素,說明植株不能合成葉綠素b,該植株對紅光和藍紫光的吸收能力減弱.
②兩植株的CO2吸收速率代表凈光合速率,比較甲、乙兩組試驗數(shù)據(jù),更加適合在強光下生活的是植株乙;當光照強度為0klx時,只進行呼吸作用,植株甲的呼吸強度為3.6mg•m-2•h-1,乙的呼吸強度為4.6mg•m-2•h-1,因此當光照強度為15klx時,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為3.0+3.6=6.6mg•m-2•h-1,植株乙的光合作用速率為3.6+4.6=8.2mg•m-2•h-1;當光照強度為30klx 時,植株甲CO2吸收速率為7.2mg•m-2•h-1,根據(jù)光合作用反應方程式,6CO2+12H2O$→_{葉綠體}^{光能}$C6H12O6+6O2+6H2O,求出積累的葡萄糖的量約為$\frac{180×7.2}{6×44}$=4.9mg•m-2•h-1.
故答案為:
(1)紙層析法 A
(2)①葉綠素b 紅光和藍紫
②乙 小于 4.9
點評 本題考查了色素的提取和分離試驗,光合作用的有關計算,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從題目所給的圖形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溫度和pH是自變量 | |
B. | 在模擬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zhì)運輸關系的實驗中,正方體瓊脂塊表面積和體積之比是無關變量 | |
C. | 在探究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扦插枝條生根作用的實驗中,插條生根數(shù)是因變量 | |
D. | 在探究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實驗中,應設空白對照排除無關變量干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馬鈴薯塊莖勻漿液中加人碘-碘化鉀溶液,需用顯微鏡觀察到變藍色 | |
B. | 蛋清稀釋液中依次加人雙縮脲A、B試劑,需加熱后溶液變紫色 | |
C. | 梨汁中加人本尼迪試劑,需加熱后出現(xiàn)紅黃色沉淀 | |
D. | 花生子葉用蘇丹Ⅲ溶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觀察到橙黃色顆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第1組 | 第2組 | 第3 |
黃色無紋×黃色無紋 ↓ 黃色無紋:黃色有紋 3:1 | 黃色無紋×綠色有紋 ↓ 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有紋:黃色有紋 1:1:1:1 | 綠色有紋×綠色有紋 ↓ 綠色有紋:黃色有紋 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9:3:3:1 | B. | 1:1:1:1 | C. | 3:1:3:1 | D. | 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5}{8}$ | B. | $\frac{3}{8}$ | C. | $\frac{3}{4}$ | D. | $\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浙江溫州市十校聯(lián)合體高二下期中聯(lián)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微伏表測量受刺激后的神經(jīng)纖維膜電位變化,已知該纖維靜息電位為-70 mV,如果
微伏表上發(fā)生一次持續(xù)約1 ms的電位差的變化:由-70 mV上升到0,再繼續(xù)上升至+40
mV,然后再下降恢復到-70 mV。則刺激部位和微電極放置位置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