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某水庫生態(tài)系統(tǒng)各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流動進行定量分析.假如測得生產(chǎn)者固定的能量為280J/(cm2?a),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為56J/(cm2?a),按此傳遞效率,第三營養(yǎng)級同化的能量約為( �。�
A、11.2J/(cm2?a)
B、5.6J/(cm2?a)
C、22.4J/(cm2?a)
D、56J/(cm2?a)
考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
專題:
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具有單向傳遞、逐級遞減的特點,營養(yǎng)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10%~20%.
解答: 解:能量在生產(chǎn)者→初級消費者之間的傳遞效應是56÷280×100%=20%,第三營養(yǎng)級是指次級消費者,形成的食物鏈為:生產(chǎn)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則其含有的能量是第二營養(yǎng)級(初級消費者)56×20%=11.2 J/(cm2.a(chǎn)).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能量傳遞,難度中等,理解第三營養(yǎng)級就是次級消費者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種群數(shù)量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由于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飛揚,故在野地里呈點狀分布
B、在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的條件下,種群數(shù)量增長曲線一定呈“J”型
C、標志重捕法和樣方法是調查種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兩種常用方法
D、一個呈“S”型增長的種群,數(shù)量在K/2左右時增長速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美國科學家阿格雷的研究成果是發(fā)現(xiàn)了細胞膜上專門供水分子進出的通道.完成水通道科學研究的過程如下:
(1)觀察:科學家發(fā)現(xiàn)水分子能通過細胞膜.
(2)問題:水究竟怎樣通過細胞膜.
(3)假設: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阿格雷認為細胞膜上的某種蛋白質就是水通道.
(4)實驗:要想證明細胞膜上的水通道是否是蛋白質,一般情況下,最好用同位素
 
(填“15N”“35S”“32P或”“18O”)進行標記研究,這種蛋白質是在
 
上合成的.如圖是阿格雷水通道驗證實驗:將含有水通道和不含水通道的細胞放在同一種水溶液中進行對照實驗,圖中表示兩種不同細胞狀態(tài)的變化,那么其中作為對照實驗的是
 
(填“A”或“B”組),你作出這一判斷的依據(jù)是
 

(5)結論:
 

(6)根據(jù)人體不同部位細胞功能推測,下列哪些部位細胞中含水通道蛋白最多
 

A.肺泡上皮細胞        B.紅細胞             C.腎小管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關于葉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葉綠素a含有鎂元素,葉綠素b不含鎂元素
B、被葉綠素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
C、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紅光區(qū)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綠色是由于葉綠素不能吸收綠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對一淡水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了了探究,假如你是其中一員,請回答:
(1)該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石是
 

(2)測定處于第四營養(yǎng)級的某種群的種群密度最好用
 
法.
(3)從該湖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樣,分裝于6對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樣測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為12mg/L,白瓶為透明玻璃瓶,黑瓶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將它們分別置于6種光照強度下(以字母表示)24h后,實測獲得6對玻璃瓶內溶解氧的含量,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光照強度(klx)0ABCDE
白瓶溶解氧(mg/L)61218243030
黑瓶溶氧0(mg/L)666666
①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為6ml/L的原因是
 
.該瓶中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O2量為
 
mg/L/24h.
②當某水層光照強度為C時,白瓶中植物產(chǎn)生的氧氣量為
 
mg/L/24h.當光照強度為D時即便給予的溫度也適宜,再增加光照強度,瓶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也不會增加,此時限制光合作用的生態(tài)因子是
 

③若將A光照下的白瓶置于D光照下,瓶中植物細胞中的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含量變化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將一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置于室外進行培養(yǎng),假定玻璃罩內植物的生理狀態(tài)與自然環(huán)境中相同.圖甲表示其葉肉細胞的部分結構和相關代謝情況,其中a~f代表O2或CO2.圖乙為用CO2濃度測定儀測得了該玻璃罩內CO2濃度的變化情況,繪制成如圖的曲線,據(jù)圖回答:

(1)物質b進入箭頭所指的結構后與
 
結合,生成大量的能量.
(2)在適宜的條件下,若用CO2、H218O供給植物進行代謝,則甲圖中的f所代表的物質應是
 
.當植物處于圖乙F點時,其葉肉細胞內a~f代表過程中能進行的生理過程有
 

(3)圖乙中影響B(tài)C段和GH段玻璃罩內CO2濃度變化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別為
 
.DF段玻璃罩內CO2濃度降低的原因是
 

(4)圖乙中表示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的點是
 
.若在G點增加對玻璃罩的光照強度,則G點會向
 
(上、下)移動.
(5)在上述條件下,該植物一晝夜有機物含量
 
(增多、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wǎng)示意圖,下列關于該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從能量流動的特點來看,E捕食生物B和C最為經(jīng)濟
B、生物G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它占有四個不同的營養(yǎng)級
C、生物H占有三個不同的營養(yǎng)級,它的數(shù)量較其他生物更為穩(wěn)定
D、太陽能經(jīng)由生物A和B的光合作用而輸入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6-二氯酚靛酚是一種藍色染料,能被還原劑還原成無色.從葉綠體中分離出類囊體,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對其進行光照,發(fā)現(xiàn)溶液變成無色,并有氧氣釋放,此實驗證明(  )
A、光合作用在類囊體上進行
B、光合作用產(chǎn)物O2中的氧元素來自H2O
C、光反應能產(chǎn)生還原劑和O2
D、光合作用與葉綠體基質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對光合作用進行了研究,他們利用18O分別標記CO2和H2O,使它們分別成為C18O2和H218O,通過分組試驗追蹤18O在化學反應中的去向.關于該實驗結果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H218O的標記元素會出現(xiàn)在O2
B、證明了C18O2中的標記元素進入有機物中
C、C18O2中的標記元素進入了O2
D、該實驗研究的是暗反應過程中物質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