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題圖1可知,食物網(wǎng)中顯示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是生產(chǎn)者(草),消費者(各種動物),分析題圖2可知A是生產(chǎn)者,D、C是消費者,B是分解者.
解答 解:(1)由題圖1可知,食物網(wǎng)中顯示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是生產(chǎn)者(草),消費者(各種動物),分析題圖2可知A是生產(chǎn)者,D、C是消費者,B是分解者,所以圖1中的生物對應圖2中A、D、C成分.
(2)若蛇取食蟾蜍的量為45,則蛇取食鼠的量為15,當蛇取食蟾蜍時,蛇屬于第四營養(yǎng)級,蛇增重1Kg在該食物鏈上消耗的草是1×45÷20%÷20%÷20%=100kg,當蛇取食鼠時,蛇屬于第三營養(yǎng)級,該食物鏈上消耗的草是1×15÷20%÷20%=5kg,因此,蛇取食蟾蜍的量為45時,消耗的草總量是100kg+5kg=105Kg.
若蛇取食蟾蜍的量為15,則蛇取食鼠的量為45,當蛇取食蟾蜍時,蛇屬于第四營養(yǎng)級,蛇增重1Kg在該食物鏈上消耗的草是1×15÷20%÷20%÷20%=25kg,當蛇取食鼠時,蛇屬于第三營養(yǎng)級,該食物鏈上消耗的草是1×45×25=20kg,因此,蛇取食蟾蜍的量為15時,消耗的草總量是25kg+20kg=45Kg.若蛇取食蟾蜍的量由45調整到15,從理論上分析,改變取食比例后蛇增重1Kg,對草的消耗量減少是105Kg-45Kg=60Kg,人處在第三營養(yǎng)級,所以人比原來多增重60Kg×20%×20%=2.4Kg.
(3)①、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草昆蟲和蟾蜍利用食物的部分過程,植食動物的糞便屬于圖解中的A部分,能量的傳遞率是 一個營養(yǎng)級同化的量/上一營養(yǎng)級同化量,由題圖可知植食動物的同化量為②,肉食動物的同化量為⑥,所以能量由植食動物流向肉食動物的傳遞效率可表示為⑥②.
②、圖中兩類生物之間的捕食與被捕食過程,體現(xiàn)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等功能.
故答案為:
(1)ADC
(2)2.4
(3)
①A ⑥②
②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
點評 本題主要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及特點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解讀題圖信息,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處波動主要是因為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動所致 | |
B. | “竭澤而漁”會使魚蝦數(shù)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展停滯甚至崩潰 | |
C. | 滅鼠時如果僅殺死一半老鼠,可能效果適得其反 | |
D. | 該曲線對微生物種群不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武邑中學高一下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一個動物個體來說,幾乎所有的體細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細胞與細胞之間存在結構和功能上的差異,這是因為它們合成不同的:( )
A.tRNA B.mRNA C.組蛋白 D.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武邑中學高一下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植物染色體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變而來的,不考慮染色體變異,錯誤的是 ( )
A.該突變可能是堿基對替換或堿基對插入造成的
B.基因B1和B2編碼的蛋白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基因B1和B2指導蛋白質合成時使用同一套遺傳密碼
D.基因B1和B2可同時存在于同一個體細胞中或同一個配子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細胞運輸?shù)目赡苁撬肿?/td> | |
B. | 乙細胞運輸?shù)目赡苁瞧咸烟?/td> | |
C. | 小分子的運輸與兩種細胞的呼吸作用強度有關 | |
D. | 與甲細胞運輸?shù)妮d體蛋白覆蓋于細胞膜表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如圖所示肽鏈有4個肽鍵,是四肽 | |
B. | 在肽酶P的作用下,經(jīng)過脫水可以形成兩條肽鏈 | |
C. | 肽酶P可以催化1處的化學鍵斷裂 | |
D. | 該肽鏈中含有游離的氨基和羧基各1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維持細胞形態(tài) | B. | 信息傳遞 | C. | 物質運輸 | D. | 控制代謝和遺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皮膚的血流量減少 | B. | 汗腺分泌增強 | ||
C. | 皮膚血管收縮 | D. | 汗腺分泌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