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癌細胞在條件適宜時可無限增殖,也可能被人體免疫系統(tǒng)清除
B.霧霾中的氣溶膠粒子是引發(fā)肺癌的化學致癌因子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組誘發(fā)癌變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細胞發(fā)生異常增殖

分析 引起細胞癌變的外因是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內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癌細胞的特征:無限增殖、形態(tài)結構顯著變化、細胞表面發(fā)生改變.

解答 解:A、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在適宜條件時可無限增殖,也可能被人體免疫系統(tǒng)清除,A正確;
B、霧霾中的氣溶膠粒子是引發(fā)肺癌的化學致癌因子,B正確;
C、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其中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組誘發(fā)癌變,C正確;
D、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癌變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癌變的原因、癌細胞的特征、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功能,再結合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高二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如圖DNA(不含15N)分子片段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DNA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B.②處的堿基對缺失不會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復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75%

D.該DNA的特異性表現(xiàn)在(A+T)/(G+C)的比例及其排列順序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下列有關細胞呼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真核細胞只能進行有氧呼吸
B.原核細胞無線粒體,也能進行有氧呼吸
C.空氣中的病毒一般進行有氧呼吸
D.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中肯定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熱帶雨林營養(yǎng)結構復雜,其恢復力穩(wěn)定性強
B.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到破壞,恢復原狀”屬于抵抗力穩(wěn)定性
C.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和恢復力穩(wěn)定性基本相同
D.負反饋調節(ji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敘述不能體現(xiàn)生物界具有高度統(tǒng)一性的是(  )
A.遺傳信息的載體通常是DNA
B.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
C.昆蟲的翅和鳥的翅結構不同
D.細胞是眾多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都不正確的一組是( �。�
①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不能產生ATP
②植物細胞產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動
③ATP中的能量可來源于光能、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
④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
⑤在有氧和缺氧的條件下,細胞質基質都能形成ATP
⑥ATP分子中的兩個高能磷酸鍵穩(wěn)定性不同
⑦ATP中的“A”與構成DNA、RNA中的堿基“A”表示相同物質
⑧ATP與絕大多數(shù)酶的組成元素不存在差異.
A.①②⑦⑧B.①②③④C.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下期中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赫爾希與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都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這兩個實驗在設計思路上的共同點是( )

A.把不同的病毒的蛋白質和DNA重新組合出新病毒,研究其后代病毒的類型

B.都運用了離心法分離DNA和蛋白質成分

C.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

D.應用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DNA在親代與子代之間的傳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被溶酶體分解后的產物全部被排出細胞外
B.內質網(wǎng)既參與物質合成,也參與物質運輸
C.細胞器之間都能通過囊泡進行物質運輸
D.含高爾基體的細胞一定有分泌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下圖表示水稻一個成熟葉肉細胞代謝的某些過程(圖中數(shù)字代表物質,a、b代表細胞器).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④是氧氣(或O2),,其產生所需要的必要條件是(葉綠體中的)色素、光、(酶),該過程不能(填“能”或“不能”)發(fā)生在水稻植株的所有細胞中;
(2)圖中③產生于細胞呼吸第一階段,在線粒體(基質)(填場所)中被利用;ATP合成酶存在于b(填“a”或“b”)的內膜上;
(3)圖中①、②進入a的方式是自由擴散;如果用18O標記進入a中的①,則一段時間后可能檢測到含有18O的物質有C6H12O6、③、①(用圖中的分子式和序號回答);
(4)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正其行、通其風”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增加(大氣中)CO2(或①)的濃度 來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以增加產量;
(5)該細胞能(填“能”或“不能”)作為同時觀察a和b在細胞中分布的實驗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