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通報三起感染超級耐藥致病細菌(MRSA)病例,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高度關注,其病原體是大腸球菌的變異體。關于該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其變異主要有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B.該菌抗藥基因表達時,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zhì)完成翻譯
C.該菌無細胞器,不能獨立完成代謝
D.該菌分裂產(chǎn)生的子代不發(fā)生分化現(xiàn)象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青海西寧四中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馬鈴薯是利用它的塊莖進行無性繁殖,種植多代以后,往往會因感染病毒而減產(chǎn),為此農(nóng)戶都希望得到無病毒的幼苗進行種植。獲得無病毒幼苗的最佳辦法是( )
A.選擇優(yōu)良品種進行雜交
B.進行遠緣植物體細胞雜交
C.利用芽尖進行植物組織培養(yǎng)
D.人工誘導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青海西寧四中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光亮處用同一種培養(yǎng)液分別培養(yǎng)單細胞綠藻和單細胞的酵母菌,其結果如下圖所示(甲為綠藻,乙為酵母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培養(yǎng)液中( )
A.缺少無機鹽 B.氧氣含量太高
C.缺少有機養(yǎng)分 D.不含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龍江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學期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表示以某種農(nóng)作物①和②兩個品種分別培育出④⑤⑥三個品種的過程,據(jù)圖中結果完成下列問題:
(1)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過程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別稱__________和__________,該育種方法所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_____。
(2)用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稱為__________,獲得的④一般稱作___ __倍體,其特點一般表現(xiàn)為 ,由③經(jīng)過④培育成⑤品種的方法稱 育種。其最大的優(yōu)點為 。
(3)③培育成⑥的常用方法Ⅳ是 ,其形成的⑥稱 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龍江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學期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的原因是( )
A.誘導染色體連續(xù)復制兩次
B.促使染色單體分開,形成了染色體
C.促進細胞兩兩融合
D.抑制細胞分裂時紡錘體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龍江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學期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理論上同卵雙胞胎有完全相同的DNA,實際上他們的基因也不完全一樣.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可能是( )
A.父親或母親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發(fā)生了自由組合
B.父親或母親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C.個體發(fā)育的有絲分裂過程中,個別細胞的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D.個體發(fā)育的有絲分裂過程中,個別細胞的染色體上某一基因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三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關于性別決定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雌雄異體的生物才有性別決定
B.性別主要由基因決定
C.性別決定僅與性染色體有關
D.性染色體為XX和ZW的個體均為雌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三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動物細胞工程技術獲取單克隆抗體,下列實驗步驟中錯誤的是
A.將抗原注入小鼠體內(nèi),獲得能產(chǎn)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
B.用胰蛋白酶處理培養(yǎng)過程中的雜交瘤細胞
C.用聚乙二醇(PEG)作誘導劑,促使能產(chǎn)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與小鼠骨髓瘤細胞融合
D.篩選雜交瘤細胞,并從中選出能產(chǎn)生所需抗體的細胞群,培養(yǎng)后提取單克隆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