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直流電源與電阻R構(gòu)成閉合電路,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U,通過它的電流為I,如圖所示.圖線上,a、b、c各點均表示該電路中有一個確定的工作狀態(tài),在b點α=β,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b點時,電源有最大輸出功率
B.在b點時,電源內(nèi)阻消耗的功率最大
C.從a到b時,β角增大,電源的輸電效率減小
D.從b到c時,β角增大,電源的總功率將減小

分析 在U-I圖象中,直線ac的斜率表示的是電源的電阻的大小,直線的截距代表電源的電動勢的大小,直線ob的斜率代表的是外電阻的大小,當電源的內(nèi)電阻和外電阻相等的時候,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

解答 解:A、在b點時,因為α=β,所以直線ob的斜率大小與直線ac的斜率大小相等,所以此時外電阻和電源的內(nèi)電阻的大小相等,此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故A正確;
B、根據(jù)${P}_{r}^{\;}={I}_{\;}^{2}r$知,電流最大時,電源內(nèi)阻消耗的功率最大,b點電流不是最大,內(nèi)阻上消耗的功率不是最大,故B錯誤;
C、從a→b時β角越大,電流越小,電源的總功率越小,“面積”增大,輸出功率增大.電源的輸電效率η=$\frac{{P}_{出}^{\;}}{{P}_{總}^{\;}}$,知輸電效率增大,故C錯誤
D、b→c,β角增大,外電阻增大,電流減小,電源的總功率${P}_{總}^{\;}=IE$減小,故D正確.
故選:AD.

點評 在U-I圖象中,直線的斜率表示電阻的大小,斜率大表示電阻的阻值大,電源的電動勢是不變的,根據(jù)P=EI可知,在電流最大的時候,電源的總功率最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月球是繞地球作橢圓軌道運動的衛(wèi)星,關(guān)于月球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繞地球運動的角速度不變
B.近地點的線速度大于遠地點的線速度
C.近地點的加速度大于遠地點的加速度
D.其橢圓軌道半長軸的立方與公轉(zhuǎn)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個與月球質(zhì)量有關(guān)的常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n1:n2=22:5,原線圈接u=220$\sqrt{2}$sin100πt(V)的交流電,電阻R1=R2=25Ω,D1、D2為兩只理想二極管,假設兩二極管的正向電阻為零,反向電阻為無窮大,則副線圈電路中理想交流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 。
A.1AB.$\sqrt{2}$AC.2AD.2$\sqrt{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氣墊導軌裝置驗證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定律.在氣墊導軌上安裝了兩光電門1、2,滑塊上固定一遮光條,滑塊用細線繞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

(1)不掛鉤碼和細線,接通氣源,滑塊從軌道右端向左運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滑塊通過光電門1的時間小于通過光電門2的時間.實施下列措施能夠讓導軌水平的是AB
A.調(diào)節(jié)P使軌道左端升高一些
B.調(diào)節(jié)Q使軌道右端降低一些
C.遮光條的寬度應適當大一些
D.滑塊的質(zhì)量增大一些
E.氣源的供氣量增大一些
(2)實驗時,測出光電門1、2間的距離L,遮光條的寬度d,滑塊和遮光條的總質(zhì)量M,鉤碼質(zhì)量m.由數(shù)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1、2的時間t1、t2,則下列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成立的表達式正確的是C.
A.mgL=$\frac{1}{2}$m($\frachg7y42d{{t}_{1}}$)2-$\frac{1}{2}$m($\fracvx2p49s{{t}_{2}}$)2
B.mgL=$\frac{1}{2}$M($\fracc2dnu27{{t}_{1}}$)2-$\frac{1}{2}$M($\fracaznyqw5{{t}_{2}}$)2
C.mgL=$\frac{1}{2}$(m+M)($\fracnn7erm2{{t}_{1}}$)2-$\frac{1}{2}$(m+M)($\fracyp7xv9f{{t}_{2}}$)2
D.(m+M)gL=$\frac{1}{2}$(m+M)($\fracsq2yqal{{t}_{1}}$)2-$\frac{1}{2}$(m+M)($\fracrmsdavr{{t}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在利用自由落體“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
(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一項是C(只需填字母代號).
A.重物    B.紙帶     C.天平    D.低壓交流電源    E.毫米刻度尺
(2)關(guān)于本實驗的誤差,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
A.選擇質(zhì)量較小的重物,有利于減小誤差
B.選擇點擊清晰且第1、2兩點間距約為2mm的紙帶,有利于減小誤差
C.先松開紙帶后接通電源會造成較大的誤差
D.本實驗產(chǎn)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重物在下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阻力的作用
(3)在實驗中,質(zhì)量m=1kg的物體自由下落,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4s.那么從打點計時器打下起點O到打下B點的過程中,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2.28J,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增加量Ek=2.26J,由此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重物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等于動能的增加量,重物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取g=9.8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如圖所示,平面直角坐標系xOy內(nèi)第一和第四象限分布有垂直坐標平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第二象限存在平行于坐標平面的勻強電場,方向與x軸負方向的夾角為θ=30°,一帶負電粒子從點P(0,a)以某一速度垂直磁場方向射入磁場,在磁場中分別經(jīng)過點Q($\sqrt{3}$a,0)、O(0,0),然后進入電場,最終又回到P點.已知粒子的荷質(zhì)比為$\frac{q}{m}$,在磁場中的運動周期為T,不計帶電粒子所受重力,求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運動時間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一個正在發(fā)光的燈泡兩端電壓時36V,通過的電流時2A,這時燈泡的電阻為18Ω,通過30s它消耗的電能是216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重錘從高處由靜止落下的過程中,重錘上拖著的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如圖2所示是實驗中得到一條較為理想的紙帶,將起始點記為O,并在離O點較遠的任意點依次選取6個連續(xù)的點,分別記為A、B、C、D、E、F,測出與O點的距離分別為h1、h2、h3、h4、h5、h6,使用交流電的周期為T,設重錘質(zhì)量為m,在打O點和E點這段時間內(nèi)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mgh5,則在打E點時重錘的動能為$\frac{m({h}_{6}-{h}_{4})^{2}}{8{T}^{2}}$.
(2)在本實驗中發(fā)現(xiàn),重錘減少的重力勢能總是大于重錘增加的動能(選填“大于”或“小于”),主要是因為在重錘下落過程中存在著阻力的作用,為了測定阻力大小,可算出圖2中紙帶各點對應的速度,分別記為v1至v0,并作vn2-hn圖象,如圖3所示,直線斜率為k,則可測出阻力大小為m(g-$\frac{1}{2}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觀察圖中煙囪冒出的煙和車上的小旗,關(guān)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
C.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向左運動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