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沃森運用類比推理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B. 克里克最先預見了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guī)律,并將其命名為中心法則

C. 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最早證實DNA是遺傳物質

D. 赫爾希等人用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使人們確信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B

【解析】

沃森和克里克所建立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屬于物理模型在蛋白質的合成過程完全弄清楚之前,科學家克里克首先預見了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guī)律,并將這一規(guī)律命名為中心法則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以T2噬菌體為實驗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新技術,完成了對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更具說服力的實驗

沃森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不是通過類比推理,A錯誤;克里克最先預見了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guī)律,并將其命名為中心法則,B正確;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最早證實DNA是遺傳物質,C錯誤;赫爾希等人用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使人們確信DNA是遺傳物質,但是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有所差異,導致細胞形態(tài)和功能各不相同

B. 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對于生物體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C. 癌變的細胞遺傳物質并末發(fā)生改變,只是不受機體控制的惡性增殖細胞

D. 多細胞生物細胞的衰老與機體的衰老總是同步進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生物體內三大有機物的比例和熱量價。由此可得出三者在細胞中的能量代謝方面的結論是

物質

蛋白質

糖類

脂質

占細胞鮮重的比例

7%~10%

1%~1.5%

1%~2%

熱量價

16.7kJ·g-1

17.75kJ·g-1

38.91kJ·g-1

A. 脂質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B. 糖類是主要的儲能物質

C. 蛋白質是直接供能物質 D. 三者都可作為能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其促進作用一定不同

B. 根的向重力生長與頂端優(yōu)勢都體現了生長素高濃度抑制這一特點

C. 生長素能促進果實的發(fā)育與成熟,所以可以通過噴灑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來防止落花落果

D. 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一樣,都是由特定的器官產生的微量的具有調節(jié)作用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黃瓜根、芽對NAA敏感性的差異,某研究小組以不同濃度的NAA處理萌發(fā)的黃瓜種子,8天后分別測定黃瓜幼苗根、芽的長度,結果如下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NAA濃度/ppm

10

1

0.1

0.01

0.001

0.0001

0

芽長/cm

0.64

4.74

7.27

6.86

6.74

6.22

5.75

根長/cm

0.63

2.37

5.72

6.60

6.68

6.12

5.97

A. 每組需要處理數量相同且狀況相近的多粒黃瓜種子

B. 實驗結果說明NAA對黃瓜的根、芽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C. 促進黃瓜芽伸長的最適NAA濃度小于根

D. 黃瓜根對NAA比黃瓜芽更為敏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沃森和克里克構建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該模型

A. 不需利用生物材料制作

B. 不能用于解釋DNA分子的復制

C. 與DNA分子的X射線衍射照片不相符

D. 不能用于解釋A、T、G、C的數量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蘭花栽培時,花軸高出葉面具有較高觀賞價值;ㄑ磕芎铣缮L素,促使下部的花軸伸長,但強光會抑制花芽合成生長素。請回答:

(1)培育蘭花時,在花蕾期應用不透光錫箔對_____________(填“花芽”或“花軸”)進行遮蔽。

(2)單側光照射會使蘭花的花軸產生向光彎曲生長現象。該現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說明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

(3)與弱單側光相比,強單側光照射蘭花,花軸向光彎曲程度較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自花傳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開很多花,不同品種植株所結種子的子葉有紫色也有白色,F用該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個品種的植株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組別

親本的處理方法

所結種子的性狀及數量

紫色子葉

白色子葉

實驗一

將甲植株進行自花傳粉

409粒

0

實驗二

將乙植株進行自花傳粉

0

405粒

實驗三

將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紙袋,待雌蕊成熟時,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396粒

0

實驗四

將丙植株進行自花傳粉

297粒

101粒

分析回答:

(1)在該植物種子子葉的紫色和白色這一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A代表顯性基因,a代表隱性基因,則甲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丙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三所結的紫色子葉種子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種子占_______________。

(3)實驗四所結的297粒紫色子葉種子中雜合子的理論值為___________粒。

(4)若將丙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紙袋,待雌蕊成熟時,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則預期的實驗結果為紫色子葉種子︰白色子葉種子=_______________。

(5)實驗三中套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四組實驗中,能體現孟德爾遺傳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霧霾中含有多種病菌,部分病菌會引起機體過敏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霧霾中的PM2.5顆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易通過肺部進入血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病毒侵入肺部細胞后,免疫系統(tǒng)通過效應T細胞可誘導被侵染的肺部細胞凋亡

B. PM2.5進入人體的肺泡細胞內就進入了人體的內環(huán)境

C. 一些微粒引起的過敏反應比較強烈,一般容易引起組織嚴重損傷

D. 顆粒物進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屬于非條件反射,其中樞在大腦皮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