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理想實驗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實和理論思維結(jié)合起來,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規(guī)律.以下實驗中屬于理想實驗的是(  )
A.伽利略的斜面實驗B.用打點計時器測定物體的加速度
C.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D.利用自由落體運動測定反應(yīng)時間

分析 伽利略的理想實驗,以可靠的事實為基礎(chǔ),經(jīng)過抽象思維,抓住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從而更深刻地反映了自然規(guī)律.這種把可靠的事實和深刻的理論思維結(jié)合起來的理想實驗,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解答 解:A、伽利略的斜面實驗,抓住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從而更深刻地反映了自然規(guī)律,屬于理想實驗,故A正確;
B、用打點計時器測物體的加速度是在實驗室進行是實際實驗,故B錯誤;
C、平行四邊形法則的科學探究屬于等效替代,故C錯誤;
D、利用自由落體運動測定反應(yīng)時間是實際進行的實驗,不是理想實驗,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理解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在物理中的應(yīng)用,不斷滲透對科學態(tài)度、以及科學方法的體驗與應(yīng)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所示,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位于豎直面內(nèi),僅在x≤0的區(qū)域存在沿y軸正方向的勻強電場,A、B是兩個質(zhì)量均為m、且均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球,A電荷量的絕對值為q,B不帶電,現(xiàn)讓A、B在t=0時刻同時從位置P1(-L,0),P2(L,L)出發(fā),A的初速方向沿x軸正方向,B的初速方向沿x軸負方向,兩球剛好在位置P3(0,$\frac{L}{2}$)處相碰.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重力加速度為g)( 。
A.在t=$\sqrt{\frac{L}{g}}$時刻,小球A、B相碰
B.P1、P2間的電勢差$\frac{\sqrt{5}mgL}{q}$
C.相碰前,小球A、B任何時刻的速度均相同
D.相碰前瞬間,小球A的速度方向與y軸正方的夾角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一只普通的家用照明白熾燈,額定功率為40W,正常發(fā)光時,通過它的電流與下列哪一個值較為接近( 。
A.20 AB.2 AC.0.2 AD.0.02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某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為x=2t+2t2(m),則當物體速度為3m/s時,物體已運動的時間為( 。
A.0.25 sB.0.5 sC.1 sD.2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關(guān)于電勢差的計算公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UAB=$\frac{{W}_{AB}}{q}$中,UAB與移動電荷的電荷量無關(guān)
B.把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正功,則有UAB>0
C.由UAB=$\frac{{W}_{AB}}{q}$可知,UAB與電場力做的功WAB成正比,與移動電荷的電荷量q成反比
D.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等于把正電荷q從A點移到B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從某高度處以12m/s的初速度水平拋出一物體,經(jīng)2s落地,則物體拋出處的高度是20m,物體落地點距拋出點的水平距離是2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勻速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可能只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B.物體一定受到了四個力的作用
C.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cosθ
D.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的大小為mg-Fsi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的滑塊靜止置于傾角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輕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的P點,另一端系在滑塊上,彈簧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則(  )
A.滑塊可能受到三個力作用
B.彈簧一定處于壓縮狀態(tài)
C.斜面對滑塊的支持力大小可能為零
D.斜面對滑塊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frac{1}{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所示,內(nèi)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固定放置.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別沿容器內(nèi)壁,在不同的水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對內(nèi)壁的壓力小于b對內(nèi)壁的壓力
B.a的周期小于b的周期
C.a的角速度小于b的角速度
D.a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