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一輛汽車在水平公路上轉彎,汽車與路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重力的n倍,轉彎處的軌道半徑為R.求:
(1)汽車在轉彎處的最大安全速度;
(2)若要增大轉彎時的最大安全速度,可以采取怎樣的措施?(舉出一項措施即可,不必說明理由)

分析 (1)根據(jù)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結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汽車在拐彎處的最大安全速度.
(2)通過最大速度的表達式,分析增大轉彎時最大安全速度的措施.

解答 解:(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nmg=m\frac{{v}^{2}}{R}$,
解得最大安全速度為:v=$\sqrt{ngR}$.
(2)為了增大轉彎的最大安全速度,采取的措施:
a、增加轉彎處的軌道半徑;
b、增加粗糙程度;
c、設計成外高內(nèi)低的路面.
答:(1)汽車在轉彎處的最大安全速度為$\sqrt{ngR}$.
(2)若要增大轉彎時的最大安全速度,可以a、增加轉彎處的軌道半徑;b、增加粗糙程度;c、設計成外高內(nèi)低的路面.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汽車轉彎向心力的來源,結合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如圖為某小球做平拋運動時,用閃光照相的方法獲得的相片的一部分,圖中背景方格的邊長為20cm,g=10m/s2,則
(1)小球平拋的初速度v0=3m/s
(2)閃光頻率f=5Hz
(3)小球過B點的豎直方向速率vBy=4m/s
(4)拋出點在A點左側60cm,上側2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鐵路在彎道處的內(nèi)外軌道高低是不同的,已知內(nèi)外軌道對水平面傾角為θ,彎道處的圓弧半徑為R,若質(zhì)量為m的火車以速度v通過某彎道時,內(nèi)、外軌道均不受側壓力作用,下面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軌道半徑R=$\frac{{v}^{2}}{gtanθ}$
B.v=$\sqrt{gRtanθ}$
C.若火車速度大于v時,外軌將受到側壓力作用,其方向平行軌道平面向外
D.若火車速度小于v時,外軌將受到側壓力作用,其方向平行軌道平面向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兩個小球固定在一根長為r的桿的兩端,繞桿上的O點做圓周運動.當小球A的速度為vA時,小球B的速度為2vA,則軸心O到小球A的距離是( 。
A.$\frac{r}{2}$B.$\frac{r}{3}$C.$\frac{2r}{3}$D.$\frac{r}{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核${\;}_{Z}^{A}$X與氚核${\;}_{1}^{2}$H反應生成一個α粒子和一個質(zhì)子,由此可知A=3,Z=2
B.波爾理論的假設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隨溫度的升高而變短
D.某放射性元素經(jīng)過11.4天有$\frac{7}{8}$的原子核發(fā)生了衰變,該元素的半衰期為3.8天
E.盧瑟福在α粒子散射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哪個反應能使原子變成一種新的元素( 。
A.原子核中吸收一個中子B.原子核中放出一個α粒子
C.原子核中放出一個中子D.原子核中放出一個γ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磁流體發(fā)電機原理如圖所示,將一束等離子體(正負電荷組成的離子化氣體狀物質(zhì))噴射入磁場,在電場中有兩塊金屬板A、B,這時金屬板上就會聚集電荷,產(chǎn)生電壓.如果射入的等離子體速度為v,板間距離為d,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與速度方向垂直,負載電阻為R,電離氣體充滿兩板間的空間.當發(fā)電機穩(wěn)定發(fā)電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I.則:
(1)圖中A板為電源的正極;(填“A”或“B”)
(2)有電流從a經(jīng)用電器流向b;(填“a”或“b”)
(3)這個發(fā)電機的電動勢為Bd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汽車以一定速率通過拱橋時(  )
A.在最高點汽車對橋的壓力一定大于汽車的重力
B.在最高點汽車對橋的壓力一定等于汽車的重力
C.在最高點汽車對橋的壓力一定小于汽車的重力
D.汽車以恒定的速率過橋時,汽車所受的合力不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行,先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的另一端到某一點并記下該點的位置,再將橡皮條的另一端系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
(1)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注意使彈簧測力計與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D.在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同時拉細繩時要注意使兩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相等
E.在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同時拉細繩時必須將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時記下的位置
其中正確的是BE(填入相應的字母).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A.
A.等效替代法    B.控制變量法    C.理想實驗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本實驗中,某同學在坐標紙上畫出了如圖所示的兩個已知力F1和F2,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表示1N,兩力的合力用F表示,F(xiàn)1、F2與F的夾角分別為θ1和θ2,關于F1、F2與F、θ1和θ2關系正確的有AC.
A.F=6N    B.F1=2N    C.θ1=45°    D.θ1<θ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