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平面四邊形ABCD中,AB=BC=CD=DA=BD=6,O為AC,BD的交點.將四邊形ABCD沿對角線AC折起,得到三棱錐B-ACD,M為BC的中點,且BD=3
2


(Ⅰ)求證:OM∥平面ABD
(Ⅱ)求證:平面ABC丄平面MDO.
考點: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
專題:空間位置關(guān)系與距離
分析:(Ⅰ)由已知得四邊形ABCD是菱形,從而OM∥AB,由此能證明OM∥平面ABD.
(Ⅱ)由已知得OD⊥OB,OD⊥AC,從而OD⊥平面ABC,由此能證明平面ABC⊥平面MDO.
解答: 證明:(Ⅰ)因為AB=BC=CD=DA,所以四邊形ABCD是菱形,…(2分)
因為點O是菱形ABCD的對角線的交點,所以O(shè)是AC的中點.
又點M是BC的中點,
所以O(shè)M是△ABC的中位線,所以O(shè)M∥AB.…(5分)
因為OM不包含于平面ABD,AB?平面ABD,
所以O(shè)M∥平面ABD.…(6分)
(Ⅱ)由題意知,OB=OD=3,
因為BD=3
2
,所以∠BOD=90°,OD⊥OB.…(8分)
又因為菱形ABCD中,OD⊥AC,
而OB∩AC=O,所以O(shè)D⊥平面ABC,…(10分)
因為OD?平面MDO,所以平面ABC⊥平面MDO.…(12分)
點評:本題考查直線與平面平行的證明,考查平面與平面垂直的證明,解題時要認真審題,注意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BC是正三角形,AE和CD都垂直于平面ABC,AE=AB=2a,CD=a,F(xiàn)為BE中點.
(1)求證:DF∥面ABC.
(2)求證:AF⊥BD.
(3)求以A,B,D,E為頂點的四面體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已知cosα=-
3
5
,α為第二象限角,求sinα和tanα;
(2)已知tanβ=-
5
12
,β∈(
π
2
,π),求sinβ和cos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C中,a,b,c分別是角A,B,C所對的邊,bcosC=(2a-c)cosB,a+c=4.
(1)求角B的大;
(2)如果b=2
2
,求△AB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4年,某市要全部實行居民社保一卡通,為了加快辦理進程,某社保服務(wù)站開設(shè)四類業(yè)務(wù),假設(shè)居民辦理各類業(yè)務(wù)所需的時間相互獨立,且都是整數(shù)分鐘,經(jīng)統(tǒng)計以往100位居民辦理業(yè)務(wù)所需的時間t(分鐘),如下表
類別A類B類C類D類
居民數(shù)(人)10304020
時間t(分鐘/人)2346
注:服務(wù)站工作人員在辦理兩項業(yè)務(wù)時的間隔時間忽略不計,并將頻率視為概率.
(Ⅰ)求服務(wù)站工作人員恰好在第6分鐘開始辦理第三位居民的業(yè)務(wù)的概率;
(Ⅱ)用X表示至第4分鐘末已辦理完業(yè)務(wù)的居民人數(shù),求X的分布列及數(shù)學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從1=12,1+3=22,1+3+5=32,1+3+5+7=42中,可得一般規(guī)律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命題“任意x∈R,x2-5x+
15
2
a>0”的否定為假命題,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設(shè)動直線x=m與函數(shù)f(x)=x2,g(x)=lnx的圖象分別交于點M,N,則|MN|的最小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函數(shù)y=
log0.5(2x-5)
的定義域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