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0908  140916  140922  140926  140932  140934  140938  140944  140946  140952  140958  140962  140964  140968  140974  140976  140982  140986  140988  140992  140994  140998  141000  141002  141003  141004  141006  141007  141008  141010  141012  141016  141018  141022  141024  141028  141034  141036  141042  141046  141048  141052  141058  141064  141066  141072  141076  141078  141084  141088  141094  141102  170175 

科目: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細菌會在人類的細胞之間快速傳遞,使人患腦膜炎。其原因是該菌的一種InIC的蛋白可通過阻礙人類細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細胞膜更易變形而有利于細菌的轉(zhuǎn)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InIC蛋白和Tuba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內(nèi)質(zhì)網(wǎng)的加工

B.該細菌和酵母菌一樣,不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C.如果某噬菌體侵染該細菌,則其子代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zhì)均由該細菌直接提供

D.該細菌能使人類細胞膜發(fā)生變形,說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結(jié)構(gòu)與功能相統(tǒng)一是生物學的基本觀點之一。下列敘述不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

A.神經(jīng)細胞軸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著更多的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受體蛋白

B.葉綠體類囊體膜堆疊使膜面積增大,有利于光能充分利用

C.線粒體內(nèi)膜向內(nèi)腔折疊形成嵴使內(nèi)膜面積增大,從而提高有氧呼吸效率

D.低等植物細胞中心體的存在,利于其有絲分裂的正常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35S標記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來培養(yǎng)哺乳動物的乳腺細胞,測得核糖體、內(nèi)質(zhì)網(wǎng)、高爾基體上放射性強度的變化曲線(甲圖)以及在此過程中高爾基體、內(nèi)質(zhì)網(wǎng)、細胞膜膜面積的變化曲線(乙圖),則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 甲圖中的a、b、c三條曲線所指代的細胞器分別是核糖體、內(nèi)質(zhì)網(wǎng)、高爾基體

B. 與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密切相關的具膜細胞器是內(nèi)質(zhì)網(wǎng)、髙爾基體和線粒體

C. 乙圖中的A、B、C三條曲線所指代的膜結(jié)構(gòu)分別是細胞膜、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髙爾基體膜

D. 在細胞各個結(jié)構(gòu)間移動的先后順序是核糖體→內(nèi)質(zhì)網(wǎng)→高爾基體→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把一個細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來,在空氣和水界面上將它們鋪成單分子層(假定單分子間距離適當且相等),推測在下列生物中空氣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層的表面積與原細胞的表面積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細胞分別是 ( )

①洋蔥根尖成熟區(qū)表皮細胞 ②蛙的紅細胞

③人體漿細胞 ④乳酸菌細胞 ⑤酵母菌細胞

A.①② B.③④ C.③② D.⑤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 胰島素的分泌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該物質(zhì)跨膜運輸?shù)姆绞綖橹鲃舆\輸

B. 依據(jù)滲透作用的原理可測定成熟植物細胞細胞液的濃度

C. 激素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jié)合并發(fā)揮作用是依據(jù)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D. 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主要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專一性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取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某種植物新鮮葉片若干,去除主脈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塊,隨機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別放入三種濃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時間后測得甲的濃度變小,乙的濃度不變,丙的濃度變大。假設蔗搪分子不進出細胞,則關于這一實驗結(jié)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實驗前,丙的濃度>乙的濃度>甲的濃度

B. 乙的濃度不變是因為細胞內(nèi)蔗糖濃度與乙的濃度相等

C. 實驗中,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的水分移動屬于協(xié)助擴散

D. 甲、丙的濃度變化是由水分在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移動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新鮮苔蘚植物葉片放入有少量紅墨水、濃度為30 %的蔗糖溶液中,過一段時間后顯微鏡下觀察到苔蘚細胞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判斷,錯誤的是 ( )

A. 苔蘚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低于30%,發(fā)生了質(zhì)壁分離

B. ①處為紅色,②處為綠色,③處為無色

C. 高溫加熱后的苔蘚細胞重復實驗,觀察的結(jié)果不同

D. 用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觀察的結(jié)果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用15N標記某丙氨酸,附著在內(nèi)質(zhì)網(wǎng)上的核糖體將出現(xiàn)放射性,而游離的核糖體無放射性

B.給水稻提供14C02,則14C的轉(zhuǎn)移途徑是:14C02→14C3→(14CH2O)

C.給水稻提供14C02,則其根細胞在缺氧環(huán)境有可能山現(xiàn)(14C2H5OH)

D.小白鼠吸入18O2,則在其尿液中可以檢測到H2l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曲線所示的生物學意義,錯誤的是 ( )

A. 如圖①縱坐標表示細胞內(nèi)呼吸強度,則橫坐標表示O2供應量

B. 如圖②縱坐標表示酶的活性,則橫坐標可表示溫度

C. 如圖③縱坐標表示O2出入紅細胞的速率,則橫坐標可表示O2的濃度

D. 如圖④縱坐標表示植物根對K+的吸收速率,則橫坐標可表示O2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20 ℃時玉米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積,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S1+S3可表示玉米細胞呼吸消耗的有機物量

B.C點與B點相比,相同時間內(nèi)葉肉細胞中C3 的生產(chǎn)量少

C.若植株缺Mg,則B點右移,D點左移

D.S2-S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凈積累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