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研究甲狀腺的功能,某同學提出以下實驗思路:
①將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為 2 組:
甲組:不切除甲狀腺(假手術)     乙組:切除甲狀腺
②實驗開始時和實驗中每隔一段時間,分別測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體長,并記錄.
③對測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要求與說明:假手術指手術但不切除甲狀腺;耗氧量用單位時間的氧氣消耗量表示;實驗持續(xù)時間合適;實驗條件均適宜)
請回答:
(1)預測實驗結果:如圖坐標系中C、D線段分別表示甲、乙兩組的體長變化,請在圖中分別用A、B線段畫出甲、乙兩組耗氧量的變化趨勢.
 

(2)上述分組時,還可增設丙組作為實驗組,丙組:
 
考點:動物激素的調節(jié)
專題:
分析: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實驗要測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體長,所以可推測實驗的目的是研究甲狀腺激素對小鼠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或耗氧量和體長)的影響.切除了甲狀腺,則體內沒有甲狀腺激素,機體耗氧量降低,代謝緩慢,生長停滯.甲狀腺激素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物質的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增強,耗氧量增加.可設一組對照實驗,即切除甲狀腺后并給予甲狀腺激素,測定小鼠的耗氧量和體長.
解答: 解:(1)本題的自變量是甲狀腺激素的有無,因變量為小鼠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情況,檢測指標是小鼠的耗氧量和體長.故實驗目的是探究甲狀腺激素對小鼠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或耗氧量和體長)的影響.甲組小鼠有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組小鼠的新陳代謝正常,故甲組體溫正常;乙組小鼠因切除甲狀腺缺乏甲狀腺激素,故乙組小鼠體溫會逐漸有所下降.甲狀腺激素還能促進幼年動物的生長發(fā)育,故具有甲狀腺的甲組小鼠體長能有所增加,切除甲狀腺的乙組小鼠不能正常生長發(fā)育,體長不再增加.
(2)由于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物質的氧化分解,該過程需消耗氧氣,故可用耗氧量作為檢測指標.切除甲狀腺后,小鼠體長不變的原因是缺乏甲狀腺激素,小鼠不能完成正常的生長發(fā)育過程.本實驗還可增加切除甲狀腺后給予甲狀腺激素的實驗組,也可以是不切除甲狀腺、給予甲狀腺激素的實驗組,以便進一步確定是甲狀腺激素在發(fā)揮作用.
故答案為:
(1)

A:甲組耗氧量
B:乙組耗氧量
C:甲組體長
D:乙組體長
(2)切除甲狀腺、給予甲狀腺激素(或不切除甲狀腺、給予甲狀腺激素)
點評:本題考查甲狀腺激素生理功能和實驗設計的相關知識,難度一般,意在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不同條件對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圖甲表示在最適溫度及其它條件保持不變的條件下該植物葉片CO2釋放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圖中B、C、D是橫坐標上的點;圖乙是研究人員測定的不同土壤含水量條件下植物葉片的氣孔導度(氣孔開放程度)和胞間CO2濃度的結果.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AB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B點時,為植物葉肉細胞主動運輸吸收K+提供ATP的場所有
 
、
 
,C點時,葉綠體中磷酸分子的移動方向是
 

(2)圖甲中E點后曲線保持水平不變,此時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
 
,若圖中其它條件不變,圖甲中的C點驟變?yōu)?div id="gyaxuwt" class='quizPutTag' contenteditable='true'> 
點時(填字母),短時間內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將上升.
(3)圖乙顯示隨著土壤含水量降低,植物的氣孔導度降低,胞間CO2 濃度
 
,對此現(xiàn)象的推測是:缺水狀態(tài)下會導致光合產(chǎn)物的輸出變慢,細胞內光合產(chǎn)物積累,最終阻礙了CO2的吸收利用.為判斷上述推測正確與否,將培養(yǎng)在
 
條件下的植物幼苗分為A、B兩組,A組植物幼苗進行
 
處理,B組保持原有狀態(tài).若A組植物幼苗光合速率不變,則推測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課題組以南瓜為實驗材料,應用赤霉素和生長素進行相關研究.結果如圖,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南瓜突變體為上述激素合成缺陷型
B、生長素和赤霉素生理作用表現(xiàn)為拮抗關系
C、赤霉素對南瓜突變體生理作用明顯
D、生長素對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表現(xiàn)兩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某海域大黃魚種群的增長速率與種群數(shù)量的關系.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要獲得最大持續(xù)捕撈量,捕撈后大黃魚種群數(shù)量應處于b點
B、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時,若標記個體更易被捕食,則調查值偏高
C、a點時種群的年齡組成是增長型,c點時年齡組成為衰退型
D、c點時種群數(shù)量未達到K值,其增長速率與a點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某質粒被BamHI切割后得到一個線性載體DNA,經(jīng)過末端核苷酸轉移酶作用將多個相同的脫氧核苷三磷酸(dATP或dTTP或dCTP或dGTP)連續(xù)加到切割后的兩個黏性末端上.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末端核苷酸轉移酶作用時不需要模板鏈
B、末端核苷酸轉移酶的作用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鍵
C、末端核苷酸轉移酶的作用特點與DNA連接酶相同
D、該技術的重要意義是防止線性載體DNA自身環(huán)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HIV感染人體細胞不僅需要受體CD4,還需要受體CCR5的共同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約10%的歐洲人體內CCR5基因發(fā)生突變,無法在細胞表面表達相關受體.中科院吳蓓麗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馬拉維若(一種抗HIV的藥物)能改變CCR5的分子構象,使其處于HIV非敏感狀態(tài),阻斷CCR5與HIV結合.下列分析或推斷正確的是( 。
A、CCR5基因發(fā)生突變的人一般不會感染HIV
B、能改變CCR5分子構象的物質可開發(fā)為抗HIV感染藥物
C、能與CCR5競爭性結合的物質可開發(fā)為抗HIV感染藥物
D、人體所有細胞表面都有CD4 和CCR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植株發(fā)生了染色體缺失變異,含該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體上具有紅色顯性基因D,正常染色體上具有白色隱性基因d.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圖顯示的時期可能是四分體時期
B、該變異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中均可發(fā)生
C、如果該植株自交,其后代性狀分離比為紅色:白色=3:1
D、如果該植株進行測交,該植株作為父本和母本的結果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培養(yǎng)洋蔥根尖時,經(jīng)常換水可防止爛根
B、解離的目的是讓細胞相互分離并保持細胞活性
C、漂洗目的是洗去解離液,所用的時間比解離長
D、觀察時應先在低倍鏡下找到分生區(qū)細胞,此區(qū)細胞排列緊密,有的正在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圖示有關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秋天用菠菜做色素提取與分離實驗,只能得到甲圖中色素帶①和②
B、若乙圖表示正在發(fā)生質壁分離的植物細胞,其吸水能力逐漸增強
C、丙圖中培養(yǎng)酵母菌的錐形瓶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目的是讓酵母菌繁殖
D、丁圖表示洋蔥根尖的培養(yǎng),洋蔥底部不能接觸到燒杯內液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