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欲測量一個電流表的內阻,根據(jù)以下要求來選擇器材并設計電路:
a.無論怎樣調節(jié)變阻器,電流表都不會超量程;
b.有盡可能高的測量精度,并能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
現(xiàn)備有如下器材:
A.待測電流表A1(量程3mA,內阻約為50Ω)
B.電壓表V(量程3V,內阻未知)
C.電流表A2(量程15mA,內阻為10Ω)
D.保護電阻R=120Ω
E.直流電源E(電動勢2V,內阻忽略不計)
F.滑動變阻器(總阻值10Ω,額定電流0.5A)
G.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1)在以上提供的器材中,除A、E、F、G以外,還應選擇C、D(填字母代號).
(2)請畫出符合要求的實驗電路圖.

分析 明確測量原理,知道電流表本身可以顯示電流,再選擇一個電表測量電壓即可;根據(jù)安全性和準確性原則即可明確儀表及接法.

解答 解:根據(jù)題中給出的備用器材,應選擇伏安法測量電流表的內阻.由于給出電壓表量程過大,故應選擇內阻已知的電流表A2作為電壓表,選擇保護電阻R與并聯(lián)的兩個電流表串聯(lián).由于電流表兩端電壓最大只有0.15V,滑動變阻器最大電阻只有10Ω,并且要求盡可能高的測量精度,并能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所以選擇分壓電路,電路圖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1)C D。2)如圖所示.

點評 本題考查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規(guī)律,要注意明確實驗要求,知道分壓接法的正確應用,并注意已知內阻的電流表在本題中可以充當電壓表使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用長L為的絕緣細繩系在O點,繩的形變可以不計,空間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E,靜止時位于A點,此時繩與豎直方向夾30°的角.現(xiàn)將小球從繩拉直且水平的B點釋放,求
(1)小球的帶電量.
(2)小球運動到最低點C時對繩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物體A重40N,物體B重20N,A與B、A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物體B用細繩系住,細繩另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且細繩始終保持水平.在A上施加水平拉力F,求F為多大時,才能將物體A勻速拉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小車上有一個固定支架,支架上用長為L的絕緣細線懸掛質量為m、電量為+q的小球,處于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中(圖中未畫出),小車在豎直固定擋板右側某處,向著擋板從靜止開始做加速度a=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此過程細線剛好保持豎直,當小車碰到擋板就立即停止運動,且此時電場方向為豎直向下,電場強度大小保持不變.求小車停止后.
(1)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
(2)要使小球能在豎直平面內做完整的圓周運動,達到最高點時的最小速度vmin;
(3)要使小球只在懸點下方的半圓周內運動,小車剛開始運動時其左側與擋板的最大距離x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氣象研究小組用圖示簡易裝置測定水平風速.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直桿,質量為m的薄空心塑料球用細線懸于桿頂端O,當水平風吹來時,球在水平風力的作用下飄起來.已知風力大小正比于風速,當風速v0=3m/s時,測得球平衡時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0°.忽略浮力,則( 。
A.細線拉力與風力的合力大于mg
B.若風速增大到某一值時,θ可能等于90°
C.細線拉力的大小為$\frac{mg}{cosθ}$
D.θ=60°時,風速v=6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傾角為α的斜面上放置著光滑導軌,金屬棒KN置于導軌上,在以ab和cd為邊界的區(qū)域內存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導軌平面向上.在cd左側的無磁場區(qū)域cdPM內有一半徑很小的金屬圓環(huán)L,圓環(huán)與導軌在同一平面內.當金屬棒KN在重力作用下從磁場右邊界ab處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后,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圓環(huán)L有收縮趨勢B.圓環(huán)L有擴張趨勢
C.圓環(huán)內產生的感應電流變小D.圓環(huán)內產生的感應電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30°的光滑斜面上,物塊A、B質量分別為m和2m.物塊A靜止在輕彈簧上面,物塊B用細線與斜面頂端相連,A、B緊挨在一起但A、B之間無彈力,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某時刻把細線剪斷,當細線剪斷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A的加速度為0B.物塊A的加速度為$\frac{g}{3}$
C.物塊B的加速度為0D.物塊B的加速度為$\frac{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一個電荷量為1.0×10-7C的負電荷從電場中A點移動到B點時電場力做功2.0×10-7J,從C點移動到D點時克服電場力做功7.0×10-7J.若已知B點比C點的電勢高3V,則下列關于各點間的電勢差關系正確的是( 。
A.UAB=2VB.UCD=-7VC.UBD=-3VD.UAC=1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探究物體的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外力F、物體質量M間的關系時,采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及車中的砝碼質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的砝碼質量用m表示.

(1)當M與m的大小關系滿足m?M時,才可以認為繩子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和砝碼的重力.
(2)某一組同學先保持盤及盤中的砝碼質量m一定來做實  驗,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以下做法正確的是B.
A.平衡摩擦力時,應將盤及盤中的砝碼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
B.每次改變小車的質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實驗時,先放開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D.用天平測出m以及小車質量M,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a=$\frac{mg}{M}$求出
(3)另兩組同學保持小車及車中的砝碼質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a與所受外力F的關系,由于他們操作不當,這兩組同學得到的a-F關系圖象分別如圖2A和圖2B所示,其原因分別是:
圖A:不再滿足砂和砂桶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圖B:遺漏了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