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1.物塊先沿軌道1從A點由靜止下滑至底端B點,后沿軌道2從A點由靜止下滑經(jīng)C點至底端B點,AC=CB,如圖所示.物塊與兩軌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不考慮物塊在C點處撞擊的因素,則在物塊整個下滑過程中( �。�
A.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相同B.沿軌道1下滑時的位移較小
C.物塊滑至B點時速度大小不相同D.兩種情況下?lián)p失的機械能相同

分析 (1)根據(jù)滑動摩擦力的公式即可求解;
(2)位移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
(3)根據(jù)動能定理即可求解,但要注意方向;
(4)損失的機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答 解:A.f=μmgcosθ,在軌道1、2上傾角不同,所以摩擦力不同,故A錯誤;
B.位移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故位移相同,故B錯誤;
C.設AC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α,CB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β,AB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如圖所示
沿軌道2運動,摩擦力做的功:Wf2=μmgcosα•xAC+μmgcosβ•xCB=μmg•xEF+μmg•xEB=μmg•xFB
沿軌道1運動,摩擦力做的功為:Wf1=μmgcosθ•xAB=μmg•xFB=Wf2
由動能定理12mv2=WGWf得:物塊滑至B點時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故C正確.
D.由C的分析可知,兩種運動摩擦力做的功相同,所以兩種情況下?lián)p失的機械能相同,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 該題要求同學們能根據(jù)題目正確求出各個階段摩擦力所做的功,并結(jié)合動能定理求解,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兩端封閉的均勻直玻璃管豎直放置,管內(nèi)空氣被一段5cm長的水銀柱分開,當空氣柱溫度為T時,上下兩段空氣柱長度相等,已知上段空氣柱壓強為40cmHg,當溫度升高到2T時,上下兩段空氣柱的長度之比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相距為d的兩條水平虛線L1、L2之間是方向水平向里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質(zhì)量為m、電阻為R的正方形線圈abcd邊長為L(L<d),將線圈在磁場上方高h處由靜止釋放,cd邊剛進入磁場時速度為v0,cd邊剛離開磁場時速度也為v0,則線圈穿越磁場的過程中(從cd邊剛?cè)氪艌鲆恢钡絘b邊剛離開磁場)(  )
A.感應電流做功為mglB.感應電流做功為mgd
C.線圈的最小速度可能為mgRB2L2D.線圈的最小速度一定為2gh+L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機械波傳播需要介質(zhì)
B.當觀察者靜止不動時,不可能會發(fā)生多普勒效應
C.兩列波相遇,一定能形成穩(wěn)定的干涉圖樣
D.波遇到障礙物,都能發(fā)生明顯的衍射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將一正弦式交流信號輸入示波器,若示波器所顯示的輸入波形如圖乙所示,今要將波形上移,應調(diào)節(jié)面板上的⑦旋鈕;要使此波形橫向展寬,應調(diào)節(jié)④旋鈕;要使屏上能夠顯示2個完整的波形,應調(diào)節(jié)10旋鈕(本題填寫圖甲中各旋鈕所對應的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
(1)在做該實驗時,除了鐵架臺、夾子、紙帶、打點計時器、重錘、學生電源外,還必需下列器材中的B.(填選項字母)
A.天平        B.毫米刻度尺     C.彈簧秤      D.秒表
(2)以下關于該實驗操作過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B.
A.將打點計時器接到學生電源的直流輸出端上
B.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C.實驗前,應用夾子夾住紙帶的上端,使紙帶豎直,重錘應遠離打點計時器
D.重物下落的高度既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測量,又可以用公式hn=12gtn2計算得到
(3)如圖乙所示為該實驗小組得到的一條紙帶,在計算紙帶上第N點對應的重錘速度時,小組內(nèi)的幾位同學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計算,其中正確的是CD.(此題有多選)
A.vN=ngT     B.vN=(n-1)gT    C.vN=xn+xn+12T    D.vN=0jgyacjn+1oy56pctn12T

(4)取打下O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為零,計算出該重錘下落不同高度h時所對應的動能Ek和重力勢能EP,建立坐標系,橫軸表示h,縱軸表示Ek和EP,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在圖中繪出圖線Ⅰ和圖線Ⅱ,如圖丙所示.已求得圖線Ⅰ斜率的絕對值為k1=2.89J/m,則圖線Ⅱ的斜率k2=2.80J/m(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重錘和紙帶在下落過程中所受到的平均阻力f與重錘所受重力G的比值為fG=k1k2k1(用字母k1和k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軌道ABCD的AB段為一半徑R=0.2m的光滑14圓形軌道,BC段是高為h=5m的豎直軌道,CD段為水平軌道.一質(zhì)量為0.2kg的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B點時速度沿水平方向,速率為2m/s,g=10m/s2,求:
(1)小球到達B點時對圓形軌道的壓力;
(2)小球離開B點后,在CD軌道上的落地點到C點的水平距離;
(3)如果在BCD軌道上放置一個傾角θ=45°的斜面(如圖中實線所示),小球離開B點后能落到斜面上,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位置距離B點有多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有一固定的且內(nèi)壁光滑的半球面,球心為O,最低點為C,在其內(nèi)壁上有兩個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A和B,在兩個高度不同的水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A球的軌跡平面高于B球的軌跡平面,A、B兩球與O點的連線與豎直線OC間的夾角分別為α=53°和β=37°(sin37°=0.6,cos37°=0.8,sin53°=0.8,cos53°=0.6),以最低點C所在的水平面為重力勢能的參考平面,則(  )
A.A、B兩球所受彈力的大小之比為4:3B.A、B兩球運動的周期之比為4:3
C.A、B兩球的動能之比為64:27D.A、B兩球的重力勢能之比為1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光滑的水平面AB與半徑R=0.4m的光滑豎直半圓軌道BCD在B點相切,D點為半圓軌道最高點,A點的右側(cè)連接一粗糙的水平面.用細線連接甲、乙兩物體,中問夾一輕質(zhì)壓縮彈簧,彈簧與甲、乙兩物體不拴接,甲的質(zhì)量朋m1=4kg,乙的質(zhì)量m2=5kg,甲、乙均靜止.若固定乙,燒斷細線,甲離開彈簧后經(jīng)過B點進入半圓軌道,過D點時對軌道的壓力恰好為零.取g=10m/s2,甲、乙兩物體均可看作質(zhì)點,求:
(1)甲離開彈簧后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的大小vB;
(2)在彈簧壓縮量相同的情況下,若固定甲,燒斷細線,乙物體離開彈簧后從A點進入動摩擦因數(shù)μ=0.4的粗糙水平面,則乙物體在粗糙水平面運動的位移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