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組成蠶絲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
B. 蠶絲形成過程一定有水產生
C. 蠶絲服裝可以用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
D. 蠶絲中一定含有化學元素C、H、O、N、P、Mg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圖甲是基因表達載體的模式圖,圖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作為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基因。
(2)模型是人們?yōu)榱四撤N特定目的對認識的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構建是生物學教學、研究和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圖乙是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圖,圖中D表示_____________。若圖乙表示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則從A、B到C的過程需要的生物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_____。
(3)有人提出用細胞核移植技術構建重組細胞來生產單克隆抗體,試用相關的圖示及文字(括號中填文字)完善圖丙表示該過程:
(4)高等哺乳動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開始進行細胞分裂。經桑椹胚、囊胚、原腸胚和組織器官的分化,最后發(fā)育成一個完整的幼體,完成胚胎發(fā)育的全過程。圖中②、③依次為_________、 ,胚胎從①中伸展出來的過程叫做____________。若要對圖所示胚胎進行胚胎分割,則正確的操作方法的是圖中的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氨基酸之間的不同,是由基因的堿基排列次序決定的
B. 碳元素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可形成鏈式或環(huán)式結構,在一個十七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鍵17個
C. 每種蛋白質都是由20種氨基酸構成的
D. 如果有足量的三種氨基酸,則它們能形成多肽的種類最多是27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石河子一中高一上學期自習卷生物3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不具有細胞壁的生物有( )
①金黃色葡萄球菌 ②藍藻 ③支原體 ④醋酸桿菌 ⑤乳酸菌 ⑥人口腔上皮細胞 ⑦噬菌體
A.①②④⑤ B.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③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石河子一中高一上學期自習卷生物3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把一小塊生物樣品搗碎后進行化學分析,得知含水、蛋白質、DNA和糖原,可判斷該組織選自( )
A. 小麥 B. 家兔 C. 細菌 D. 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石河子一中高一上學期自習卷生物3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大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蛋白質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
B. DNA是一切由細胞構成的生物的遺傳信息載體
C. 淀粉、糖原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D. 葉綠體很小,結構內不可能有蛋白質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在一個海島上,一種海龜中有的腳趾是連趾(ww),有的腳趾是分趾(WW、Ww),連生的腳趾便于劃水,游泳能力強,分趾則游泳能力較弱。若開始時,連趾和分趾的基因頻率各為0.5,當海龜數量增加到島上食物不足時,連趾的海龜容易從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龜則不易獲得食物而餓死;若干萬年后,基因頻率變化成W為0.2,w為0.8。請問:
(1)該種群中所有海龜所含的基因稱為該種群的______;蝾l率變化后,從理論上計算,海龜種群中連趾占整個種群的比例為_________。
(2)導致海龜種群的基因頻率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海龜是否發(fā)生進化說出理由______________這種基因頻率的改變,是否產生了新的物種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果蠅的體色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Bb為灰身,bb為黑身。若人為地組成一個群體,其中80%為BB的個體,20%為bb的個體,群體隨機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15% B.32% C.50% D.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鞍山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2,4-D對迎春花進行插條生根的研宄,其實驗結果如圖。其中1、2、3、4組分別是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2,4-D對迎春花進行插條生根的研究,其實驗結果如圖。其中1、2、3、4組分別是培養(yǎng)環(huán)境中2, 4-D濃度為a、b、c和清水組的生根數量。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說明實驗中2,4-D濃度關系為a<b<c
B.圖示濃度b是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C.實驗結果表明,植物體產生的2,4-D與生根有關
D.實驗結果可說明,2,4-D對根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