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 | 反應(yīng)距離 | 剎車距離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
15m/s | 6m | 12m | 15m | 15m |
A. | 駕駛員正常情況下反應(yīng)時間為1.0 s | |
B. | 駕駛員酒后反應(yīng)時間比正常情況下多0.5 s | |
C. | 汽車剎車時,加速度大小為10 m/s2 | |
D. | 汽車剎車時,加速度大小為7.5 m/s2 |
分析 “思考距離”是指駕駛員發(fā)現(xiàn)情況到采取制動的時間內(nèi)汽車行駛的距離;“制動距離”是指駕駛員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的距離.由于在制動之前汽車做勻速運動,所以根據(jù)思考距離的正常值可求出駕駛員正常情況下的反應(yīng)時間.再由思考距離的酒后值可求出酒后反應(yīng)時間.
駕駛員制動后汽車加速度大小可由制動時速度、制動后發(fā)生的位移求出.
解答 解:
A、在制動之前汽車做勻速運動,由正常情況下的
思考距離S與速度v,則由S=vt可得t=$\frac{S}{V}$=$\frac{6}{15}$=0.4s 故A錯誤;
B、在制動之前汽車做勻速運動,由酒后情況下的
思考距離S與速度v,則有t=$\frac{S}{v}$=$\frac{15}{15}s$=1s,則酒后比正常情況下多0.6s 故B錯誤;
C、駕駛員采取制動措施時,有一反應(yīng)時間.
以速度為v=15m/s為例:若是正常情況下,
制動距離減去思考距離才是汽車制動過程中的發(fā)生的位移S=22.5m-7.5m=15m
由V2=2aS可得a=$\frac{{V}^{2}}{2S}$=$\frac{{15}^{2}}{2×15}m{/s}^{2}$=7.5m/s2 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 在制動過程中有反應(yīng)時間,在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做勻速運動.關(guān)鍵在求制動加速度大小時,制動距離并不是汽車在做減速的位移,必須將思考距離減去.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球受到的洛侖茲力大小 | B. | 擺線的拉力 | ||
C. | 小球的動能 | D. | 小球的加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彈簧長度將變長 | B. | 彈簧長度將不變 | C. | FN1>FN2 | D. | FN1<F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