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兩列波不是同時到達P點 | |
B. | 兩列波相遇時P點振幅可達到A1+A2 | |
C. | 兩列波相遇再分開后,各自保持原波形傳播 | |
D. | 因頻率不同,這兩列波相遇不能疊加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啟動的快慢/s (0-30ms的加速時間) | 最大速度m•s-1 | |
甲車 | 12 | 40 |
乙 | 6 | 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n甲大于n乙 | |
B. | 甲光在水珠中的傳播速度大于乙光在水珠中的傳播速度 | |
C. | 丙光的頻率大于乙光的頻率 | |
D. | 甲光、乙光和丙光由小水珠出射到空氣的折射角不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牛頓、伽利略 | B. | 開普勒、伽利略 | C. | 牛頓、卡文迪許 | D. | 開普勒、卡文迪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如果體積減小,氣體分子在單位時間內作用于器壁單位面積的總沖量一定增大 | |
B. | 如果溫度升高,氣體分子在單位時間內作用于器壁單位面積的總沖量一定增大 | |
C. | 如果壓強不變,氣體分子在單位時間內作用于器壁單位面積的總沖量一定不變 | |
D. | 如果密度不變,氣體分子在單位時間內作用于器壁單位面積的總沖量一定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伽利略用“理想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觀點 | |
B. | 從牛頓第一定律可演繹出“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的結論 | |
C. | 庫侖最早引入電場概念并提出用電場線表示電場 | |
D. | T•m2與V•s能表示同一個物理量的單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