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物體放在地面上,人用力將豎直向上提起離開地面的瞬間,一定是(  )
A.人對物體的力大于物體對人的力B.人對物體的力等于物體對人的力
C.人對物體的力大于物體所受的重力D.人對物體的力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

分析 人對物體的力和物體對人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根據(jù)加速度的方向,確定合力的方向,從而得出人對物體的拉力和物體重力的大小關系.

解答 解:A、人對物體的力和物體對人的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B正確.
C、提起物體離開地面的瞬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可知拉力大于物體的重力,故C正確,D錯誤.
故選:B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三定律和第二定律,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關系,以及知道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力的方向相同,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質量為m=2kg的物體,受到F=4N的水平恒力作用,先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靜止開始運動,經(jīng)4s后進入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4的粗糙水平面上,又經(jīng)過了6s,求該物體10s內運動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某同學在做“探究彈簧的形變與彈力的關系”實驗時,將一輕彈簧豎直懸掛并讓其自然下垂;然后在其下部施加豎直向下的外力F,測出彈簧的長度L;改變外力F的大小,測出幾組數(shù)據(jù),作出外力F與彈簧長度L的關系圖線如圖所示.(實驗過程是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進行的)
(1)由圖可知該彈簧的自然長度為10cm;
(2)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50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范圍足夠大、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兩質量相等的粒子帶等量異種電荷,它們從x軸上關于O點對稱的兩點同時由靜止釋放,運動過程中未發(fā)生碰撞,不計粒子所受的重力.則如圖所示,范圍足夠大、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兩質量相等的粒子帶等量異種電荷,它們從x軸上關于O點對稱的兩點同時由靜止釋放,運動過程中未發(fā)生碰撞,不計粒子所受的重力.則( 。
A.兩粒子沿x軸做直線運動
B.運動過程中,若兩粒子間的距離等于初始位置間的距離時,它們的速度均為零
C.運動過程中,兩粒子間的距離最小時,它們的速度沿y軸方向的分量vy最大
D.若減小磁感應強度,再從原處同時由靜止釋放兩粒子,它們可能會發(fā)生碰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

(1)本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單位為N,圖1中的示數(shù)為2.80N
(2)如圖2所示是甲、乙兩位同學所得到的實驗結果,若用F表示兩個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則可以判斷甲(填“甲”或“乙”)同學的實驗結果是符合事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一滑雪運動員質量m=60kg,經(jīng)過一段加速滑行后從A點以vA=10m/s的初速度水平飛出,恰能落到B點.在B點速度方向(速度大小不變)發(fā)生改變后進入半徑R=20m的豎直圓弧軌道BO,并沿軌道下滑.已知在最低點O時運動員對軌道的壓力為2400N.A與B、B與O的高度差分別為H=20m、h=8m.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求:
(1)AB間的水平距離.
(2)運動員在最低點O時的速度大小
(3)運動員在BO段運動時克服阻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平行的實線代表電場線,方向未知,電荷量為1×10-2C的正電荷在電場中只受電場力作用,該電荷由A點移到B點,動能損失了0.1J,若A點電勢為-10V,則( 。
①B點電勢為零
②電場線方向向左
③電荷運動的軌跡可能是圖中曲線①
④電荷運動的軌跡可能是圖中曲線②
A.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關于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伽利略認為在同一地點,重的物體和輕的物體下落快慢不同
B.伽利略猜想自由落體運動速度與下落時間成正比,并直接用實驗進行了驗證
C.伽利略通過數(shù)學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自由滑下驗證了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自由滑下驗證了運動速度與位移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實驗小組利用圖1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①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D(填字母代號)
A.調節(jié)滑輪的高度,使牽引木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
B.在調節(jié)木板傾斜度平衡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時,將裝有砝碼的砝碼桶通過定滑輪拴木塊上
C.實驗時,砝碼桶及桶內砝碼的總質量應大于木塊和木塊上砝碼的總質量
D.通過增減木塊上的砝碼改變質量時,不需要重新調節(jié)木板傾斜度
②甲、乙兩同學在同一實驗室,各取一套圖1所示的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上均不放砝碼,在沒有平衡摩擦力的情況下,研究加速度a與拉力F的關系,分別得到圖2中甲、乙兩條直線.設甲、乙用的木塊質量分別為m、m,甲、乙用的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μ、μ,由圖可知,m小于 m,μ大于μ.(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于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