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0.如圖所示,一光滑的圓錐內壁上,一個小球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如果要讓小球的運動軌跡離錐頂遠些,則下列各物理量中,不會引起變化的是( 。
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B.小球運動的角速度
C.小球運動的線速度D.小球運動的周期

分析 涉及物理量較多時,比較多個量中兩個量的關系,必須抓住不變量,而后才能比較變量.

解答 解:對A、B兩位置進行受力分析,均只受重力和圓錐內壁給的支持力FN.如圖所示
對A球由牛頓第二定律:
FNAsinα=mg…①
FNAcosα=m$\frac{{{v}_{A}}^{2}}{{r}_{A}}$=mωA2rA…②
對B球由牛頓第二定律:
FNBsinα=mg…③
FNBcosα=m$\frac{{{v}_{B}}^{2}}{{r}_{B}}$=mωB2rB…④
由同一球,質量相等,可得FNA=FNB,
由②④可知,球所受向心力相等,所以向心加速度相等,故A正確;
因為rA>rB,所以vA>vB,故C項錯誤.
A2rA=mωB2rB,因為rA>rB,所以ωA<ωB,且TA>TB,故BD錯誤;
故選:A

點評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找出其中的相同的量,再利用圓周運動中各物理量的關系式分析比較,能較好的考查學生這部分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已知地球半徑約為6.4×106米,又知月球繞地球的運動可近似看作勻速圓周運動,則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離約為:(結果只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 。
A.1×108mB.4×108mC.7×108mD.9×108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某人由A點劃船渡河,假設河的寬度d=30m,船在靜水中的速度V1=5m/s,水流的速度V2=3m/s,求:
(1)若船頭指向垂直河岸,則船過河的時間為多少?到達的地點與B點的距離為多少?
(2)若改變船頭的指向,當船以最短位移過河時,所需要的時間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為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原子核和兩個α粒子的徑跡,其中可能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在探究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實驗中:
(1)首先要確定電流表指針偏轉方向與電流方向間的關系.實驗中所用電流表量程為100μA,電源電動勢為1.5V,待選的保護電阻有三種R1=20kΩ,R2=1kΩ,R3=100Ω,應選用20kΩ的電阻.
(2)已測得電流表指針向右偏時,電流是由正接線柱流入.由于某種原因,螺線管線圈繞線標識已沒有了,通過實驗查找繞線方向.如圖1所示,當磁鐵N極插入線圈時,電流表指針向左偏,如圖2所示線圈的繞線方向是左圖(填“左”或“右”).
(3)若將條形磁鐵S極放在下端,從螺線管中拔出,這時電流表的指針應向左偏(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在同一高度將質量相等的三個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別豎直上拋、豎直下拋、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從拋出到落地過程中,三球( 。
A.運動時間相同B.落地時的動能相同
C.落地時重力的功率相同D.同落地時的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①為了減少紙帶與限位孔之間的摩擦阻力帶來的誤差,打點計時器的兩個限位孔中心連線應在一條豎直線上.
②實驗操作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再釋放紙帶(選填“釋放紙帶”、“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
③如圖(b)是某次實驗的一條紙帶,A、B、C、D、E、F、G是連續(xù)的七個點. 為驗證重錘對應B點和F點時的機械能是否相等,并使數(shù)據(jù)處理簡便,應測量A、C兩點間的距離,E、G兩點間的距離和B、F兩點間的距離.
④若重物質量為0.200kg,B、F間的距離為12.00cm,g取10.0m/s2.對應B到F 的下落過程中,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0.240J (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1)某同學用自由落體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現(xiàn)有器材為:帶鐵夾的鐵架臺、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帶鐵夾的重錘,為完成此實驗,除了所給的器材,還需要的兩種器材有AD
A.刻度尺           B.秒表           C.低壓直流電源     D.低壓交流電源
(2)關于這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
A.重錘質量選用得大些,有利于減小誤差
B.安裝打點計時器時,兩紙帶限位孔應在同一豎直線上
C.實驗中應先釋放紙帶,再接通電源
D.測量重錘下落高度必須從起始點算起
(3)實驗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T,重錘的質量為m,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則:
①從起點O到打下計數(shù)點B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小量△EP=mgx2,物體動能的增加量△EK=$\frac{{m{{({x_3}-{x_1})}^2}}}{{8{T^2}}}$.(用題目及圖中所給的符號表示)
②實驗中發(fā)現(xiàn)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總是大于動能的增加量△EK,這是因為下落過程需要克服阻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物理學的發(fā)展豐富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推動了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革命,促進了物質生產的繁榮與人類文明的進步,根據(jù)狹義相對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真空中的光速是不變的
B.運動的時鐘變慢與運動的尺子縮短
C.物體的質量取決于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
D.質量、長度、時間的測量結果都是隨物體與觀測者的相對運動狀態(tài)而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