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平面內(nèi)有一個五邊形ABCEF,且關(guān)于線段BC對稱(如圖1所示),F(xiàn)E⊥CE,BF=FE=1,CB=CE=
3
,沿BC將平面ABCD折起,使平面ABCD⊥平面ECBF,連接AF、DE、AE得到如圖2所示的幾何體.
(1)證明:DE∥平面AFB;
(2)求二面角E-AD-B的余弦值.
考點:與二面角有關(guān)的立體幾何綜合題,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
專題:空間位置關(guān)系與距離,空間角
分析:幾何法:
(1)作DQ∥AB交BC于點Q,連接EQ.由已知條件得EQ∥FB.所以DQ∥面AFB.同理:EQ∥面AFB.由此能證明DE∥平面AFB.
(2)延長DA、CB、EF,必交于一點G,過點B作BH⊥DG于點H,連接HF.由已知條件得∠BHF是二面角E-AD-B的平面角.由此能求出二面角E-AD-B的余弦值.
向量法:
(1)B為坐標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利用向量法能證明DE∥平面AFB.
(2)分別求出平面ADEF的一個法向量和面ABCD的一個法向量,由此能求出二面角E-AD-B的余弦值.
解答: 幾何法:
(1)證明:如圖,作DQ∥AB交BC于點Q,連接EQ.
∵五邊形ABCEF關(guān)于線段BC對稱,
∴EQ∥FB.
又DQ?面ABF,AB?面ABF,
∴DQ∥面AFB.同理:EQ∥面AFB.
又DQ∩EQ=Q,∴面DEQ∥面ABF.而DE?面DEQ,
∴DE∥平面AFB.
(2)解:∵五邊形ABCEF關(guān)于線段BC對稱,
∴圖(2)中延長DA、CB、EF,必交于一點G,
過點B作BH⊥DG于點H,連接HF.
又由五邊形ABCEF關(guān)于線段BC對稱知BF⊥BC,AB⊥BC,
而平面ABCD⊥平面ECBF,
∴FB⊥平面ECBF.∴∠BHF是二面角E-AD-B的平面角.
又∵FE⊥CE,∴AD⊥DC,∴△ABG∽△CDG,
AG
GC
=
AB
CD
=
BG
DG
,解得AG=2,BG=
3

在RT△ABG中,BG•AB=AG•BH⇒BH=
3
2

∴RT△FBH中,FH=
(
3
2
)
2
+12
=
7
2
,cos∠BHF=
BH
HF
=
21
7
,
∴二面角E-AD-B的余弦值為
21
7

向量法:
(1)證明:由五邊形ABCEF關(guān)于線段BC對稱知BF⊥BC,AB⊥BC,
而平面ABCD⊥平面ECBF,∴FB⊥平面ECBF,∴FB⊥AB.
以B為坐標原點,建系如圖.
則 A(0,0,1),F(xiàn)(1,0,0),D(0,
3
2
3
2
),E(
3
2
,
3
2
,0)
,
所以
AF
=(1,0,-1),
DE
=(
3
2
,0,-
3
2
)

AF
=
3
2
DE
,∴AF∥DE,又AF?面ABF,DE?面ABF,
∴DE∥平面AFB.
(2)解:由(1)得A,D,F(xiàn),E四點共面,
AF
=(1,0,-1),
AD
=(0,
3
2
,
1
2
)
,
設(shè)平面ADEF的一個法向量為
n
=(x,y,z)
,
n
AF
=x-z=0
n
AD
=
3
y+z=0
,不妨令y=-1,則
n
=(
3
,-1,
3
)
,
又面ABCD的一個法向量是
m
=(1,0,0), ∴cos<
n
,
m
>=
21
7

∴二面角E-AD-B的余弦值為
21
7
點評:本題考查直線與平面平行的證明,考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解題時要認真審題,注意向量法的合理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設(shè)等差數(shù)列{an}的前n項和Sn,若S15>0,S16<0,則數(shù)列{
Sn
an
}的前15項中最大的項是( 。
A、第1項B、第8項
C、第9項D、第15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函數(shù)的極大值就是函數(shù)的最大值
B、函數(shù)的極小值就是函數(shù)的最小值
C、函數(shù)的最值一定是極值
D、在閉區(qū)間上的連續(xù)函數(shù)一定存在最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ABC中,若a=7,b=8,cosC=
13
14
,則c=(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命題p:實數(shù)x滿足x2-4ax+3a2<0(其中a≠0),命題q:實數(shù)x滿足
x-3
x-2
≤0.
(1)若a=1,且p∧q為真,求實數(shù)x的取值范圍;
(2)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求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四棱維P-ABCD中,側(cè)面PCD⊥底面ABCD.四邊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D.∠ADC=∠PDC=
π
4
.AB=1,AD=PD=
2
,CD=3.E是CD上一點.PE⊥CD.
(1)求證:平面PBE⊥平面PBC;
(2)設(shè)E為側(cè)棱PC上異于端點的一點,
PF
PC
,λ的值,使得二面角F-BE-P的余數(shù)為
2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曲線C1的參數(shù)方程為
x=t2+
1
t2
-2
y=t-
1
t
(t為參數(shù)),以坐標原點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單位長度示變,建立極坐標系,直線L的極坐標方程為ρsin(θ+
π
4
)=
2

(Ⅰ)試求出曲線C1和直線L的普通方程;
(Ⅱ)求出它們的公共點的極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計算:
31-
3
64+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學校擬建一塊周長為400m的操場,操場的兩頭是半圓形,中間區(qū)域是矩形,為了使中間矩形的區(qū)域面積盡可能大,應(yīng)如何設(shè)計矩形的長和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