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列關于物理學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根據(jù)速度的定義式v=$\frac{△x}{△t}$,當△t取不同的時間段時,v都可以表示物體的瞬時速度
B.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并準確的測定了萬有引力常量
C.伽利略借助實驗研究和邏輯推理得出了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
D.用比值定義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例如場強E=$\frac{U}0b27jah$就是采用比值定義的

分析 根據(jù)物理學史和常識解答,記住著名物理學家的主要貢獻即可.

解答 解:A、根據(jù)速度的定義式v=$\frac{△x}{△t}$,只有△t的時間段趨向于0時,v才可以表示物體的瞬時速度,故A錯誤;
B、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許測定了萬有引力常量,故B錯誤;
C、伽利略借助實驗研究和邏輯推理得出了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故C正確;
D、場強E=$\frac{F}{q}$就是采用比值定義的,場強E=$\frac{U}ugzldbo$不是采用比值定義的.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是常識性問題,對于物理學上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明、著名理論要加強記憶,這也是考試內(nèi)容之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利用如圖1所示電路,可以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所用的實驗器材有:
待測電源,
電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
電阻R0(阻值為3.0Ω)
電阻R1(阻值為3.0Ω),
電流表A(量程為200mA,內(nèi)阻為RA=6.0Ω),
開關S.
改變電阻箱R的值,得到不同R時的電流I,以為$\frac{1}{I}$為縱坐標,R為橫坐標,作$\frac{1}{I}$-R圖線(圖2)(用直線擬合),分別用E和r表示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則$\frac{1}{I}$與R的關系為$\frac{1}{I}$=R+6.0

(2)根據(jù)圖象求出該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3.2Ω,電池組的電動勢E=10V,內(nèi)電阻R=0.8Ω.當電鍵S斷開時,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1.6V,求電阻R2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對“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給出了下列實驗步驟,請按合理的操作順序,把必要的步驟填在橫線上bfcad.(只填步驟序號)
a.拉住紙帶,將小車移至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先接通電源,再放開紙帶;
b.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接好電路,將長木板平放在桌面上;
c.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重量適當?shù)你^碼;
d.斷開電源,取下紙帶;
e.將長板的末端抬高,輕推小車,使小車能在長木板上勻速運動;
f.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如圖所示,粗糙斜面AB與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圓弧軌道BCD相切于B點,圓弧軌道的半徑為R,C點在O點正下方,D點與O點在同一水平線上,∠COB=θ.現(xiàn)有一質(zhì)量為m的物塊從D點無初速度釋放,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素為μ,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物塊第一次通過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
(2)物塊在斜面上運動離B點的最遠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表示某一物體的運動圖象,由于畫圖人粗心未標明是v-t圖象還是x-t圖象,但已知第1s內(nèi)的速度比第3s內(nèi)的速度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圖一定是v-t圖象B.該圖一定是x-t圖象
C.前2s物體的速度越來越大D.前2s物體的位移越來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拋體運動在各類體育運動項目中很常見,如乒乓球運動.現(xiàn)討論乒乓球發(fā)球問題,設球臺長2L、網(wǎng)高h,乒乓球反彈前后水平分速度不變,豎直分速度大小不變、方向相反,且不考慮乒乓球的旋轉(zhuǎn)和空氣阻力.(設重力加速度為g)
(1)若球在球臺邊緣O點正上方高度為h1處以速度v1,水平發(fā)出,落在球臺的P1點(如圖實線所示),求P1點距O點的距離x1..
(2)若球在O點正上方以速度v2水平發(fā)出,恰好在最高點時越過球網(wǎng)落在球臺的P2(如圖虛線所示),求v2的大。
(3)若球在O正上方水平發(fā)出后,球經(jīng)反彈恰好越過球網(wǎng)且剛好落在對方球臺邊緣P3,求發(fā)球點距O點的高度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在“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實驗中,可以描繪平拋物體運動軌跡和求物體的平拋初速度.實驗簡要步驟如下:
A.讓小球多次從斜槽的同一位置位置上滾下,記下小球穿過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裝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和平板豎直,記下斜槽末端O點和過O點的豎直線,檢測斜槽末端水平的方法是將小球放在水平槽末端中若能靜止則可認為水平.
C.測出曲線上某點的坐標x、y,用v0=x$\sqrt{\frac{g}{2y}}$算出該小球的平拋初速度,實驗需要對多個點求v0的值,然后求它們的平均值.
D.取下白紙,以O為原點,以豎直線為軸建立坐標系,用平滑曲線畫平拋軌跡.
上述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BADC(只排列序號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R1=R2=R3=10Ω,S斷開,電壓表示數(shù)為8V,S閉合,電壓表示數(shù)為5V,已知電壓表內(nèi)阻很大.求:
(1)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
(2)S閉合前、后R2消耗的功率分別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