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火車,在第10s末的速度為2.0m/s.則:
(1)火車的加速度a為多大?
(2)火車在前10s內(nèi)通過的位移x為多大?
(3)前10s內(nèi)火車的平均速度v為多大?

分析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公式求出火車的加速度,根據(jù)平均速度的推論求出前10s內(nèi)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解答 解:(1)火車的加速度a=$\frac{v}{t}=\frac{2}{10}m/{s}^{2}=0.2m/{s}^{2}$.
(2、3)根據(jù)平均速度的推論知,前10s內(nèi)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0+v}{2}=\frac{2}{2}m/s=1m/s$,
則前10s內(nèi)的位移x=$\overline{v}t=1×10m=10m$.
答:(1)火車的加速度為0.2m/s2
(2)火車在前10s內(nèi)通過的位移x為10m.
(3)前10s內(nèi)火車的平均速度v為1m/s.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運動學公式和推論,并能靈活運用,基礎(ch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所示,兩個半徑相同的半圓形軌道分別豎直放在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中,軌道兩端在同一高度上,軌道是光滑的.兩個相同的帶正電小球同球從兩軌道左端最高點由靜止釋放,M、N為軌道的最低點,則( 。
A.兩小球到達軌道最低點的速度vM=vN
B.兩小球到達軌道最低點時對軌道的壓力FM>FN
C.小球第一次到達M點的時間大于小球第一次到達N點的時間
D.在磁場中小球能到達軌道的另一端,在電場中小球不能到達軌道的另一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1所示,完全相同的A、B兩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2,每個物體重G=10N,設(shè)兩物體與水平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均為2.5N.若對A施加一個由零均勻增大到6N的水平推力F,求A所受的摩擦力F1隨推力F變化的情況請在圖2中作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甲乙兩物體分別從高10m處和高20m處同時由靜止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下面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落地時甲的速度是乙的$\frac{1}{2}$
B.落地的時間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時甲的速度與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兩物體在最后1s內(nèi)下落的高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如圖所示,為一質(zhì)點沿半徑均為R的兩圓弧軌道由A經(jīng)B運動到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東B.物體的位移等于2πR
C.物體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東D.物體的路程等于2π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guān)S,在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動的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都增大B.燈L2變暗,電流表的示數(shù)減小
C.燈L1變亮,電壓表的示數(shù)減小D.燈L2變亮,電容器的帶電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一均勻球放在傾角為α的光滑斜面和一光滑的擋板之間,擋板與斜面的夾角為θ設(shè)擋板對球的彈力為F1,斜面對球的彈力為F2,則當θ逐漸減小到θ=α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1先減小后增大B.F1先增大后減小C.F2先減小后不變D.F2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做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的實驗時,實驗電路圖及器材如下:
A.電壓表(量程0~3V)B.電壓表(量程0~15V)
C.電流表(量程0~3A)
D.電流表(量程0~0.6A)
E.變阻器R1(總電阻20Ω)  F.變阻器R2(總電阻100Ω)
G.以及電鍵S和導線若干.
(1)應(yīng)選擇的器材有(填代號)ADEG
(2)如圖1所示為甲、乙兩個供實驗用的電路圖,為減小實驗誤差應(yīng)選用圖乙.
(3)如圖2所示,電流表指針停止在圖示位置,量程取0.6A擋時讀數(shù)為0.28A;量程取3A擋時讀數(shù)為1.40A
(4)根據(jù)實驗記錄,畫出的U-I圖象如圖3所示,可得待測電池的電動勢為1.5V,內(nèi)電阻r為1.0Ω.
(5)按本實驗要求的電路測出的E和r與真實值比較:E<E,r<r.(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王飛同學在用一根彈簧制作彈簧測力計的實驗時,在彈簧的下端掛不同重力的鉤碼,對應(yīng)的彈簧的長度也不同,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
鉤碼重力G/N012345
彈簧長度L/cm232527293133
請你分析表中這些實驗數(shù)據(jù),你得到的一個重要的實驗結(jié)論是:在彈性限度范圍內(nèi),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