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組試劑在使用的過程中必須加熱( 。
A、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
B、蘇丹Ⅲ染液鑒定脂肪
C、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
D、健那綠對活細胞線粒體染色
考點:檢測還原糖的實驗,檢測蛋白質的實驗,檢測脂肪的實驗,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
專題:
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檢測方法: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淀粉遇碘液變藍;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產生磚紅色沉淀;觀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綠吡羅紅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綠染成綠色,RNA可以被吡羅紅染成紅色,脂肪需要使用蘇丹III(蘇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橘黃色(紅色)的脂肪顆粒.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產生磚紅色沉淀,可以用來檢測還原糖的存在,A正確;
B、蘇丹III染液鑒定脂肪直接染色觀察即可,不需要加熱,B錯誤;
C、雙縮脲試劑與蛋白質產生紫色反應,不需要加熱,C錯誤;
D、線粒體用健那綠染色,不用加熱,D錯誤.
故選:A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檢測方法,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用呼吸抑制劑處理細胞,質膜的選擇透性將降低
B、在脂雙層中增加膽固醇的含量,則質膜的流動性降低
C、用胰蛋白酶處理細胞,質膜的主動轉運能力將降低
D、除去質膜上的糖鏈,質膜的識別能力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噬菌體是一類細菌病毒.下列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證明DNA是主要遺傳物質
B、過程的“合成”階段,噬菌體DNA作為模板,原料、ATP、酶、場所等條件均由細菌提供
C、為確認何種物質注入細菌體內,可用32P、35S分別標記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
D、若用32P對噬菌體雙鏈DNA標記,再轉入培養(yǎng)有細菌的普通培養(yǎng)基中讓其連續(xù)復制n次,則含32P的DNA應占子代DNA總數(shù)的
1
2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表示的生理過程的名稱、堿基種類、核苷酸種類依次為( 。
A、RNA復制、4種、4種
B、轉錄、4種、4種
C、DNA復制、5種、5種
D、轉錄、5種、8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一組對胰島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為驗證阿司匹林能恢復小鼠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濃度恢復正常.現(xiàn)將小鼠X隨機均分成若干組,下表表示各組處理方法及實驗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組別 1 2 3 4
處理
方法
胰島素 + - + -
阿司匹林 - + + -
生理鹽水 - - - +
實驗結果(血糖濃度) 高于正常 高于正常
注:對胰島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島素后血糖濃度無明顯變化:“+”表示有添加,“-”表示無添加,胰島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鹽水配制成(  )
A、第l、3組的實驗結果應分別為:高于正常、正常
B、第4組為對照組,該組實驗小鼠應選擇血糖濃度正常的個體
C、為了控制無關變量,三種試劑都應通過飼喂的方式添加
D、該實驗可以同時證明胰島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濃度的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細胞內基因表達的調控示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如圖不能表示藍藻基因表達過程
B、RNA聚合酶與mRNA結合啟動過程①
C、過程②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D、過程②短時間內能合成較多的肽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TP在細胞中能夠釋放能量和儲存能量,從其化學結構看原因是(  )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儲存能量;
②第三個高能磷酸鍵很容易斷裂和再形成;
③笫三個磷酸基團很容易從ATP上脫離(即第二個高能磷酸鍵斷裂),使ATP轉變成ADP,同時釋放能量;
④ADP可以在酶的作用下迅速與一分子磷酸結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個高能磷酸鍵,使ADP轉變成ATP.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核苷酸不可能屬于DNA初步水解產物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
A、圖中A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原材料
B、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個體而影響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
C、圖中B表示地理隔離,它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D、圖中C表示生殖隔離,指兩種生物不能雜交產生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