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某地區(qū)人口未來發(fā)展趨勢的主要依據(jù)是

A.人口數(shù)量 B.人口密度 C.性別比例 D.年齡結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為了驗證動物體內(nèi)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負反饋調(diào)節(jié)機制,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9只兔子,分別給每只兔子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
第二步:2天后,分別測定三組每只兔子的甲狀腺中碘的放射量,記錄并計算平均值.
第三步:將上述實驗兔子隨機平均分為A、B、C三組.
第四步:向A組注射一定量的無放射性的甲狀腺激素溶液,向B組注射等量的無放射性的促甲狀腺激素溶液,向C組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
第五步:2天后,分別測定三組兔子甲狀腺中碘的放射量,記錄并計算平均值.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第一步中有兩處不妥當,即是:①兔子的年齡、體重和性別相同(或生理狀況、性別相同);②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適宜且等量.
(2)補全上述實驗步驟中的第二步.甲狀腺中碘的放射量,記錄并計算平均值.
(3)上述實驗第四步注射以后,兔子甲狀腺中碘的放射量從高到低的組別依次是A組、C組、B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為人體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diào)節(jié)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器官,a、b、c分別表示相應瀲素,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依次表示甲狀腺、垂體和下丘腦
B.血中a的濃度過低時,對下丘腦和垂體的促進作用減弱
C.激素b是調(diào)節(jié)甲狀腺細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
D.激素c幾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細胞,促進其細胞代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高三10月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細胞結構及其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維生素D和膽固醇屬于脂質(zhì),可以被蘇丹Ⅳ染液染成紅色

B.脂肪分子中氫含量比糖類多,氧化分解產(chǎn)生能量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質(zhì)

C.口腔上皮細胞中的核仁會出現(xiàn)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D.溶酶體內(nèi)的水解酶少量泄露到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不會引起細胞損傷,可能的原因是這些水解酶在pH較高的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活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如圖為一定時間內(nèi)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幾個種群數(shù)量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1)根據(jù)曲線寫出這三個種群構成的食物鏈:

(2)種群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在圖中的哪一點? 。

AB段繁殖速度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

(3)種群丙在A、B、C、D四個時期中種內(nèi)斗爭最激烈的是________期。

(4)如果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一個種群為鳥類,則調(diào)查該種群數(shù)量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影響種群數(shù)量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研究種群數(shù)量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調(diào)查某地區(qū)松鼠的種群數(shù)量,樣方面積應該取1m2

B、標志重捕法不適于土壤動物中的蜈蚣

C、對酵母菌計數(shù)時,用吸管吸取培養(yǎng)液滴滿血細胞計數(shù)板的計數(shù)室及其四周邊緣,輕輕蓋上蓋玻片后即可鏡檢

D、實驗采用取樣器采集土樣計算鼠類數(sh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能夠識別抗原的細胞有

① 吞噬細胞 ②T細胞 ③B細胞 ④記憶細胞 ⑤漿細胞 ⑥效應T細胞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體生命活動的調(diào)節(jié)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下列關于生命活動調(diào)節(ji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切除小白鼠的垂體后,其血液中的生長激素含量減少

B.飯后血糖濃度升高,胰島素分泌增加

C.激素、酶和抗體發(fā)揮作用后立即被滅活

D.水的平衡及體溫和血糖的穩(wěn)定都與下丘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回答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問題.
草莓是上海的一種重要經(jīng)濟作物之一,對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進行研究,可以指導草莓的生產(chǎn).圖1是某研究小組以草莓為材料所做相關實驗的結果;圖2表示草莓不同生長發(fā)育期光合作用合成量與光照強度之間的關系;圖3表示溫度對草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以測定的產(chǎn)氧和耗氧速率為指標).

(1)圖1中,Q點和P點相比,限制草莓單株光合強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有光照和CO2等.圖2曲線Z1、Z2、Z3的差異表現(xiàn)在光合作用中光反應和暗反應的不同,如果Z因素代表草莓的生長發(fā)育期,則代表幼苗期的曲線是圖2中的Z3
(2)由圖3可知,適合草莓生長的最適溫度是35℃.M點條件下,每平方米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量為0.088g•m-2•s-1
氣孔是CO2等氣體進出葉片的通道,氣孔導度表示單位時間內(nèi)進入葉片表面單位面積的CO2相對量,能反映氣孔張開的程度.研究小組探究了草莓(植物A)和另一種植物B在一天中氣孔導度的變化,結果見下表.
時刻0:0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
植物A氣孔導度383530728152538
植物B氣孔導度11203830352011
(3)據(jù)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A和植物B吸收CO2的差異主要是植物A主要在夜間吸收CO2,植物B主要在白天吸收CO2.沙漠植物的氣孔導度變化更接近于植物A.

(4)圖4表示植物葉肉細胞中發(fā)生的物質(zhì)代謝過程.凌晨3:00時,①②③④四種生理過程中,植物A和植物B都能完成的是①②,產(chǎn)生ATP的是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