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生物的多樣性包括基因、物種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B.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C.絲蘭蛾細長的吸管似口器與絲蘭的細長花矩是它們長期共同進化形成的相互適應特征
D.細菌在接觸青霉素后會產生抗藥性的突變個體,青霉素的選擇作用使其生存

分析 1、本題主要考查了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容.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2、生物進化是指同種生物的發(fā)展變化,時間可長可短,性狀變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頻率的改變,不論其變化大小如何,都屬進化的范圍,物種的形成必須是當基因頻率的改變在突破種的界限形成生殖隔離時,方可成立.

解答 解:A、生物的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A正確;
B、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B正確;
C、絲蘭蛾細長的吸管似口器與絲蘭的細長花矩是它們長期共同進化相互適應的結果,C正確;
D、細菌在接觸青霉素前就產生抗藥性的突變個體,只是青霉素對其起了選擇作用,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生物的共同進化,自然選擇、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和生物進化的關系,理解相關知識點把握知識點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鹽城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食物網(wǎng)的部分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此食物網(wǎng)共有 條食物鏈.在圖中沒有表示出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有

(2)在整個食物網(wǎng)中,貓頭鷹占有 個營養(yǎng)級,它與蛇的關系是

(3)屬于三級消費者的動物有

(4)此食物網(wǎng)中,若食物鏈的終端為貓頭鷹,則能量損失最少的食物鏈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是有氧呼吸過程的圖解,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呼吸是從分解葡萄糖開始的,有氧呼吸的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2)在有氧呼吸的過程中,釋放的CO2是在第二個階段產生的;水是通過第三個階段形成的;產生ATP最多的是第三個階段.
(3)寫出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4)寫出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的總反應式(以葡萄糖為底物)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有關ATP與ADP之間的轉化說法正確的是( 。
A.物質可逆,能量不可逆B.物質不可逆,能量可逆
C.物質和能量都不可逆D.物質和能量都可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為植物水毛茛的生長現(xiàn)象.水毛茛的葉在水中與水面上性狀不同,這說明( 。
A.環(huán)境因素引起基因突變B.基因型和環(huán)境條件共同決定表現(xiàn)型
C.環(huán)境因素引起染色體變異D.環(huán)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概念除哪項外,均可用圖來表示( 。
A.1 表示固醇,2~4 分別表示膽固醇、維生素 D、性激素
B.1 表示核糖核苷酸,2~4 分別表示含氮堿基、核糖、磷酸
C.1 表示原生質層,2~4 分別核膜、細胞膜、兩膜之間的細胞質
D.1 表示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2~4 分別表示細胞膜、細胞器膜、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結構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
①四分體
②姐妹染色單體
③一個DNA分子的兩條脫氧核苷酸鏈.
A.①②B.②③C.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細胞膜常常在脂質溶劑和蛋白酶處理后溶解,由此可以推斷,細胞膜的化學成分中有( 。
A.磷脂、核酸B.蛋白質、多糖C.多糖、核酸D.脂質、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Leigh氏綜合癥是一種攻擊神經系統(tǒng)的嚴重神經障礙,其致病基因位于線粒體DNA中.一位母親約有$\frac{1}{4}$的線粒體攜帶有這種致病基因,她的前兩個孩子因為患有Leigh氏綜合癥兒夭亡.她的第三個孩子因為接受另一名女性捐贈的健康基因而成為全球首個擁有“三個父母”的男嬰.請根據(jù)男嬰孕育過程回答下面的問題:

(1)該母親的前兩個孩子患病夭亡的原因是該母親可能產生含較多缺陷線粒體的卵細胞,而受精卵的線粒體幾乎全部來自于卵細胞,導致前兩個孩子患病夭亡,該健康男嬰孕育過程中依次使用了核移植、體外受精、早期胚胎培養(yǎng)和胚胎移植等技術.
(2)圖示過程中代表該母親卵母細胞的是B(填“A”或“B”).取卵之前,該母親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激素.
(3)早期胚胎需經過DNA分子水平(水平)檢測合格后才能植入母親的子宮繼續(xù)發(fā)育.
(4)在胚胎孕育過程中,醫(yī)療團隊特意選擇了男性胚胎移入子宮發(fā)育,原因是因為男性的線粒體不會遺傳給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