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8.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解答問題:
(1)一個用滿偏電流3mA的電流表改裝成歐姆表,調零后用它測量50Ω的標準電阻時,指針恰好在刻度盤的正中間,如果用它測量電子元件的電阻時,指針指在1mA處.則被測電阻的阻值為100Ω.
(2)某同學想精確測得上述待測電阻Rx的阻值,實驗室提供如下器材:
A.電流表A1(量程40mA、內阻r1=10Ω)
B.電流表A2(量程200mA、內阻r2約為2Ω)
C.電流表A3(量程0.6A、內 阻r3約為0.1Ω)
D.定值電阻R0=40Ω
E.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約為20Ω)
F.電源E(電動勢為5V)
G.開關S、導線若干
①某同學設計了測量電阻Rx的一種實驗電路原理如圖所示,為保證測量時電流表讀數不小于其量程的$\frac{1}{3}$,M、N兩處的電流表應分別選用:M為A1;N為A2.(填器材選項前相應的英文字母)
②若M、N電表的讀數分別為IM、IN,則Rx的計算式為Rx=$\frac{({I}_{N}-{I}_{M}){R}_{0}}{{I}_{M}}$-r1.(用題中字母表示)

分析 (1)歐姆表的工作原理是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應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分析答題.
(2)①根據歐姆定律估算出通過電阻R0的電流和通過待測電阻的電流,再選擇量程恰當的電表;
②根據串并聯(lián)電路特點及歐姆定律求出待測電阻阻值.

解答 解:(1)歐姆調零時:Ig=$\frac{E}{{R}_{內}}$=0.003A,
測50歐姆電阻時:$\frac{1}{2}$Ig=0.0015A=$\frac{E}{{R}_{內}+50Ω}$,
測未知電阻時:I=0.001A=$\frac{E}{R+{R}_{內}}$,解得:R=100Ω;
(2)①通過待測電阻的最大電流約為:IM=$\frac{E}{{R}_{X}}$=$\frac{5}{100}$=0.05A=50mA,因此M處的電流表可選A1;
通過N出的最大電流約為:IN=IM+$\frac{E}{{R}_{0}}$=0.05A+$\frac{5}{40}$=0.175A=175mA,
為保證測量時電流表讀數不小于其量程的三分之一,N處的電流表應選A2;
②通過定值電阻R0的電流I=IN-IM,并聯(lián)電路兩端電壓U=IM(RX+r1)=(IN-IM)R0
待測電阻阻值:RX=$\frac{({I}_{N}-{I}_{M}){R}_{0}}{{I}_{M}}$-r1
故答案為:(1)100Ω;(2)①A1; A2;②$\frac{({I}_{N}-{I}_{M}){R}_{0}}{{I}_{M}}$-r1

點評 (1)本題考查了求被測電阻的阻值,知道歐姆表的工作原理、應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即可正確解題.
(2)選擇實驗器材時要注意安全性原則、準確性原則、方便操作性原則,還要符合題目要求.本題關鍵是明確實驗的原理,然后估算出電路各個部分的電流,選擇恰當量程的電表,最后根據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列式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所示是示波器的原理示意圖,電子經電壓為U1的加速電場加速后,進入電壓為U2的偏轉電場,離開偏轉電場后打在熒光屏上的P點.P點與O點的距離叫偏轉距離.要提高示波器的靈敏度(即單位偏轉電壓U2引起的偏轉距離),應采用下列辦法中可行的是( 。
A.提高加速電壓U1B.增加偏轉極板a、b的長度
C.增大偏轉極板與熒光屏的距離D.減小偏轉極板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圖甲所示的陀螺可在圓軌道的外側旋轉而不脫落,好像軌道對它施加了魔法一樣,被稱為“魔力陀螺”,該玩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其物理原理可等效為如圖乙所示的模型:半徑為R的磁性圓軌道豎直固定,質量為m的小鐵球(視為質點)在軌道外側轉動,A、B兩點分別為軌道上的最高、最低點.鐵球受軌道的磁性引力始終指向圓心且大小不變,不計摩擦和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鐵球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
B.鐵球繞軌道轉動時機械能守恒
C.鐵球在A點的速度可能等于$\sqrt{gR}$
D.要使鐵球不脫軌,軌道對鐵球的磁性引力至少為6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如圖1所示,是一種家用電熨斗的電路原理圖(額定電壓為220V),虛線框內為加熱電路.R0是定值電阻,R是可變電阻(調溫開關).該電熨斗溫度最低時的耗電功率為121W,溫度最高時的耗電功率為484W.則R0的阻值為100Ω;假定電熨斗每秒鐘散發(fā)的熱量q跟電熨斗表面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的溫差關系如圖2所示,現(xiàn)在溫度為20℃的房間使用該電熨斗來熨燙毛料西服,要求熨斗表面溫度為220℃,且保持不變,問應將R的阻值調為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1)某研究小組的同學為了測量某一電阻RX的阻值,甲同學先用多用電表進行粗測.使用多用電表歐姆擋時,將選擇開關置于合適的擋位后,必須先將兩表筆短接,再進行歐姆調零,使指針指在歐姆刻度的“0”處.若該同學將選擇旋鈕在“×1”位置,指針在刻度盤上停留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所測量的值為18Ω.

