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4.高等植物鳳眼蓮可用于治理水體富營養(yǎng)化,藍藻爆發(fā)程度對鳳眼蓮的治理效果會造成影響,研究者進行了相關實驗,部分數據如下圖.

(1)水體中的藍藻和鳳眼蓮存在競爭關系,從細胞的結構特點來看,藍藻與鳳眼蓮的主要不同是藍藻無核膜包圍的細胞核.
(2)分析圖1可知,藍藻水華聚集后,導致鳳眼蓮根區(qū)溶解氧含量低,會抑制鳳眼蓮根細胞的有氧呼吸,造成根系發(fā)黑、發(fā)臭,老根大量脫落.
(3)藍藻水華聚集造成的環(huán)境變化對鳳眼蓮有不利影響,但分析圖2實驗數據發(fā)現T1組根系活力上升且高于對照組,結合圖1推測其原因是鳳眼蓮對逆境產生了適應(或“抗逆性”).要證實上述推測,需進一步培養(yǎng)鳳眼蓮,若觀察到有新根長出,可證實上述推測.
(4)結合上述實驗結果,在利用鳳眼蓮治理水體富營養(yǎng)化時,要盡量避免藍藻濃度過高,以充分發(fā)揮鳳眼蓮的生態(tài)凈化功能.

分析 1、藍藻屬于原核生物,無核膜包圍的細胞核.
2、藍藻水華聚集后,導致鳳眼蓮根區(qū)溶解氧含量低,會抑制鳳眼蓮根細胞的有氧呼吸,進行無氧呼吸,產生大量酒精,導致酒精中毒,造成根系發(fā)黑、發(fā)臭,老根大量脫落.
3、分析圖2實驗數據發(fā)現T1組根系活力上升且高于對照組,結合圖1推測其原因是鳳眼蓮對逆境產生了適應(或“抗逆性”).要證實上述推測,需進一步培養(yǎng)鳳眼蓮,若觀察到有新根長出,可證實上述推測.

解答 解:(1)水體中的藍藻和鳳眼蓮存在競爭關系,從細胞的結構特點來看,藍藻是原核生物,無核膜包圍的細胞核.
(2)分析圖1可知,藍藻水華聚集后,導致鳳眼蓮根區(qū)溶解氧含量低,會抑制鳳眼蓮根細胞的有氧呼吸,造成根系發(fā)黑、發(fā)臭,老根大量脫落.
(3)藍藻水華聚集造成的環(huán)境變化對鳳眼蓮有不利影響,但分析圖2實驗數據發(fā)現T1組根系活力上升且高于對照組,結合圖1推測其原因是鳳眼蓮對逆境產生了適應(或“抗逆性”).要證實上述推測,需進一步培養(yǎng)鳳眼蓮,若觀察到有新根長出,可證實上述推測.
(4)結合上述實驗結果,在利用鳳眼蓮治理水體富營養(yǎng)化時,要盡量避免藍藻濃度過高,以充分發(fā)揮鳳眼蓮的生態(tài)凈化功能.
故答案為:
(1)競爭    無核膜包圍的細胞核
(2)溶解氧含量低    有氧呼吸
(3)上升且高于對照組    適應(或“抗逆性”)    新根長出
(4)藍藻濃度過高

點評 考查了生態(tài)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鍛煉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和理解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體后發(fā)生免疫反應的圖解,圖中A、B、C為有關的物質或結構.請據圖回答問題:

(1)物質B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這種免疫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細胞免疫)
(2)物質A是淋巴因子由效應T細胞分泌,又能誘導生成更多的效應T 細胞
(3)T細胞由造血干細胞分裂分化,在胸腺里發(fā)育成熟,并隨血液和淋巴在體內流動.T細胞在人體免疫應答中除具有圖示的功能外,還能參與體液免疫.
(4)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激活靶細胞內的溶酶體酶,并使其細胞膜的通透性和滲透壓發(fā)生改變,最終裂解死亡,釋放出病毒與抗體結合,由吞噬細胞吞噬處理,將失去侵染和破壞宿主細胞的能力.動物體內能產生抗體的細胞是漿細胞.漿細胞是由B細胞和記憶B細胞分裂分化而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關于細胞周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體所有的細胞都具有細胞周期
B.細胞周期是指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開始到分裂完成時為止
C.細胞分裂期較分裂間期時間更長
D.加入DNA合成抑制劑,細胞將停留在分裂間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為雞(ZW型性別決定)羽毛顏色的雜交實驗結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對性狀的遺傳屬于伴性遺傳B.蘆花性狀為顯性性狀
C.親、子代蘆花母雞的基因型相同D.親、子代蘆花公雞的基因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是某昆蟲基因pen突變產生抗藥性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pen基因突變后細胞膜對殺蟲劑的通透性增強
B.殺蟲劑與靶位點結合形成抗藥靶位點
C.pen基因自發(fā)產生的突變是定向的
D.基因pen的突變?yōu)槔ハx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人體內糖原分解為葡萄糖的過程,依賴一系列酶的調節(jié).其中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的突變,會導致糖原在組織內過多沉積而引起Ⅰ型糖原貯積病,臨床表現為低血糖等癥狀.如圖甲為某家族此病遺傳系譜圖,請據圖作答:
(1)Ⅰ型糖原貯積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正常人中,雜合子概率為$\frac{1}{150}$.若Ⅱ-3與表現型正常的男性結婚后生育一個孩子,則患病概率約為$\frac{1}{900}$.

(2)某新型糖原貯積病是由磷酸酶基因(-D)突變引起.經過家系調查繪出的遺傳系譜圖與圖甲一致.研究者合成了兩種探針,能分別與正;蚝屯蛔兓蛳鄳腄NA序列互補.利用探針對該新型糖原貯積病家系進行檢測,結果如圖乙所示.
結合圖甲和圖乙分析:該新型糖原貯積病的遺傳方式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做出判斷依據的是該家系中Ⅰ-1、Ⅰ-2和Ⅱ-5個體的DNA雜交檢測結果.其中Ⅰ-1的基因型是XDXd
(3)假如Ⅲ-1和男性患者結婚,生育的孩子患新型糖原貯積病的概率是$\frac{1}{8}$.
(4)血糖濃度低時,糖原貯積病患者的胰島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濃度不能(能/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雄性東亞飛蝗體細胞中有23條染色體,均為端著絲粒,其性染色體組成為XO型.雌性蝗蟲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型.如圖顯示的是精巢不同區(qū)域細胞分裂中期圖象,據圖分析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細胞繼續(xù)分裂產生的兩個子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相同
B.圖1細胞發(fā)生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體單體間的交叉互換
C.來源于圖2細胞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后發(fā)育的子代均為雌性
D.圖1細胞中染色體數和核DNA數與圖2細胞中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不具有雙層膜的細胞結構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表示遺傳信息的復制和表達等過程,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可用光學顯微鏡檢測①過程中是否發(fā)生堿基對的改變
B.①②過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基本條件
C.圖中①②③過程均發(fā)生了堿基互補配對
D.囊性纖維病體現了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