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順序 | 具體操作 | 試管 | |
1 | 2 | ||
① | 加入體積分數(shù)為3%的H202溶液 | 2ml | 2ml |
② | 滴加質(zhì)量分數(shù)為3.5%的FeCl3溶液 | 2滴 | - |
滴加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肝臟研磨液 | - | 2滴 |
A. | 酶具有多樣性 | B. | 酶具有催化性 | C. | 酶具有專一性 | D. | 酶具有高效性 |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酶的知識.
1、酶是由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機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質(zhì)、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約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
②專一性: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者一類化學反應(yīng).
③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在最適宜的溫度和pH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溫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
解答 解:根據(jù)表格可以看出,該實驗的自變量是催化劑的種類,因變量是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快慢.根據(jù)題干中“試管2比試管1產(chǎn)生的氣泡明顯多”,可推知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比FeCl3要高,故該實驗?zāi)康氖亲C明酶的高效性.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注意:①低溫和高溫時酶的活性都降低,但兩者的性質(zhì)不同.②在過酸或過堿環(huán)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復(fù).③同一種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的酶的最適pH不同.④反應(yīng)溶液酸堿度的變化不影響酶作用的最適溫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點時植物甲的光合速率與乙相等 | |
B. | 限制植物乙d點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有二氧化碳濃度、溫度等 | |
C. | 若溫度升高,植物甲曲線a點會向左移動 | |
D. | b點時,限制兩種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A可表示一個細胞周期 | |
B. | A→C過程中細胞內(nèi)核糖體、線粒體活動活躍 | |
C. | A處形成的子細胞多數(shù)進入下一次有絲分裂 | |
D. | 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不具有細胞周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三倍體無子西瓜的無子性狀是不能遺傳的 | |
B. | 體細胞中含冇3個或3個以上染色體組的生物必定是多倍體 | |
C. | 六倍體小麥花藥離體培育成的個體是三倍體 | |
D. | 四倍體馬鈴薯花藥離體培養(yǎng)成的個體是含有2個染色體組成的單倍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雙螺旋結(jié)構(gòu)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 |
B. | 薩頓運用假說演繹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 |
C. | 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技術(shù)運用熒光標記法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 |
D. | 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運用了對比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二上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guān)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有( )
(1)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過氧化氫溶液作底物
(2)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研究過程和摩爾根果蠅眼色遺傳的研究過程均用了假說演繹法
(3)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提取色素時加入無水乙醇越多,紙層析時色素帶的顏色越淺
(4)觀察細胞減數(shù)分裂﹣﹣顯微鏡下觀察不到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減數(shù)分裂時期細胞
(5)用標志重捕法調(diào)查褐家鼠的種群密度時,若標志物脫落,將使實驗結(jié)果偏。
(6)使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時,要先蓋上蓋玻片,再滴加樣液.
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