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5.質量為m的汽車在平直的路面上啟動,啟動過程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其中OA段為直線,AB段為曲線,B點后為平行于橫軸的直線.已知從t1時刻開始汽車的功率保持不變,整個運動過程中汽車所受阻力的大小恒為Ff,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0~t1時間內,汽車牽引力的數(shù)值為m$\frac{{v}_{1}}{{t}_{1}}$+Ff
B.t1~t2時間內,汽車的功率等于(m$\frac{{v}_{1}}{{t}_{1}}$+Ff)v2
C.t1~t2時間內,汽車的平均速率小于$\frac{{v}_{1}+{v}_{2}}{2}$
D.汽車運動的最大速率v2=($\frac{m{v}_{1}}{{F}_{f}{t}_{1}}$+1)v1

分析 由于牽引力不變,根據p=Fv可知隨著汽車速度的增加,汽車的實際功率在增加,此過程汽車做勻加速運動,當實際功率達到額定功率時,功率不能增加了,要想增加速度,就必須減小牽引力,當牽引力減小到等于阻力時,加速度等于零,速度達到最大值.

解答 解:A、由題圖可知,0~t1階段,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frac{{v}_{1}}{{t}_{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1-Ff=ma,聯(lián)立得,F(xiàn)1=m$\frac{{v}_{1}}{{t}_{1}}$+Ff,故A正確;
B、在t1時刻汽車達到額定功率P=F1v1=(m$\frac{{v}_{1}}{{t}_{1}}$+Ff)v1,t1~t2時間內,汽車保持額定功率不變,故B錯誤;
C、由v-t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的大小可知,t1~t2時間內,汽車的平均速度大于$\frac{{v}_{1}+{v}_{2}}{2}$,故C錯誤;
D、t2時刻,速度達到最大值v2,此時刻F2=Ff,P=F2v2,v2=$\frac{P}{{F}_{2}}=(\frac{m{v}_{1}}{{F}_{f}{t}_{1}}+1)$v1,故D正確.
故選:AD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汽車的啟動方式,對于汽車的兩種啟動方式,恒定加速度啟動和恒定功率啟動,對于每種啟動方式的汽車運動的過程一定要熟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時間和時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3s內的含義是這段時間是3sB.前3s內的含義是這段時間是1s
C.3s內的含義是這段時間是1sD.3s末指的是時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彈性繩的一端懸掛在O點,另一端穿過光滑的小孔O1系著一物體,剛開始時物體靜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點.已知OO1的距離剛好等于彈性繩的原長,彈性繩產生的彈力遵從胡克定律.現(xiàn)用一外力F拉著物體緩慢向右移動到B點(彈性繩始終在彈性限度內)的過程中,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不變,該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F逐漸減小B.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逐漸變小
C.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逐漸變大D.地面對物體的滑動摩擦力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速度越大,速度變化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體,其加速度可能為零
C.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小
D.物體做加速運動時,其加速度可能越來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許多科學家對物理學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以下關于物理學史和所用物理學方法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體的位移,這里采用了微元法
B.牛頓進行了“月-地檢驗”,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體都遵從萬有引力定律的結論
C.由于牛頓在萬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稱為能“稱量地球質量”的人
D.根據速度定義式v=$\frac{△x}{△t}$,當△t非常非常小時,$\frac{△x}{△t}$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一輛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駛的汽車,剎車過程中以4m/s2的加速度作勻減速直線運動,則汽車在4s內的位移是( 。
A.10mB.18mC.20mD.3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關于彈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有彈力作用
B.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也可能有彈力作用
C.壓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之間的接觸面垂直
D.壓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也可能平行于物體的接觸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所示,兩個高1.2m左右的支架上,放著兩條平行光滑鋁合金導軌,且已調成水平狀態(tài),在光滑的導軌上放著兩輛質量相等、性質一樣的小車,1號車放在左端,系有一根通過木板右端的小定滑輪的細線,線端有一小桶,桶中可放砝碼.2號車放在右端,系有一根通過木板左端的小定滑輪的細線,線端有一相同的小桶,兩輛車一開始被左、右兩端的電磁鐵吸住,電磁鐵串聯(lián)后接在6V的學生電源上(閉合),斷開電源,電磁鐵同時失去磁性,小車在拉力作用下從兩端向中間運動,在某位置相碰,記下相碰位置,可以通過木板上的刻度知道兩車通過的位移x1、x2.比較兩車的位移x就可比較兩車的加速度a,則兩車加速度$\frac{{a}_{1}}{{a}_{2}}$=$\frac{{x}_{1}}{{x}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圖1為驗證牛頓定律時,在保持小車質量M不變,來研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合力F關系的裝置.在平衡摩擦力時甲、乙、丙三位同學操作如下:甲是在細繩未拉小車情況下,改變木板的傾斜度,直到小車拖著紙帶勻速下滑;乙是在托盤沒有砝碼的情況下細繩連著小車,改變木板的傾斜度,直到小車拖著紙帶勻速下滑;丙的操作與乙相同.在數(shù)據處理畫出a-F圖象時,甲乙均漏記了托盤的重力而直接把砝碼的重力作為F;丙是把托盤和砝碼的總重力作為拉力F.則他們在保證托盤和砝碼總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情況下,利用描點法在同一坐標系內畫出a-F圖象(見圖2),則圖象應該分別是(選填ABC),甲A,乙B,丙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