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圖所示,物體A放在足夠長的木板B的右端,木板B靜止于水平面.t=0時,電動機通過水平細(xì)繩以恒力F拉木板B,使它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aB=1.0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A的質(zhì)量mA和B的質(zhì)量mB均為2.0kg,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0.05,B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1,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視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體A剛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aA和方向;
(2)t=1.0s時,電動機的輸出功率P;
(3)若t=1.0s時,將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立即調(diào)整為P′=5W,并在以后的運動過程中始終保持這一功率不變,則再經(jīng)過多長時間物體A與木板B的速度相等?

分析 (1)對A由牛頓第二定律可求得A剛運動時的加速度;
(2)對于木板B分析,由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可求得B點的速度;由功率公式可求得輸入功率;
(3)對于木板B由功率公式可求得牽引力;再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出木板的加速度,從而分析木板的運動過程即可求解.

解答 解:(1)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a}_{A}=\frac{{μ}_{1}{m}_{A}g}{{m}_{A}}$=0.05×10=0.5m/s2,方向:水平向右;                 
(2)F-μ1mg-μ2(mA+mB)g=mBaB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F=2×1+0.05×2×10+0.1×4×10=7N,
而由運動學(xué)公式可知:vB=aBt=1×1=1m/s;
由功率公式得:P=FvB=7×1=7W;
(3)物體A繼續(xù)做加速運動,加速度仍為   aA=0.5m/s2           
由     P′=F′vB
得      F′=$\frac{5}{1}$=5N                                             
對于木板B,有:F″-μ1mg-μ2(mA+mB)g=mBa′B
解得:a′B=0;
即木板B做勻速直線運動.
由 aA(t+t′)=vB
可得    t′=$\frac{1}{0.5}$=1.0s    
答:(1)物體A剛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為0.5m/s2,方向:水平向右;
(2)t=1.0s時,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7W;
(3)再經(jīng)過1.0s物體A與木板B的速度相等.

點評 本題考查牛頓第二定律的應(yīng)用及功率公式,對于牛頓第二定律的題目,要注意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并正確確定研究對象,再由牛頓第二定律確定加速度,由運動學(xué)公式即可確定物體的速度及位移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從同一高度將三個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以相等的速率同時拋出,一個水平拋出,一個豎直向上拋出,一個豎直向下拋出,從拋出到落地的運動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對三個物體做功的平均功率有可能相同
B.落地時,三個物體的重力的瞬時功率有可能相同
C.重力對豎直上拋的物體做功最多,對豎直下拋的物體做功最少
D.三個物體落地時速率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某次實驗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紙帶的記錄如圖所示,圖中O點為紙帶的第一個點,接下來的前幾個點模糊,因此從A點開始每打五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

(1)推測紙帶的運動是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加速運動.
(2)在打出A、F這兩點的時間間隔中,紙帶運動的平均速度是0.36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導(dǎo)線框abcd與導(dǎo)線AB在同一平面內(nèi),直導(dǎo)線中通有恒定電流I,在線框由左向右勻速通過直導(dǎo)線的過程中,線框中的電流方向是( 。
A.先abcda,再adcba,后abcdaB.先abcda,再adcba
C.始終adcbaD.先adcba,再abcda,后adc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固定斜面傾角為θ,整個斜面分為AB、BC兩段,且AB=2BC.小物塊P(可視為質(zhì)點)與AB、BC兩段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μ1、μ2.已知P由靜止開始從A點釋放,恰好能滑動到C點而停下,已知θ=37°(sin37°=0.6,cos37°=0.8)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在AB間運動的時間是BC間運動時間的2倍
B.物塊在AB間運動的平均速度與BC間運動平均速度相等
C.物塊在AB間運動的加速度大小是在BC間運動加速度大小的$\frac{1}{2}$
D.μ2=2μ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B.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C.速度越大的物體越難讓它停止運動,故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D.物體在地球上的慣性比在月球上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所示,螺線管匝數(shù)n=1000匝,橫截面積S=10cm2,螺線管導(dǎo)線電阻r=1Ω,電阻R=4Ω,磁感應(yīng)強度B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以向右為正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電阻R的電流是交變電流B.感應(yīng)電流的大小保持不變
C.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6VD.C點的電勢為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甲所示,面積為S=1m2的導(dǎo)體圓環(huán)內(nèi)通有垂直于圓平面向里的磁場,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B隨時間t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所示(B取向里方向為正),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環(huán)中產(chǎn)生順時針方向的感應(yīng)電流B.環(huán)中產(chǎn)生逆時針方向的感應(yīng)電流
C.環(huán)中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電動勢大小為2VD.環(huán)中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電動勢大小為1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牛頓不僅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而且測量出了引力常量
B.庫侖在發(fā)現(xiàn)電荷間相互作用力規(guī)律之前,首先找到了定量測定電荷量的方法
C.庫侖利用庫侖扭秤巧妙地實現(xiàn)了他對電荷間相互作用力規(guī)律的研究
D.在國際單位中,力學(xué)的基本單位是米、牛頓、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