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如圖是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①~③表示構成細胞膜的物質,字母a、b表示物質運輸方式.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要想制備較純凈的細胞膜優(yōu)先選擇的材料是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首先讓其吸水漲破,這時水分子進入細胞的是a運輸方式(填字母);
(2)人、鼠細胞可以融合體現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結構特點.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主要是由③(填序號)決定的.
(3)a、b兩種物質運輸方式中與細胞呼吸密切相關的是b.

分析 分析題圖可知,該題是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圖中①表示糖蛋白,②是磷脂雙分子層,③是蛋白質,a表示自由擴散,運輸方向是高濃度到低濃度,不需要載體和能量;b表示主動運輸,需要載體,需要能量.

解答 解:(1)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細胞器,要想制備純凈的細胞膜優(yōu)先選擇的材料是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放在清水中,讓其吸水漲破,水分子進入細胞是 a(自由擴散);
(2)人、鼠細胞可以融合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是由③蛋白質決定的.
(3)a、b兩種物質運輸方式中,b需要載體和能量,能量由細胞呼吸提供.
故答案為:
(1)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a
(2)流動性     ③
(3)b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膜的結構和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難度中等,需要學生熟記細胞膜的結構,理解物質跨膜運輸方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安徽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態(tài)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1+1>2”體現了生態(tài)工程的整體性原理

B.巢湖大面積水華,違反了協調與平衡原理

C.生態(tài)農業(yè)的建立,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循環(huán)利用

D.為促進礦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恢復,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種植農作物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為某個二倍體生物體內的一組細胞分裂示意圖,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圖②產生的子細胞一定為精細胞
B.圖中屬于體細胞有絲分裂這一過程的有①③⑤
C.圖示5個細胞均含有同源染色體
D.圖①有4個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分離各種細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
B.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時,若標本染色較深,應選用凹面反光鏡和大光圈
C.科學家一般采用同位素標記法來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與運輸過程
D.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線粒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時,可用人成熟的紅細胞代替口腔上皮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ATP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表示的是腺嘌呤
B.ATP分子中含有C、H、O、N、P 5種元素
C.T表示胸腺嘧啶,因而ATP的結構與核苷酸很相似
D.1 mol ATP水解,能釋放出30.54 kJ的能量,這些能量貯存在2個高能磷酸鍵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關生物體內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不同生物的體細胞內,組成它們的化學元素的種類一定不同
B.ATP、磷脂、抗體的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C.蛋白質分子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分子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堿基中
D.固醇類物質對生物的生命活動起營養(yǎng)、調節(jié)等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科學實驗小組在夏季炎熱的環(huán)境中對某種陽生植物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對該植物著生部位、大小、顏色等相同的葉片在不同遮光條件下的生長狀況進行了檢測.實驗分三組:I不遮光、II遮光50%、III遮光75%,測定的葉片生長的相關數值如表所示.
某陽生植物葉片的生長狀況
項目I不遮光II遮光50%III遮光75%
小葉長(cm)2.53.11.7
小葉寬(cm)1.72.31.0
實驗二:在給予該植物遮光75%的光照和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對其在不同CO2濃度下進行了CO2吸收量的測定,繪制出的曲線如圖甲所示.

實驗三:在給予該植物停止供水和恢復供水條件下,對其氣孔開度(即氣孔開放程度)與光合速率的變化進行了測定,繪制出的曲線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實驗一中,實驗組是II組、III組,實驗組的因變量是小葉長及小葉寬(或葉片生長的相關數值).
(2)I組和II組相比,I組條件下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CO2濃度,II組條件下葉綠體中ATP核[H]的合成速率增大(填“減小”“不變”或“增大”).
(3)實驗二中,若將遮光條件改為II遮光50%來重復實驗,則對應的圖甲中A點左移,B點上(或右上)移.欲測定葉綠體中色素的含量及顏色,通常用紙層析法來分離.
(4)實驗三中,在溫度、光照相同的條件下,圖乙中A點與B點相比,光飽和點低的是B點,其主要原因是氣孔開度降低,CO2吸收減少.研究表明,植物嚴重缺水還會使葉綠體變形,影響光合作用的反應過程,據此推測最可能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被破壞,使光合能力不能恢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與有機物鑒定實驗相關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待測物質檢測試劑預期顯色結果
DNA吡羅紅紅色
脂肪蘇丹Ⅲ橘黃色
還原糖斐林試劑紫紅色
淀粉碘液藍色
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
A.上表中待測物質的檢測,所選用的試劑及預期結果都正確的是②④⑤
B.實驗②中也可用蘇丹IV進行檢測,顯色結果仍然為橘黃色
C.實驗③和⑤所用的檢測試劑使用方法完全相同
D.上述實驗中③和⑤需水浴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圖1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染色體與核DNA數比例的變化關系;圖2表示某動物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圖象.請據圖回答:

(1)圖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
(2)圖2中丙、丁細胞處于圖1中的CD段.
(3)圖2中具有同源染色體是甲、乙、丙細胞,甲細胞中有4個染色體組.丙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時期.
(4)圖2中丁細胞的名稱為次級精母細胞,如果丁細胞中的M為X染色體,則N一定是常染色體.若M的染色單體上出現等位基因,則原因是發(fā)生了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交叉互換.(不考慮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