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8.如圖所示,物體A被壓在物體B和水平地面之間,B用繩拴在墻上,物體A和物體B的質(zhì)量分別為10kg和30kg,物體A與物體B及物體A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2.若將物體A向右抽出,在抽出過程中,物體A與體B之間的摩擦力為60N,物體A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為80N.(取g=10N/kg)

分析 對A或B均受到是滑動摩擦力,根據(jù)滑動摩擦力公式可以求出B及地面對A受到的摩擦力,從而即可求解.

解答 解:B受到A對它的滑動摩擦力,
則有:fB=μmBg=0.2×30×10=60N
對A,受到B和地面對它的滑動摩擦力,
那么物體A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為fA=μ(mA+mB)g=0.2×(10+30)×10=80N
故答案為:60,80.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滑動摩擦力公式的直接應用,要求同學們能正確區(qū)別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及大小計算的不同,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一輛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20m/s,關閉發(fā)動機后以大小為4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則關閉發(fā)動機后前6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 �。�
A.48mB.192mC.50mD.108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目標飛行器在離地面393km的近圓軌道上成功進行了空間交會對接.對接軌道所處的空間存在極其稀薄的大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實現(xiàn)對接,兩者運行速度的大小都應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間
B.航天員在天宮二號中處于失重狀態(tài),說明航天員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C.如不干涉,天宮二號的軌道高度將緩慢增加
D.如不加干預,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天宮二號的動能會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使用萬用電表歐姆擋測電阻時:
①測量前應檢查指針是否停在“Ω”刻度線的“∞”處;
②每一次換擋位,都要重新進行一次“歐姆調(diào)零”;
③在外電路,電流是從黑表筆流經(jīng)被測電阻到紅表筆的.
④測量時,若指針偏轉(zhuǎn)很小(靠近∞附近),應換倍率較小的擋位再測.(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A、B兩物體通過定滑輪連接,其質(zhì)量分別為M和m,光滑斜面的傾角為θ,繩的一端連著B,另一端固定在A上.由靜止釋放,B開始加速向下運動,求:
(1)A、B兩物體的加速度大��;
(2)繩中張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把一檢驗電荷q放在點電荷Q所形成的電場中的A點,若檢驗電荷的電量為q=-2.0×10-8C,它所受的電場力F=4.0×10-3N,方向指向Q,如圖所示,A點到Q的距離為r=0.30m,已知靜電常量K=9×109N•m2/C2,試求:
(1)A點的場強大�。�
(2)點電荷Q的電量和電性.
(3)若將檢驗電荷q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6.0×10-6J,則A、B之間的電勢差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如圖所示,光滑絕緣細管與水平面成30°角,在管的右上方P點固定一個點電荷+Q,P點與細管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管的頂端A與P點連線水平,圖中PB垂直AC,B是AC的中點.帶電荷量為-q的小球(小球直徑略小于細管的內(nèi)徑)從管中A處由靜止開始沿管向下運動,AC長為l,它在A處時的加速度為a,不考慮小球電荷量對+Q形成的電場的影響.則在電場中(  )
A.B點的電勢高于C點的電勢B.B點的電場強度大小是A點的2倍
C.小球運動到C處的加速度為g2-aD.小球從A到C的過程中動能增加mg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某興趣小組在做“探究做功和物體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前,提出以下幾種猜想:①W∝v,②W∝v2,③W∝v…他們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PQ為一塊傾斜放置的木板,讓物體從木板上由靜止滑下,在Q處固定一個速度傳感器(用來測量物體每次通過Q點的速度).在剛開始實驗時,有位同學提出,不需要測出物體質(zhì)量,只要測出物體從初始位置到速度傳感器的距離和讀出速度傳感器的示數(shù)就行了,大家經(jīng)過討論采納了該同學的建議.

(1)本實驗中不需要測量物體質(zhì)量的理由是什么?由動能定理知W=△Ek,而W=mg(sinθ-μcosθ)L,△Ek=12mv2,等號的兩邊都有m,可以約掉,所以探究W與v的關系可以不用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m.
(2)讓物體分別從不同高度無初速釋放,測出物體從初始位置到速度傳感器的距離L1、L2、L3、L4…讀出物體每次通過速度傳感器Q的速度v1、v2、v3、v4…并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L-v圖象.根據(jù)繪制出的L-v圖象,若為了更直觀地看出L和v的變化關系,他們下一步應該作出A
A.L-v2圖象  B.L-v圖象
C.L-1v圖象  D.L-1v圖象
(3)本實驗中,木板與物體間摩擦力的大小會不會影響探究出的結果?不會(答“會”或者“不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8.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試驗裝置來做“探究做功和物體速度變化關系”的試驗;試驗裝置中PQ為一塊傾斜放置的光滑的木板,在其上固定一個光電門,用來測量物塊上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

(1)若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條的寬度,如圖乙所示,則遮光條的寬度為d=1.8mm,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顯示時間為t=0.002s,則物塊通過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為0.9m/s.
(2)讓物塊分別從不同高度無初速釋放,測出物塊釋放的初位置到光電門的距離l1、l2、l3….,讀出物塊上遮光條每次通過光電門的時間,計算出物塊上遮光條每次通過光電門的速度v1、v2、v3….,并繪制了如圖丙所示的L-v圖象;若為了更直觀地看出L和v的變化關系,下列應該做出D.
A.L-1v圖象       B.L-1v2圖象      C.L-v圖象     D.L-v2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