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在物理學理論建立的過程中,有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做出了貢獻.關于科學家和他們的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安培提出了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公式
B.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
C.牛頓最早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笛卡兒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貢獻

分析 根據(jù)物理學史和常識解答,記住著名物理學家的主要貢獻即可.

解答 解:A、洛倫茲提出了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公式,故A錯誤;
B、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故B正確;
C、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C錯誤;
D、笛卡兒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貢獻,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是常識性問題,對于物理學上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明、著名理論要加強記憶,這也是考試內(nèi)容之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有兩個相同的小球A、B,帶有同種等量電荷,兩球質(zhì)量均為10g,A球用長30cm的絕緣細線連接,細線的另一端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的O1點;B球也用一根長30cm的絕緣細線連接,另一端懸掛在A球正上方30cm處的O2點,當靜止時,細線偏離豎直方向60°角,如圖所示,
求:
(1)連接B球的細線中的張力;
(2)小球AB的帶電量;
(3)連接A球的細線中的張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監(jiān)測河水電阻率的實驗.他在一根內(nèi)徑d=8.00mm的均勻玻璃管兩端裝上橡膠塞和電極,如圖(1),兩電極相距L=0.314m,其間充滿待測的河水.他先用多用電表“×1K”歐姆擋粗測管內(nèi)水柱的電阻R,如圖(2),R=1.1×104Ω.

為提高精度,他又用以下儀器再次測量水柱的電阻:電壓表(3V、15V、300kΩ)、電流表(1.5mA、50Ω)、滑動變阻器(1kΩ)、電源(12V、6Ω)及開關等,導線若干.圖(3)所示為包括(0,0)點在內(nèi)的9個點表示他測得的9組(U,I)值.
回答以下問題:
①在圖(3)中畫出U-I圖線,并通過圖線求出水柱的電阻R=1.0×104Ω.(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②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計算河水的電阻率ρ=1.6Ω.m.(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③按照實驗要求,將圖(4)中的儀器連接成完整實驗電路.
④圖(4)的測量必然產(chǎn)生由于電表內(nèi)阻而引起的誤差,該同學使用電流表、電阻箱等設計了以下方案,對應的電路圖如圖(5).
第一步:斷開K1,閉合K2,記錄電流表的示數(shù)I.
第二步:斷開K2,閉合K1,調(diào)節(jié)電阻箱,使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記錄此時電阻箱的阻值為R0,由此可測出水柱的電阻R=R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一個質(zhì)量m=0.6kg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從P點水平拋出,恰好從光滑圓弧ABC的A點的切線方向進入圓�。ú挥嬁諝庾枇ΓM入圓弧時無機械能損失),與靜止在B點的另一質(zhì)量相等的小球發(fā)生完全非彈性碰撞,已知圓弧的半徑R=0.3m,0=60°,小球到達A點時的速度VA=4m/s.(取g=10m/s2)求:
(1)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V0;
(2)P點與A點的水平距離和豎直距離;
(3)兩小球碰撞結(jié)束時對軌道點B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nèi)有相互垂直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電場強度E1=2500N/C,方向豎直向上;磁感應強度B=103T,方向垂直紙面向外;有一質(zhì)量m=1×10-2kg、電荷量q=4×10-5C的帶正電小球自O點沿與水平線成45°角以v0=4m/s的速度射入復合場中,之后小球恰好從P點進入電場強度E2=2500N/C,方向水平向左的第二個勻強電場中.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求:
(1)畫出小球運動軌跡;
(2)點到P點的距離s1
(3)帶電小球經(jīng)過P點的正下方Q點時與P點的距離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世人矚目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中國代表團參加了包括田徑、體操、柔道在內(nèi)的28個大項的比賽,下列幾種奧運比賽項目中的研究對象可視為質(zhì)點的是( �。�
A.帆船比賽中確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時
B.花樣滑冰比賽中研究花樣滑冰運動員的滑冰姿勢時
C.跆拳道比賽中研究運動員的動作時
D.撐桿跳高比賽中研究運動員手中的支撐桿在支撐地面過程中的轉(zhuǎn)動情況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光滑水平面上有質(zhì)量相等的甲和乙兩個物體,乙上裝有一輕質(zhì)彈簧,乙原來靜止.甲以速度v正對乙滑行,當彈簧壓縮到最短時,有( �。�
A.甲的速度減小到零B.甲和乙具有相同的速度
C.此時甲的加速度達到最大D.此時乙的速度達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所示,PQ和MN是固定于水平面內(nèi)的平行光滑金屬軌道,軌道足夠長,其電阻可忽略不計.金屬棒ab、cd放在軌道上,始終與軌道垂直,且接觸良好.金屬棒ab、cd的質(zhì)量均為m,長度均為L.兩金屬棒的長度恰好等于軌道的間距,它們與軌道形成閉合回路.金屬棒ab的電阻為2R,金屬棒cd的電阻為R.整個裝置處在豎直向上、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
(1)若保持金屬棒ab不動,使金屬棒cd在與其垂直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軌道以速度v做勻速運動.試推導論證:在△t時間內(nèi),F(xiàn)對金屬棒cd所做的功W等于電路獲得的電能E;
(2)若先保持金屬棒ab不動,使金屬棒cd在與其垂直的水平力F′(大小未知)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向右以加速度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水平力F′作用t0時間撤去此力,同時釋放金屬棒ab.求兩金屬棒在撤去F′后的運動過程中,
①金屬棒ab中產(chǎn)生的熱量;
②它們之間的距離改變量的最大值△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相同斜面緊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小球從左邊斜面的頂點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拋出,最后落在斜面上.其中有三次的落點分別是a、b、c,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落點b、c比較,小球落在b點的飛行時間短
B.小球落在a點和b點的飛行時間均與初速度v0成正比
C.三個落點比較,小球落在c點,飛行過程中速度變化最快
D.三個落點比較,小球落在c點,飛行過程中速度變化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