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是:對小動物注射抗原,從該動物的脾臟中獲取效應B細胞,將效應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篩選出能產生單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克隆化培養(yǎng)雜交瘤細胞(體內培養(yǎng)和體外培養(yǎng)),最后獲取單克隆抗體.
誘導動物細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離心、振動)、化學法(聚乙二醇)、生物法(滅活的病毒).
解答 解:(1)根據(jù)題意可知,H蛋白在多種惡性腫瘤特別是乳腺癌細胞中過量表達,因此原癌基因的表達產物H蛋白在正常組織中低表達;由于抗體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中,因此根據(jù)H蛋白的結構圖可知,若用H蛋白制備抗原需要利用胞外區(qū)基因,由制備獲得的抗體作用于該抗原的胞外區(qū).
(2)在制備單克隆抗體過程中,需要將脾臟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誘導其融合的試劑為聚乙二醇,其融合的原理是借助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3)將融合細胞接種在選擇培養(yǎng)基中,從中選出雜交瘤細胞,由于抗體蛋白質相對質量較輕,又因為抗體由細胞分泌出細胞,因此需要在吸取有克隆生長的細胞培養(yǎng)孔中的上清液,利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最后選出產生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4)將雜交瘤細胞經(jīng)過體外培養(yǎng)或小鼠腹腔內培養(yǎng),獲得大量的單克隆抗體.
(5)單克隆抗體的優(yōu)點是特異性強,靈敏度高.
故答案為:
(1)低表達 胞外
(2)骨髓瘤 PEG(或“聚乙二醇”) 細胞膜的流動性
(3)選擇 上清液 抗原-抗體雜交
(4)體外(培養(yǎng))
(5)特異性強(或“識別抗原部位專一”)
點評 本題結合抑制癌癥的材料考查了單克隆抗體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從題干和題圖中獲取有效解題信息;識記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以及細胞融合的誘導技術,識記單克隆抗體的優(yōu)點等方面的知識.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文安一中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長時間行走使腳掌磨出了水泡,幾天后水泡消失。此時水泡中的液體主要滲入
A.組織細胞 B.毛細血管和各級動脈、靜脈
C.各級動脈和靜脈 D.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蔗糖和乳糖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 | |
B. | 淀粉與脂肪都主要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 |
C. | 糖類是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可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物質 | |
D. | 質量相同的脂肪和糖類徹底氧化分解時,脂肪產生的能量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衰老的生物體中,所有的細胞都處于衰老狀態(tài) | |
B. | 細胞凋亡時,細胞周期變短,這是細胞癌變的結果 | |
C. | 細胞分化既能使細胞數(shù)量增加,也能使細胞種類增加 | |
D. | 細胞壞死后,代謝停止;細胞癌變,則其代謝增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過程一定伴隨O2的釋放,D過程不需要O2的直接參與 | |
B. | A過程產生的ATP可用于B過程中C3的還原 | |
C. | 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來源不相同 | |
D. | C過程葡萄糖中的化學能全部轉移到ATP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有氫鍵,RNA沒有氫鍵 | |
B. | 一種病毒同時含有DNA和RNA | |
C. | 大腸桿菌和酵母菌中既有DNA也有RNA | |
D. | 葉綠體、線粒體和核糖體都含有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