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實驗小組利用新鮮的綠葉為材料,進行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分離綠葉中的色素,常用的實驗方法是紙層析法.A、B是濾紙條上的標記,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層析液最先所處的位置是A(填“A”或“B”)處.
(2)在色素的提取與分離過程中,偶然發(fā)現(xiàn)某植株缺失第Ⅰ條色素帶.
①缺失第1條色素帶的植株不能合成葉綠素b,該植株對紅光和藍紫光的吸收能力減弱.
②該實驗小組為了研究缺失第1條色素帶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異,在不同
的光照強度下測定了兩植株的CO2吸收速率,結果如表所示:
 光照強度(kxl) 0 5 10 15 20 25 30
 CO2吸收速率(mg•m-2•h-1 甲-3.6-0.72 2.4 3.0 4.8 6.9 7.2
 乙-4.6-1 2.4 3.6 5.8 7.9 8.8
根據(jù)表格中信息可知,更加適合在強光下生活的是乙(填“甲”或“乙”)植株.當光照強度為15klx時,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當光照強度為30klx時,植株甲積累的葡萄糖的量約為4.9 mg•m-2•h-l

分析 葉綠體色素提取的原理:葉綠體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有機溶劑,所以,可以在葉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色素分離原理: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慢.根據(jù)這個原理就可以將葉綠體中不同的色素分離開來.
提取綠葉中色素時,需要加入無水乙醇(丙酮)、SiO2、CaCO3,其中無水乙醇(丙酮)的作用是提取色素,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壞.分離色素時,用層析液,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隨著層析液擴散的速度越快,距點樣處越遠.距點樣處的距離由近到遠的色素依次是:葉綠素b、葉綠素a、葉黃素和胡蘿卜素.
分析圖示可知,色素帶Ⅰ表示葉綠素b,色素帶Ⅱ表示葉綠素a,色素帶Ⅲ表示葉黃素,色素帶Ⅳ表示胡蘿卜素.

解答 解:(1)色素分離原理: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慢.根據(jù)這個原理就可以將葉綠體中不同的色素分離開來.濾液細線不能沒入層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到層析液中,圖中得到了正常的色素帶,因此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層析液最先所處的位置是A.
(2)①第Ⅰ條色素帶是葉綠素b,葉綠素b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缺失第Ⅰ條色素,說明植株不能合成葉綠素b,該植株對紅光和藍紫光的吸收能力減弱.
②兩植株的CO2吸收速率代表凈光合速率,比較甲、乙兩組試驗數(shù)據(jù),更加適合在強光下生活的是植株乙;當光照強度為0klx時,只進行呼吸作用,植株甲的呼吸強度為3.6mg•m-2•h-1,乙的呼吸強度為4.6mg•m-2•h-1,因此當光照強度為15klx時,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為3.0+3.6=6.6mg•m-2•h-1,植株乙的光合作用速率為3.6+4.6=8.2mg•m-2•h-1;當光照強度為30klx 時,植株甲CO2吸收速率為7.2mg•m-2•h-1,根據(jù)光合作用反應方程式,6CO2+12H2O$→_{葉綠體}^{光能}$C6H12O6+6O2+6H2O,求出積累的葡萄糖的量約為$\frac{180×7.2}{6×44}$=4.9mg•m-2•h-1
故答案為:
(1)紙層析法        A
(2)①葉綠素b       紅光和藍紫
②乙     小于      4.9

點評 本題考查了色素的提取和分離試驗,光合作用的有關計算,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從題目所給的圖形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對有關實驗中變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溫度和pH是自變量
B.在模擬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zhì)運輸關系的實驗中,正方體瓊脂塊表面積和體積之比是無關變量
C.在探究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扦插枝條生根作用的實驗中,插條生根數(shù)是因變量
D.在探究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實驗中,應設空白對照排除無關變量干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檢測生物組織中化合物”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馬鈴薯塊莖勻漿液中加人碘-碘化鉀溶液,需用顯微鏡觀察到變藍色
B.蛋清稀釋液中依次加人雙縮脲A、B試劑,需加熱后溶液變紫色
C.梨汁中加人本尼迪試劑,需加熱后出現(xiàn)紅黃色沉淀
D.花生子葉用蘇丹Ⅲ溶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觀察到橙黃色顆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回答下列與遺傳有關的題目:
I.某種鳥類體色(基因用 A、a 表示)、條紋的有無(基因用 B、b 表示)是兩對獨立遺傳的相對性狀,如表是三組相關雜交試驗情況,請分析回答問題:
第1組第2組第3
黃色無紋×黃色無紋

