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關于細胞周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個細胞周期包括一個分裂間期和一個S期
B.分裂間期是有絲分裂的準備階段
C.分裂間期中最重要的物質變化是細胞質中的DNA復制
D.G2期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有絲分裂所必需的蛋白質的合成和核糖體的增生

分析 有絲分裂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時期主要時間發(fā)生部位
G1細胞合成新的蛋白質、RNA和其他分子;細胞器可能復制;準備物質、能量和酶細胞質
S期DNA分子進行自我復制;動物細胞進行新的中心粒裝配細胞質、細胞核
G2與G1期相似,但產(chǎn)生分子數(shù)量少;合成有絲分裂的引發(fā)物質細胞質

解答 解:A、一個細胞周期包括一個分裂間期和分裂期,S期屬于分裂間期中的一個階段,A錯誤;
B、分裂間期是有絲分裂的準備階段,B正確;
C、DNA復制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中,C錯誤;
D、G2期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有絲分裂所必需的蛋白質的合成,核糖體的增生發(fā)生在G1期,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周期的概念;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細胞衰老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內的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
B.細胞內多種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減慢
C.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運輸功能增強
D.細胞核的體積增大,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在培育轉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為標記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細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養(yǎng)基上生長.普通水稻體內無抗稻飛虱基因,如圖為培育轉基因抗稻飛虱水稻的技術流程.請據(jù)圖回答:

(1)A過程需要的酶有限制酶、DNA連接酶.質粒作為運載體必須具備的條件是能獨立自主復制、具有一至多個限制酶切割位點、有特殊的標記基因.(至少寫兩條)
(2)C過程的培養(yǎng)基除含有必要營養(yǎng)物質、瓊脂和激素外,還必須加入卡那霉素.D過程的方法稱為農桿菌轉化法.E過程必須經(jīng)過脫分化才能形成愈傷組織.H過程可利用DNA分子雜交方法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導入受體細胞.
(3)科學家將轉基因植株的花藥在卡那霉素培養(yǎng)基上作離體培養(yǎng),獲得的再生植株群體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
50%,說明轉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傳遞符合孟德爾的分離定律.若該轉基因植株自交,則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與那霉素敏感型的數(shù)量比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種群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性比率的改變不會影響種群密度
B.增長型年齡結構預示著種群數(shù)量將增多
C.所有生物的種群都可分為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
D.害蟲種群密度不能作為生物防治的依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對糖類和脂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糖類主要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B.一分子蔗糖可以水解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C.脂質的基本結構單元是甘油和脂肪酸
D.膽固醇可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并非人體必需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蘇丹染液檢測油脂不需要使用顯微鏡
B.觀察玉米胚染色情況的實驗中存在對照
C.提取葉綠素實驗中研磨需要緩慢均勻
D.制作有絲分裂裝片后才可觀察到動態(tài)的細胞分裂全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光合作用過程如圖所示,在有光條件下,磷酸轉運器將卡爾文循環(huán)產(chǎn)生的磷酸丙糖(三碳糖)不斷運至細胞質用于蔗糖合成,同時將釋放的Pi運至葉綠體基質.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高等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在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兩個階段是光反應階段和碳反應(暗反應)階段.
(2)光反應發(fā)生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中(葉綠體基粒)上,圖中A在光反應中的裂解產(chǎn)物有B、H+、e(e-).
(3)三碳酸的具體名稱是3-磷酸甘油酸,它接受NADPH的氫和ATP的磷酸基團,被還原為磷酸丙糖.
(4)若蔗糖合成或輸出受阻,使磷酸丙糖大量積累于葉綠體基質中.此時過多的磷酸丙糖將用于合成淀粉,以維持卡爾文循環(huán)運行.
(5)若圖中C突然中斷,則短時間內磷酸丙糖的含量將會下降(增多/不變/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請根據(jù)達爾文、拜爾、溫特等人的實驗并結合自己的理解,完成以下實驗設計.
(1)驗證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fā)生在尖端
設置三個相同的裝置(如下1,其中c為對照組,不作其他處理;a、b組做了一定的處理.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裝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長;裝置b和c中胚芽鞘向左彎曲生長.請在圖中畫出a、b裝置的處理方法并標明所用材料.

(2)驗證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只能從形態(tài)學上端向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實驗操作(如圖2)
實驗現(xiàn)象:A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生長狀況是向右彎曲生長,B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生長狀況是不彎曲不生長.
(3)探究重力和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程度
實驗操作:如圖3所示(注A盒下側有開口,可以進光)
結果及結論:
若A、B中幼苗都向上彎曲,但B的彎曲程度大,說明重力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大于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
若A中幼苗向下彎曲生長,B中幼苗向上彎曲生長,說明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大于重力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表示細胞中遺傳信息傳遞的部分過程,甲、乙中的①②③④表示相關的物質或結構.請據(jù)圖回答:

(1)轉錄形成的物質是②(填序號),其是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磷酸二酯鍵鍵,然后依次連接形成的.
(2)tRNA所攜帶物質的可用于合成圖中③(填序號).
(3)若乙圖所示過程攜帶氨基酸的某個tRNA上的反密碼子為CGU,則其對應基因模板鏈上的堿基序列是CG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