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物理學發(fā)展的過程中,某位科學家開創(chuàng)了以實驗檢驗猜想和假設的科學方法,并用這種方法研究了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這位科學家是( 。
A.焦耳B.庫侖C.伽利略D.法拉第

分析 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理想實驗的科學方法,并用這種方法研究了力和運動的關系,打開了物理學知識大廈的大門.

解答 解:伽利略設想了理想斜面實驗,推導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開創(chuàng)了理想實驗的科學方法,研究了力和運動的關系.
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以實驗檢驗猜想和假設的科學方法,并用這種方法研究了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對于著名物理學家、經(jīng)典實驗和重要學說要記牢,還要理解記憶科學研究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一半圓形區(qū)域內(nèi)存在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O為圓心,AD為直徑,C為半圓弧的中點,B為AC弧的中點,現(xiàn)將兩個比荷相同帶正電粒子分別從A、B兩點沿垂直于OC的方向射入磁場中,結果兩粒子均從C點離開磁場,設兩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分別為t1、t2,它們射入磁場的速度大小分別為v1、v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t1=t2B.t1<t2C.v1>v2D.v1=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一個足球的容積V0=2.6L,原來裝滿1.0×105Pa的空氣.現(xiàn)用打氣筒給這個足球打氣,每次可把V=0.1L、壓強為1.0×105Pa的空氣打入球內(nèi),要使足球內(nèi)部的壓強增為2.0×105Pa,應打氣多少次?(設足球的容積和空氣溫度在打氣過程中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甲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zhì)量、物體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在實驗過程中,打出了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打點計時器使用交變電流的頻率為50Hz,紙帶上相鄰的兩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如圖乙所示,該滑輪的加速度大小a=0.15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在不改變滑塊質(zhì)量的情況下,根據(jù)實驗收集的數(shù)據(jù)作出的a-F圖線如圖丙所示,其中F為砝碼及砝碼盤的總重力大。糇畲箪o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不計滑輪質(zhì)量和細線與滑輪間的摩擦,已知在某一次實驗中通過打出的紙帶處理得到滑塊的加速度為a,通過天平稱得滑塊質(zhì)量為M,砝碼和砝碼盤質(zhì)量為m.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則圖丙中F0的大小為mg-(M+m)a(用已知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根據(jù)實驗收集的數(shù)據(jù)作出的a-F圖線如圖丙所示,請寫出一條對提高本實驗結果準確程度有益的建議:實驗前要先平衡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所示,а、b、c三種粒子垂直射入勻強磁場,根據(jù)粒子在磁場中的偏轉情況,判斷粒子的帶電情況是:а正電、b不帶電、c負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一列在海南東環(huán)高速鐵路上行駛的“和諧號”列車,若人和車的總質(zhì)量m=1.0×105kg,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1m/s2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時間t=60s,求:
(l)t=60s時列車的瞬時速度v;
(2)這段時間內(nèi)列車的位移s;
(3)此過程中列車所受的合外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關于熱現(xiàn)象和熱學規(guī)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熱量不可能由低溫物體傳給高溫物體
B.用打氣筒的活塞壓縮氣體很費力,說明分子間有斥力
C.在某過程中,氣體的內(nèi)能不變,卻對外做功,這并不違反熱力學第一定律
D.給物體加熱,物體分子的熱運動一定會變劇烈,分子的平均動能一定會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傾角為θ=37°足夠長的傳送帶以較大的恒定速率逆時針運轉,一輕繩繞過固定在天花板上的輕滑輪,一端連接放在傳送帶下端質(zhì)量為m的物體A,另一端豎直吊著質(zhì)量為$\frac{m}{2}$、電荷量為q=$\sqrt{\frac{{mg{l^2}}}{8k}}$(k為靜電力常量)帶正電的物體B,輕繩與傳送帶平行,物體B正下方的絕緣水平面上固定著一個電荷量也為q的帶負電的物體C,此時A、B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將物體A向上輕輕觸動一下,物體A將沿傳送帶向上運動,且向上運動的最大距離為l.已知物體A與傳送帶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A、B、C均可視為質(zhì)點,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已知sin37?=0.6,cos37?=0.8.求:
(1)A、B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物體B、C間的距離;
(2)從物體B開始下落到與物體C碰撞前的整個過程中,電場力對物體B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熱傳遞的方向是由內(nèi)能大的物體傳向內(nèi)能小的物體
B.分子間距離減小時,分子間的作用力一定增大,分子勢能可能減小
C.多晶體是許多單晶體雜亂無章地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體的物理性質(zhì)呈各向同性
D.小般能漂浮在水上是因為液體表面張力引起的
E.一定溫度下飽和汽的分子數(shù)密度為一定值,溫度升高,飽和汽的分子數(shù)密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