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已知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第5s末速度為10m/s,則物體( 。
A.加速度一定為2 m/s2B.前5 s內位移不可能是25 m
C.前10 s內位移一定為100 mD.前10 s內位移不一定為100 m

分析 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時間和末速度,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式a=$\frac{v-{v}_{0}^{\;}}{t}$,分析加速度.平均速度為$\overline{v}=\frac{{v}_{0}^{\;}+v}{2}$,位移為x=$\overline{v}t$,再分析位移.

解答 解:A、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frac{v-{v}_{0}^{\;}}{t}=\frac{10-{v}_{0}^{\;}}{5}$,可見,只有當v0=0時,a才等于是2m/s2.故A錯誤.
B、前5s內位移為x=$\overline{v}t=\frac{{v}_{0}^{\;}+v}{2}t=\frac{{v}_{0}^{\;}+10}{2}×5$,當v0=0時x=25m,故B錯誤.
CD、根據(jù)推論可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5秒末的瞬時速度等于前10s內的平均速度,所以前10s內平均速度為10m/s,則前10s的位移一定為x=$\overline{v}$t=100m,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 解決本題既要掌握勻變速運動的基本公式,還要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即可求得前10s的平均速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如圖所示,一個人用一根長1m,只能承受59N拉力的繩子,拴著一個質量為1㎏的小球,在豎直平面內作圓周運動,已知圓心O離地面h=5m.轉動中小球在最底點時繩子斷了,求:
(1)繩子斷時小球運動的角速度多大?
(2)繩斷后,小球落地點與拋出點間的水平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為了測定滑塊與水平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圓弧形滑槽末端與桌面相切.第一次實驗時,滑槽固定于桌面右端,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對齊,小球從滑槽頂端由靜止釋放,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第二次實驗時,滑槽固定于桌面左側,測出滑槽末端N與桌面右端M的距離為L,小球從滑槽頂端由靜止釋放,落在水平面上的Q點.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滑塊與滑槽之間有摩擦力.
(1)實驗還需要測出的物理量是BCD(用代號表示).
A.滑槽的高度h;
B.桌子的高度H;
C.O點到P點的距離d1;
D.O點到Q點的距離d2;
E.滑塊的質量m.
(2)實驗中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儀器)有刻度尺.
(3)寫出動摩擦因數(shù)μ的表達式是μ=$\frac{qfdsc47_{1}^{2}-yttbxqy_{2}^{2}}{4H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甲、乙兩車在同一直線軌道上同向行駛,甲車的速度是8m/s,后面乙車的速度是16m/s.甲車突然以大小為2m/s2的加速度剎車,乙車也同時剎車.若開始剎車時兩車相距24m,則乙車加速度至少為多大時才能避免兩車相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是物理學中一種常用的方法,是用兩個基本的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義的基本特點是被定義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質的最本質的屬性,它不隨定義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變.下列物理量中屬于比值法定義的是(  )
A.電流I=$\frac{U}{R}$B.電場強度E=k$\frac{Q}{{r}^{2}}$C.導體的電阻R=ρ$\frac{l}{s}$D.電勢φ=$\frac{W}{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半徑為L1=2m的金屬圓環(huán)內上、下半圓各有垂直圓環(huán)平面的有界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均為B1=$\frac{10}{π}$T.長度也為L1、電阻為R的金屬桿ab,一端處于圓環(huán)中心,另一端恰好搭接在金屬環(huán)上,繞著a端沿逆時針方向勻速轉動,角速度為ω=$\frac{π}{10}$rad/s.通過導線將金屬桿的a端和金屬環(huán)連接到圖示的電路中(連接a端的導線與圓環(huán)不接觸,圖中的定值電阻R1=R,滑片P位于R2的正中央,R2的總阻值為4R),圖中的平行板長度為L2=2m,寬度為d=2m.圖示位置為計時起點,在平行板左邊緣中央處剛好有一帶電粒子以初速度v0=0.5m/s向右運動,并恰好能從平行板的右邊緣飛出,之后進入到有界勻強磁場中,其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2,左邊界為圖中的虛線位置,右側及上下范圍均足夠大.(忽略金屬桿與圓環(huán)的接觸電阻、圓環(huán)電阻及導線電阻,忽略電容器的充放電時間,忽略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的電磁輻射的影響,不計平行金屬板兩端的邊緣效應及帶電粒子的重力和空氣阻力)求:
(1)在0~4s內,平行板間的電勢差UMN
(2)帶電粒子飛出電場時的速度;
(3)在上述前提下若粒子離開磁場后不會第二次進入電場,則磁感應強度B2應滿足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總質量用M表示(乙圖中M包括小車與傳感器,丙圖中M包括小車和與小車固連的滑輪),鉤碼總質量用m表示.

(1)為便于測量合外力的大小,并得到小車總質量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的結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三組實驗中只有甲需要平衡摩擦力     
B.三組實驗都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三組實驗中只有甲需要滿足所掛鉤碼的總質量m遠小于小車的總質量M的條件
D.三組實驗都需要滿足所掛鉤碼的總質量m遠小于小車的總質量M的條件
(2)若乙、丙兩位同學發(fā)現(xiàn)某次測量中力傳感器和測力計讀數(shù)相同,通過計算得到小車加速度均為a,a=$\frac{g}{3}$,g為當?shù)刂亓铀俣,則乙、丙兩人實驗用的鉤碼總質量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橡皮筋也像彈簧一樣,在彈性限度內,伸長量x與彈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與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時的長度L、橫截面積S有關,理論與實踐都表明k=$\frac{YS}{L}$,其中Y是一個由材料決定的常數(shù),材料力學中稱之為楊氏模量.

①有一段橫截面是圓形的橡皮筋,應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測量出它的楊氏模量Y的值.下表為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與伸長量x的實驗記錄,請在圖乙中作出Fx圖象.
拉力F/N5.010.015.020.025.0
伸長量x/cm1.603.204.806.408.00
②由以上實驗可求出該橡皮筋的k值為3.1×102 N/m(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③某同學在家中用三根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來探究合力的方法,如圖丙所示,三根橡皮筋在O點相互連接,拉長后三個端點用圖釘固定在A、B、C三點.在實驗中,可以通過刻度尺測量橡皮筋的長度來得到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并通過OA、OB、OC的方向確定三個拉力的方向,從而探究求其中任意兩個拉力的合力的方法.在實驗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只需要測量橡皮筋的長度,不需要測出橡皮筋的原長
B.為減小誤差,應選擇勁度系數(shù)盡量大的橡皮筋
C.以OB、OC為兩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其對角線必與OA在一條直線上且長度與OA相等
D.多次實驗中即使O點不固定,也可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2014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在某一賽場長直的賽道上有一輛F1賽車,前方187.5m處有一輛服務車正以10m/s的速度勻速前進,這時賽車從靜止出發(fā)4m/s2的加速度追趕;試求:
(1)賽車何時追上服務車?
(2)追上之前與服務車有最遠距離,還是最近距離?是多少?
(3)當賽車剛追上服務車時,賽車手立即剎車,從賽車開始運動到賽車停止的時間內,兩車能否第二次相遇?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