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將糖尿病患者的尿液與斐林試劑混合,靜置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B、將雙縮脲試劑加入到蛋清稀釋液中,溶液最終變成藍色
C、做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將蔗糖溶液的濃度由0.3g?mL-1換成0.6g?mL-1時,質壁分離與復原的效果更明顯
D、將肝臟研磨液煮沸冷卻后,加入到過氧化氫溶液中不會出現(xiàn)大量氣泡
考點:酶的特性,檢測蛋白質的實驗,檢測還原糖的實驗,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專題:
分析:1、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需要水浴加熱才會呈現(xiàn)磚紅色沉淀.
2、雙縮脲試劑遇蛋白質呈現(xiàn)紫色.
3、做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將蔗糖溶液的濃度由0.3g?mL-1換成0.6g?mL-1時,細胞一次性失水過多會死亡.
4、高溫條件下酶變性失活.
解答: 解:A、將糖尿病患者的尿液與斐林試劑混合,靜置一段時間后,不會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水浴加熱才會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A錯誤;
B、將雙縮脲試劑加入到蛋清稀釋液中,溶液最終變成紫色,B錯誤;
C、做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將蔗糖溶液的濃度由0.3g?mL-1換成0.6g?mL-1時,質壁分離后不會再復原,細胞一次性失水過多會死亡,C錯誤;
D、將肝臟研磨液煮沸冷卻后,過氧化氫酶變性失活,加入到過氧化氫溶液中不會出現(xiàn)大量氣泡,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酶的特性,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減數(shù)分裂過程敘述,正確的是:( �。�
①減數(shù)分裂包括兩次連續(xù)的細胞分裂                ②在次級卵母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
③著絲點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分裂                ④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
⑤減數(shù)分裂的結果是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DNA含量不變     ⑥聯(lián)會后染色體復制,形成四分體
⑦染色體數(shù)目的減半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第二次的末期.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④D、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為獲得果實較大的四倍體葡萄(4N=76),將二倍體葡萄莖段經秋水仙素溶液處理后栽培.研究結果顯示,植株中約40%的細胞的染色體被誘導加倍,這種植株含有2N細胞和4N細胞,稱為“嵌合體”,其自交后代有四倍體植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嵌合體”產生的原因之一是細胞的分裂不同步
B、“嵌合體”可以產生含有38條染色體的配子
C、“嵌合體”不同的花之間傳粉后可以產生三倍體子代
D、“嵌合體”根尖分生區(qū)的部分細胞含19條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不屬于生物多樣性的是(  )
A、遺傳多樣性
B、物種多樣性
C、物質多樣性
D、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生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因為含有葉綠體,所以該細胞肯定為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
B、該細胞能合成ATP的場所有3、9和10
C、若該圖表示洋蔥根尖細胞模式圖,則不應該有結構7,其他結構均相同
D、細胞結構8含有的P遠高于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39肽中共有甘氨酸4個,現(xiàn)去掉這4個氨基酸,得到4條長短不等的多肽(如圖所示),則得到這些多肽至少需要消耗水的數(shù)目、這些多肽中至少含有游離氨基的數(shù)目以及肽鍵的數(shù)目分別是( �。�
A、4、35、35
B、8、31、35
C、3、4、38
D、7、4、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生物組織成分中,可用本尼迪特試劑檢測的是( �。�
A、脂肪B、蛋白質
C、葡萄糖D、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如圖1是實驗的部分步驟,據(jù)圖1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圖中C有大量的放射性,則進入大腸桿菌體內的是用
 
(填“32P”或“35S”)標記的
 

(2)在理論上,上層液放射性應該為0,其原因是
 
沒有進入到大腸桿菌內部.
(3)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
 

(4)在氮源為14N和15N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大腸桿菌,其DNA分子分別為14N-DNA(相對分子質量為a)和15N-DNA(相對分子質量為b).將只含15N-DNA的親代大腸桿菌轉移到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上,連續(xù)繁殖兩代(Ⅰ和Ⅱ),用某種離心方法分離得到的結果如圖2所示.預計第Ⅲ代細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綠色植物所有的細胞都有葉綠體
B、小鼠細胞內核糖體和中心體無磷脂雙分子層
C、植物細胞壁對物質進出細胞起主要的控制作用
D、藍藻有膜結構,但無染色體屬于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