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對A由牛頓第二定律可求得A剛運動時的加速度;
(2)對于木板B分析,由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可求得B點的速度;由功率公式可求得輸入功率;
(3)對于木板B由功率公式可求得牽引力;再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出木板的加速度,從而分析木板的運動過程即可求解.
解答 解:(1)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a}_{A}=\frac{{μ}_{1}{m}_{A}g}{{m}_{A}}$=0.05×10=0.5m/s2,方向:水平向右;
(2)F-μ1mg-μ2(mA+mB)g=mBaB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F=2×1+0.05×2×10+0.1×4×10=7N,
而由運動學(xué)公式可知:vB=aBt=1×1=1m/s;
由功率公式得:P=FvB=7×1=7W;
(3)物體A繼續(xù)做加速運動,加速度仍為 aA=0.5m/s2
由 P′=F′vB
得 F′=$\frac{5}{1}$=5N
對于木板B,有:F″-μ1mg-μ2(mA+mB)g=mBa′B
解得:a′B=0;
即木板B做勻速直線運動.
由 aA(t+t′)=vB
可得 t′=$\frac{1}{0.5}$=1.0s
答:(1)物體A剛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為0.5m/s2,方向:水平向右;
(2)t=1.0s時,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7W;
(3)再經(jīng)過1.0s物體A與木板B的速度相等.
點評 本題考查牛頓第二定律的應(yīng)用及功率公式,對于牛頓第二定律的題目,要注意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并正確確定研究對象,再由牛頓第二定律確定加速度,由運動學(xué)公式即可確定物體的速度及位移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重力對三個物體做功的平均功率有可能相同 | |
B. | 落地時,三個物體的重力的瞬時功率有可能相同 | |
C. | 重力對豎直上拋的物體做功最多,對豎直下拋的物體做功最少 | |
D. | 三個物體落地時速率一定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先abcda,再adcba,后abcda | B. | 先abcda,再adcba | ||
C. | 始終adcba | D. | 先adcba,再abcda,后adcb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物塊在AB間運動的時間是BC間運動時間的2倍 | |
B. | 物塊在AB間運動的平均速度與BC間運動平均速度相等 | |
C. | 物塊在AB間運動的加速度大小是在BC間運動加速度大小的$\frac{1}{2}$ | |
D. | μ2=2μ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 |
B. |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
C. | 速度越大的物體越難讓它停止運動,故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 |
D. | 物體在地球上的慣性比在月球上的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通過電阻R的電流是交變電流 | B. | 感應(yīng)電流的大小保持不變 | ||
C. | 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6V | D. | C點的電勢為6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環(huán)中產(chǎn)生順時針方向的感應(yīng)電流 | B. | 環(huán)中產(chǎn)生逆時針方向的感應(yīng)電流 | ||
C. | 環(huán)中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電動勢大小為2V | D. | 環(huán)中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電動勢大小為1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牛頓不僅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而且測量出了引力常量 | |
B. | 庫侖在發(fā)現(xiàn)電荷間相互作用力規(guī)律之前,首先找到了定量測定電荷量的方法 | |
C. | 庫侖利用庫侖扭秤巧妙地實現(xiàn)了他對電荷間相互作用力規(guī)律的研究 | |
D. | 在國際單位中,力學(xué)的基本單位是米、牛頓、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