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圖為真核細胞中發(fā)生的一項生理過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2)圖示過程為DNA復制,此過程發(fā)生的主要場所是細胞核,發(fā)生的時期是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間期.
(3)圖示過程需要的原料是游離的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所需的酶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4)若親代DNA分子的①鏈中$\frac{C+T}{G+A}$=2,則同樣的比值在②鏈中為$\frac{1}{2}$.
(5)若整個親代DNA分子中A+T的數(shù)量占整個堿基數(shù)的比例為45%,則②鏈中G+C的數(shù)量占該鏈堿基數(shù)的比例為55%.
(6)DNA分子能夠將遺傳信息準確傳給子代,是因為雙螺旋結構提供精確的模板,堿基互補配對保證復制的準確進行.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示表示DNA分子的復制過程,該過程需要以DNA的兩條鏈為模板,需要以四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參與,同時還需要消耗能量.

解答 解:(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2)圖示過程表示DNA分子的復制,此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發(fā)生的時期是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間期.
(3)DNA分子復制過程需要的原料是游離的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所需的酶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4)由于DNA分子的兩條鏈之間的堿基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一條鏈上的A與另一條鏈上的T相等,一條鏈上的G與另一條鏈上的C相等,因此DNA分子中兩條單鏈上的$\frac{C+T}{G+A}$互為倒數(shù),一條單鏈中$\frac{C+T}{G+A}$=2,則同樣的比值在②鏈中為$\frac{1}{2}$.
(5)由于DNA分子的兩條鏈之間的堿基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一條鏈上的A與另一條鏈上的T相等,所以兩條鏈中的A+T相等,所以若整個親代DNA分子中A+T的數(shù)量占整個堿基數(shù)的比例為45%,則②鏈中A+T的數(shù)量占該鏈堿基數(shù)的比例也是45%,G+C的數(shù)量占該鏈堿基數(shù)的比例為55%.
(6)由于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提供精確的模板,堿基互補配對保證復制的準確進行,所以DNA分子能夠將遺傳信息準確傳給子代.
故答案為:
(1)沃森和克里克     雙螺旋
(2)DNA復制   細胞核   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間期
(3)游離的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      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4)$\frac{1}{2}$
(5)55%
(6)雙螺旋結構提供精確的模板,堿基互補配對保證復制的準確進行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DNA的復制,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復制的過程、場所、條件及產物等基礎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某小麥的基因型是AaBbCc,3對基因分別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上,利用其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獲得N株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后,其中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約占( )

A. B. C. 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用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了新物種形成的過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表示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離,它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C.e表示新物種,形成新物種的基因庫與原來物種的基因庫完全相同
D.d表示地理隔離,但有些物種的形成不需要經過地理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生物興趣小組用新配制的體積分數(shù)3%的過氧化氫溶液做探究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過氧化氫酶的作用和意義.實驗設計及相關結果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第一步是取4支潔凈的試管分別編號1、2、3、4,加入等量過氧化氫溶液.
(2)實驗結果:2、3和4號試管都比1號產氣泡速率快,其中3、4因反應的活化能降低導致的.
(3)因為酶具有高效性,所以4號比3號試管的分解速率快.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不符,分析可能的原因有①肝臟研磨液不新鮮;②用滴過肝臟研磨液的滴管滴加FeCl3液;③過氧化氫酶濃度過低(從材料、試劑和操作等方面分析,答案合理寫一個即可).(寫出一個即可).
(4)在上述的試驗過程中,研究了哪些自變量?溫度催化劑
(5)若試管1和試管2組成對照實驗,能說明的問題是加熱可以使過氧化氫分子得到能量,分解速率加快
(6)能否用過氧化氫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不能  如能,請寫出實驗思路,如不能請寫出理由.溫度能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構成細胞膜基本支架的結構是[D]磷脂雙分子層.
(2)與細胞膜的識別功能有關的結構是[E]糖蛋白.
(3)吞噬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性.
(4)不同細胞細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決于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種類和數(sh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基因A、B、C分別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可將一原本無色的物質轉變?yōu)楹谏,即:無色物質$\stackrel{酶1}{→}$X物質$\stackrel{酶2}{→}$Y物質$\stackrel{酶3}{→}$黑色素.則基因型為AaBbCc的兩個個體交配,出現(xiàn)黑色子代的概率為(  )
A.$\frac{1}{64}$B.$\frac{3}{64}$C.$\frac{27}{64}$D.$\frac{9}{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表是對甲、乙兩種高等植物的實驗設計所測得的相關數(shù)據(jù).(溫度和CO2濃度等條件均適宜)請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時的光照強度光合作用速率達到最大值時的最小光照強度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值時CO2呼吸量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
甲植物13126
乙植物393014
(1)本實驗中的自變量是光照強度.
(2)甲、乙兩植物相比較,乙植物更適合在較強光下生長.
(3)當光照強度為1klx時,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填“大于”“小于”或“=”)呼吸作用速率,若將甲植物從光照強度為1klx的環(huán)境中移至光照強度為3klx的環(huán)境中,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CO2來源于進行呼吸作用的細胞的線粒體和環(huán)境中(氣孔吸收的).
(4)當光照強度為3klx時,與乙植物相比較,甲植物的實際光合作用速率較大(填“大”或“小”),此時甲、乙兩植物固定CO2速率的差為4mg/(100cm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1)圖中屬于組織液的是乙,甲乙之間的屏障是毛細血管管壁細胞.乙丙之間的屏障是毛細淋巴管管壁細胞.正常情況下呼吸氧化酶只會出現(xiàn)在丁中.
(2)若過程2、6受阻時,會引起乙增多.丁最可能表示的是血細胞或血液中的其他淋巴細胞的細胞內液.
(3)在肌肉組織中,各種液體中氧氣濃度最高的是甲.血漿中的氧最終參與肌肉細胞呼吸作用的整個過程中,擴散穿過的生物膜層數(shù)為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某農場面積120hm2,農場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黑線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鷹前來捕食.某研究小組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該農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了100只,標記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獲了300只,發(fā)現(xiàn)其中有5只帶有標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鷹的遷入率增加會影響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
B.該農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約為50只/hm2
C.黑線姬鼠種群數(shù)量下降說明該農場群落的豐富度下降
D.鷹與黑線姬鼠之間為捕食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