黃色無紋:黃色有紋
3:1
黃色無紋×綠色有紋

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有紋:黃色有紋
1:1:1:1
綠色有紋×綠色有紋

綠色有紋:黃色有紋
2:1
(1)兩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分別是無紋、綠色.
(2)第 2 組親本中黃色無紋個體的一個卵原細胞能夠產(chǎn)生的配子基因型是aB或ab.
(3)第 3 組雜交試驗后代比總為 2:1,請從根本原因方面來推測,其原因最可能是A基因純合致死.
II.果蠅的眼色與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 R、r 和 T、t 有關.眼色色素的產(chǎn) 生必須有顯性基因R存在,能產(chǎn)生色素的個體眼色呈紅色或紫色,不產(chǎn)生色素的個體眼色呈白 色.顯性基因 T 使果蠅眼色呈紫色,當基因 t 純合時,果蠅的眼色為紅色.兩個純種品系雜交,結果如圖:

(1)等位基因 T、t 位于染色體上.控制果蠅眼色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
(2)F1 的基因型是RrXTXt和RrXtY.
(3)讓 F1 雌雄果蠅雜交得到F2,所有個體均正常發(fā)育.F2 中紅眼果蠅的概率是$\frac{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將一個土豆(含有過氧化氫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體積和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針筒中(如圖1所示).以探究酶促反應的相關問題.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與數(shù)據(jù)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酶能夠改變反應速率的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溫和的特點.
(2)若土豆片為4片時,每隔5分鐘收集一次數(shù)據(jù),根據(jù)數(shù)據(jù)繪制出曲線圖(如圖2).20分鐘后,氣體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過氧化氫的量有限.
(3)若土豆片為8片時,和上述實驗所得的曲線(實線)相比,實驗結果的曲線可能是如圖3所示c圖中的虛線.如果要獲得更多的氣體,在不改變?nèi)芤后w積的條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加過氧化氫濃度,其結果可用a圖中的虛線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與aabb個體雜交,F(xiàn)1的表現(xiàn)型比例是(  )
A.9:3:3:1B.1:1:1:1C.3:1:3:1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我國參與了抗擊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國際合作,研制其疫苗,但尚未取得成功,如圖所示為埃博拉病毒(EBV)在人體細胞中的變化及相關免疫應答,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中物質(zhì)b的名稱是抗體,D細胞的作用是效應T細胞與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即靶細胞)密切接觸,導致靶細胞裂解死亡.
(2)人體感染EBV后,先通過體液免疫的作用阻值EBV通過血液循環(huán)而散播,再通過細胞免疫的作用使EBV入侵的宿主細胞裂解,繼而清除EBV,使人恢復健康.
(3)埃博拉康復者的血漿可以用來治療病患者,原因是康復者的血漿中含有抵抗該抗原物質(zhì)的特殊蛋白質(zhì).
(4)埃博拉疫苗難以研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EBV的遺傳物質(zhì)是單鏈RNA,易發(fā)生變異產(chǎn)生新種.
(5)某研究所宣稱他們成功研制了一種非注射類埃博拉疫苗,并以靈長類動物為研究材料設計了以下實驗進行證明,實驗步驟如下:
①選擇一只健康的實驗猴,使其感染EBV;
②在飼喂實驗猴的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該疫苗,觀察該實驗猴是否出現(xiàn)患病癥狀,該實驗存在明顯的不科學指出,請指出:①沒有選擇多只試驗猴排除實驗的偶然性;②缺乏對照實驗,實驗結果沒有說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根據(jù)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ddEe和DdEe的兩個個體雜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不同于雙親的個體占全部子代的( 。
A.$\frac{5}{8}$B.$\frac{3}{8}$C.$\frac{3}{4}$D.$\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浙江溫州市十校聯(lián)合體高二下期中聯(lián)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微伏表測量受刺激后的神經(jīng)纖維膜電位變化,已知該纖維靜息電位為-70 mV,如果

微伏表上發(fā)生一次持續(xù)約1 ms的電位差的變化:由-70 mV上升到0,再繼續(xù)上升至+40

mV,然后再下降恢復到-70 mV。則刺激部位和微電極放置位置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