(2)為進一步精確測量該電阻,實驗臺上擺放有以下器材:
A.電流表(量程15mA,內阻未知)  B.電流表(量程0.6A,內阻未知)
C.電阻箱(最大電阻99.99Ω)    D.電阻箱(最大電阻999.9Ω)
E.電源(電動勢3V,內阻1Ω)      F.單刀單擲開關2只     G.導線若干
乙同學設計的電路圖如圖乙所示,現(xiàn)按照如下實驗步驟完成實驗:
①調節(jié)電阻箱,使電阻箱有合適的阻值R1,僅閉合S1,使電流表有較大的偏轉且讀數為I;
②調節(jié)電阻箱,保持開關S1閉合,開關S2閉合,再次調節(jié)電阻箱的阻值為R2,使電流表讀數仍為I.
a.根據實驗步驟和實驗器材規(guī)格可知,電流表應選擇A,電阻箱應選擇D.(填器材前字母)
b.根據實驗步驟可知,待測電阻Rx=R2-R1(用題目所給測量數據表示).
(3)利用以上實驗電路,閉合S2調節(jié)電阻箱R,可測量出電流表的內阻RA,丙同學通過調節(jié)電阻箱R,讀出多組R和I值,作出了$\frac{1}{I}$-R圖象如圖丙所示.若圖象中縱軸截距為1A-1,則電流表內阻RA=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某同學準備測定一只量程已知的電壓表的內阻.器材如下:
A.待測電壓表   (量程3V,內阻未知)
B.定值電阻R0(阻值2KΩ,允許通過最大電流50mA)
C.多用電表
D.直流電源E(電動勢小于3V,內阻不計)
E.單刀雙擲開關S
F.導線若干

該同學利用上述所給的器材,進行如下操作:
(。┯枚嘤秒姳磉M行粗測:多用電表電阻檔有三種倍率,分別是×100Ω、×10Ω和×1Ω.該同學選擇×100Ω倍率,用正確的操作方法測量,刻度盤上的指針如圖1所示,那么測量結果是3.0×103Ω.
(ⅱ)為了更準確地測量這只電壓表的阻值,請你在圖2方框中幫該同學設計一個實驗電路.
(ⅲ)假設你已經連接好實驗電路,請你簡要寫出你的測量步驟:
①將開關S置于1,讀出電壓表的示數U1;
②將開關S置于2,讀出電壓表的示數U2
(ⅳ)利用已知和所測的物理量表示電壓表的內阻,其表達式為Rv=$\frac{{U}_{2}}{{U}_{1}-{U}_{2}}$R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小明同學在實驗室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探究過程是:

【猜想與假設】彈簧彈力和彈簧伸長成正比例關系.
【設計與進行實驗】
(1)設計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2)在彈簧下端掛上鉤碼,當分別懸掛10g、20g鉤碼時,記下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
(3)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4)整理器材,進行實驗數據分析并得出結論.
【交流與評估】小明同學將實驗數據記錄在到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9.8m/s2
鉤碼質量m/g01020
標尺刻度x/10-2m6.008.0010.00
他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紙上用描點法畫出x-m圖象如圖2所示,根據圖象于是小明得出結論:彈簧彈力和彈簧伸長不是正比例關系而是一次函數關系,自己先前的猜想是錯誤的.
(1)請說明小明結論錯誤的原因:x-m圖象的縱坐標不是彈簧伸長量.
(2)這個實驗小明同學在【設計與進行實驗】中的設計方案上還存在的不足之處是:以三組測量數據不能得出普遍性物理規(guī)律,實驗方案中應設計多測幾組數據,并換用另外的彈簧多進行幾次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有一只電壓表,量程已知,內阻為RV(已知量)另有一蓄電池(電動勢未知,但不超過電壓表的量程,內阻可忽略),請用這只電壓表和蓄電池,再用一個單刀雙擲開關和一些連接導線,設計測量某一高值電阻Rx的實驗方法.(已知Rx的值與RV的值相差不大)

①在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
②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如圖所示的實物圖
③根據實驗測得的數據,推導出高值電阻Rx表達式Rx=$\frac{U}{{U}_{0}}$RV-RV,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Rx為待測電阻阻值,U、U0為電壓表示數,RV為電壓表內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甲、乙兩人發(fā)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傷,法院判決甲應支付乙的醫(yī)療費.甲狡辯說:我打了乙一拳,根據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乙對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沒有吃虧.那么這一事件判決的依據在哪里( 。
A.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對甲的作用力,判決甲付給乙的醫(yī)療費
B.甲打乙的力大小等于乙對甲的作用力,但拳頭的承受力大于胸口的承受力,所以乙受傷而甲未受傷,甲又主動打乙,故判決甲支付乙的醫(yī)療費
C.甲打乙的力大小等于乙對甲的作用力,甲的拳和乙的胸受傷的程度不同,甲輕而乙重,故判決甲支付乙的醫(yī)療費
D.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所以甲對乙的力遠大于乙胸對甲拳的作用力,故判決甲支付乙的醫(yī)療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