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列說法中符合實際的是(  )

A.出租汽車按位移的大小收費

B.用不同的參考系來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其結果一定不同

C.速度、加速度、力、功全部是矢量

D.若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速度達到最大

【答案】D

【解析】

A.租車是按路程收費的,不是按位移大小收費,故A錯誤;

B.如果取的參考系的運動狀態(tài)是相同的,比如兩個靜止的物體,那么此時的觀察結果是一樣的,故B錯誤;

C.速度、加速度、力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功是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標量,故C錯誤;

D.若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汽車做加速運動,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速度達到最大,故D正確。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所示,AB是某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若有一電子以某一初速度且僅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沿AB由點A運動到點B,所經位置的電勢隨距A點的距離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b)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A、B兩點的電場強度EAEB

B. 電子在A、B兩點的速度vAvB

C. A、B兩點的電勢φAφB

D. 電子在AB兩點的電勢能EpAE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質量m=0.4kg的滑塊(可視為質點)靜止于動摩擦因數μ=0.1的水平軌道上的A點.現對滑塊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其向右運動,外力的功率恒為P=10.0W.經過一段時間后撤去外力,滑塊繼續(xù)滑行至B點后水平飛出,恰好在C點沿切線方向進入固定在豎直平面內的光滑圓弧形軌道,軌道的最低點D處裝有壓力傳感器,當滑塊到達傳感器上方時,傳感器的示數為25.6N.已知軌道AB的長度L=2.0m,半徑OC和豎直方向的夾角α=37°,圓形軌道的半徑R=0.5m.(空氣阻力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塊運動到C點時速度vc的大。

(2)B、C兩點的高度差h及水平距離x;

(3)水平外力作用在滑塊上的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哪組物理量均屬于標量的是( 。

A.力、功B.位移、速度

C.質量、加速度D.時間、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曲線運動中速度大小一定時刻改變B.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

C.勻速圓周運動是加速度不變的運動D.兩直線運動合成后一定是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量為m的滑塊沿高為h,長為L的粗糙斜面勻速下滑,在滑塊從斜面頂端滑至底端的過程中

A.滑塊的機械能保持不變B.滑塊克服摩擦所做的功為mgL

C.重力對滑塊所做的功為mghD.滑塊的機械能增加了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兩個完全相同的金屬小球,帶電量之比為1∶7,相距為r,兩者相互接觸后再放回原來的位置上,則相互作用力可能為原來的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紙面內有一勻強電場,一帶負電的小球(重力不計)在一恒力F的作用下沿圖中虛線由AB做勻速運動.已知力FAB間夾角為θ,AB間距離為d,小球帶電量為q.則( )

A. 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為E = F/q

B. A、B兩點的電勢差為Fdcosθ/q

C. 帶電小球由A運動至B過程中電勢能增加了Fdsinθ

D. 若帶電小球由BA做勻速直線運動,則F必須反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探究彈簧彈力與彈簧伸長量之間的關系實驗,我們知道: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與形變量x成正比,并且不同彈簧,其勁度系數也不同.某中學的探究學習小組從資料中查到:彈簧的勁度系數與彈簧的材料和形狀有關.該學習小組想研究彈簧的勁度系數與彈簧原長的關系,現有AB,C,D四根材料和粗細完全相同僅長度不同的彈簧.

(1)學習小組的同學們經過思考和理論推導,認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可能與彈簧原長成反比,就這一環(huán)節(jié)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個環(huán)節(jié)________(填序號)

A.分析與論證 B.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C.猜想與假設 D.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2)為驗證看法的正確性,可通過實驗完成,實驗器材除上述彈簧和已知質量的幾個鉤碼外,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學習小組進行實驗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g10 m/s2)

請完成上表,從中得出的結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