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關于免疫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T淋巴細胞可以釋放淋巴因子B.效應T細胞可以產(chǎn)生多種抗體
C.吞噬細胞屬于淋巴細胞的一種D.B淋巴細胞遷移到胸腺中成熟

分析 免疫細胞包括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分為淋巴T細胞和淋巴B細胞,T淋巴細胞的功能是分泌淋巴因子、呈遞抗原、和接受抗原刺激分化細胞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的功能作用于靶細胞使靶細胞裂解、死亡釋放其中的抗原;淋巴B細胞的功能是接受抗原刺激分化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的功能是產(chǎn)生抗體.

解答 解:A、T淋巴細胞的功能之一是釋放淋巴因子,促進B細胞的增殖分化,A正確;
B、T淋巴細胞不能產(chǎn)生抗體,漿細胞的功能是產(chǎn)生抗體,B錯誤;
C、免疫細胞包括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吞噬細胞不屬于淋巴細胞,C錯誤;
D、T淋巴細胞遷移到胸腺中成熟,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免疫相同的組成,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中不同免疫細胞的作用,對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的掌握和歸納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純化大腸桿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可以獲得單個的菌落    
②都需要使用接種針進行接種
③都需要在火焰旁進行接種  
④都可以用平板劃線法來計數(shù)活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表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及其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限制性核酸內切酶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
BamHⅠG↓GATCCKpnⅠGGTAC↓C
EcoRⅠG↓AATTCSau3AⅠ↓GATC
HindⅡGTY↓RACSmaⅠCCC↓GGG
(注:Y表示C或T,R表示A或G)( 。
A.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切點位于識別序列的內部
B.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后不一定形成黏性末端
C.一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只能識別一種脫氧核苷酸序列
D.不同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后一定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與DNA分子相關圖形所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圖DNA放在含15N培養(yǎng)液中復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單鏈占總鏈的$\frac{7}{8}$,圖中(A+T)/(G+C)比例可體現(xiàn)DNA分子的特異性
B.甲圖②處的堿基對缺失可導致基因突變,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乙圖中有8種核苷酸
C.形成丙圖③的過程可發(fā)生在擬核中,人的神經(jīng)細胞能進行乙圖所示生理過程的結構只有細胞核
D.丙圖中所示的生理過程為轉錄和翻譯,在藍藻細胞中可同時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為了研究乙醇對人體神經(jīng)行為能力的影響,科研人員選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飲用同一種酒.參照世衛(wèi)組織神經(jīng)行為能力測試標準,測試簡單反應時(對簡單信號作出反應的最短時間)、視覺保留(對視覺信號記憶的準確數(shù))和血液中乙醇濃度.以受試者自身未飲酒時為對照,計算能力指數(shù)相對值,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測試期間受試者血液中乙醇濃度的變化說明人體無法通過自身調節(jié)維持穩(wěn)態(tài)
B.參與對視覺信號作出判斷與反應的神經(jīng)中樞只有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
C.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推測,乙醇能影響興奮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傳導而不影響神經(jīng)遞質與相應受體的結合
D.圖中數(shù)據(jù)可表明,乙醇會延長興奮在相應反射弧上的傳輸時間,從而降低機體反應速度和判斷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燒芭”(焚燒芭蕉樹)是一種傳統(tǒng)的農耕文化,在巴西等熱帶國家盛行.火山噴發(fā)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噴出的巖漿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甲地發(fā)生過“燒芭”現(xiàn)象,乙地發(fā)生過火山噴發(fā)現(xiàn)象,之后兩地均發(fā)生了群落的自然演替.下列關于甲、乙兩地群落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兩個位置發(fā)生的自然演替類型相同
B.人為的干擾也不能使甲地恢復到焚燒前的地貌
C.苔蘚會比地衣更早地出現(xiàn)在乙地的火山巖之上
D.隨時間推移甲、乙兩地生物多樣性都逐漸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能找到
B.細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極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C.碳元素是最基本元素,原因是其在細胞中含量最多
D.組成人體細胞的化學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是C、H、O、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突變和自然選擇都可以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隨機交配也可以
B.地球上最早出現(xiàn)的生物是進行無氧呼吸的單細胞生物,其進行有性生殖
C.人的某一器官用得越多,就會越發(fā)達,這種變異是可以遺傳的
D.與同種或類似的野生種類相比,家養(yǎng)動物的變異較多,可能和雜交育種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南昌十中高三上聯(lián)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科研小組做了一系列生理實驗。將小鼠依次置于25℃、0℃、25℃環(huán)境,每一環(huán)境中均生活15分鐘,從開始到結束,每隔5分鐘測一次皮膚血流量、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的含量,共測了10次。假設測量過程不影響這些激素的分泌,測量結果(相對值)如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次數(shù)

1

2

3

4

5

6

7

8

9

10

0.45

0.45

0.44

0.45

0.55

0.55

0.52

0.50

0.46

0.45

0.31

0.31

0.31

0.30

0.30

0.60

0.62

0.38

0.33

0.32

0.23

0.23

0.23

0.23

0.18

0.17

0.16

0.22

0.23

0.23

A.進入0℃環(huán)境時,首先增加的是甲指標,即促甲狀腺激素

B.實驗過程中,乙增加到最大值后,甲隨之降低,這種調節(jié)方式屬于反饋調節(jié)

C.丙代表皮膚血流量,0℃時丙值降低,以減少熱量散發(fā)

D.0℃時,在甲、乙、丙共同作用下,小鼠產(chǎn)熱大于散熱以維持體溫相對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