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已知點G是△ABC的重心,過G作直線與AB,AC兩邊分別交于MN兩點,且

,則的值為(  ).

                

A.3                B.                C.2                D.


B

解析 (特例法)利用等邊三角形,過重心作平行于底邊BC的直線,易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ABC中,AB、C為三個內(nèi)角,f(B)=4cos B·sin2 cos 2B-2cos B.

(1)若f(B)=2,求角B;

(2)若f(B)-m>2恒成立,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平面上不共線的四點O,A,B,C,若-3+2=0,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三點A(2,2),B(a,0),C(0,b)(ab≠0)共線,則的值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O(0,0),A(1,2),B(4,5)及t,求

(1)t為何值時,Px軸上?Py軸上?P在第二象限?

(2)四邊形OABP能否成為平行四邊形?若能,求出相應的t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平面向量ab滿足|a|=1,|b|=2,ab的夾角為.以ab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則此平行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中較短的一條的長度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向量a,b,c滿足abac,則c·(a+2b)=(  )

A.4                        B.3

C.2                                       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把1,3,6,10,15,21這些數(shù)叫做三角形數(shù),這是因為這些數(shù)目的點子可以排成一個正三角形(如圖所示).

則第七個三角形數(shù)是(  ).

A.27           B.28           C.29           D.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數(shù)列{xn}滿足lg xn+1=1+lg xn(n∈N*),且x1x2x3+…+x100=1,則lg(x101x102+…+x200)=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