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光電計時器是一種研究物體運動的常用計時器,其結(jié)構(gòu)如圖甲所示,a、b分別是光電門的激光發(fā)射和接收裝置,當(dāng)有物體從a、b間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
利用圖乙所示裝置測定正方體小鐵塊和由長木板制成的斜面體(包括水平部分,斜面與水平面之間有一小段圓弧連接的長度忽略不計,水平部分足夠長,重力加速度為g)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1)用20個等分刻度的游標(biāo)卡尺測得小鐵塊的邊長d=20.20 mm.(如圖丙所示)
(2)將斜面體置于水平桌面上,斜面頂端P懸掛一鉛垂線,Q為錐尖與桌面的接觸點.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的兩個光電門(與之連接的電路未畫出),讓小鐵塊由P點沿斜面滑下,小鐵塊通過光電門1、2的時間分別為△t1、△t2,用米尺測得1、2之間的距離為L(L>>d),則小鐵塊下滑過程中的加速度a=$\frac{hvh4lj6^{2}(△{t}_{1}^{2}-△{t}_{2}^{2})}{2L△{t}_{1}^{2}△{t}_{2}^{2}}$(用d、△t1、△t2、L表示);再利用米尺測出斜面的高h和斜面的長L,就可以測得動摩擦因數(shù)μ.
(3)若光電計時器出現(xiàn)故障不能使用,現(xiàn)只利用米尺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μ,請寫出實驗方案:讓小鐵塊由頂端從靜止滑下,滑至水平板上的C點停下,測出頂端的高度h和小鐵塊在整個過程中的水平位移x.測得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h}{x}$.(用測定的物理量所對應(yīng)的字母表示)

分析 (1)游標(biāo)卡尺讀數(shù)的方法是主尺讀數(shù)加上游標(biāo)讀數(shù),不需估讀.
(2)鐵塊通過光電門的時間非常小,因此可以平均速度代替其通過的瞬時速度,據(jù)此可以求出鐵塊通過光電門時的速度大。
鐵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根據(jù)速度和位移關(guān)系式可以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
(3)運用動能定理研究小鐵塊由頂端從靜止滑下,滑至水平板上的C點停下列出等式,結(jié)合幾何關(guān)系求解.

解答 解:(1)游標(biāo)卡尺主尺讀數(shù)為20mm,游標(biāo)讀數(shù)為0.05×4=0.20mm,所以最終讀數(shù)為20.20mm.
(2)鐵塊通過光電門1時的速度為:v1=$\fracknumjvi{△{t}_{1}}$,通過光電門2時的速度為:v2=$\fracbk1izhn{△{t}_{2}}$
根據(jù)速度和位移關(guān)系式v2-${v}_{0}^{2}$=2ax得
小鐵塊下滑過程中的加速度:a=$\frac{{v}_{2}^{2}-{v}_{1}^{2}}{2L}$=$\frac{vsawjpx^{2}(△{t}_{1}^{2}-△{t}_{2}^{2})}{2L△{t}_{1}^{2}△{t}_{2}^{2}}$
小鐵塊下滑過程中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a=$\frac{{F}_{合}}{m}$=gsinθ-μgcosθ,θ為斜面傾角.
μ=$\frac{gsinθ-a}{cosθ}$
所以再利用米尺測出斜面的高h和斜面的長L,就可以測得動摩擦因數(shù)μ.
(3)實驗方案:讓小鐵塊由頂端從靜止滑下,滑至水平板上的C點停下,測出頂端的高度h和小鐵塊在整個過程中的水平位移x
運用動能定理研究小鐵塊由頂端從靜止滑下,滑至水平板上的C點停下,
mgh-μmgcosθ•L-μmgL′=0-0=0,L為斜面的長度,L′為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
μ=$\frac{h}{Lcosθ+L′}$
Lcosθ為斜面在水平方向的長度,所以x=Lcosθ+L′為小鐵塊在整個過程中的水平位移.
即μ=$\frac{h}{x}$
故答案為:(1)20.20;(2)$\frac{4skln1c^{2}(△{t}_{1}^{2}-△{t}_{2}^{2})}{2L△{t}_{1}^{2}△{t}_{2}^{2}}$,斜面的高h和斜面的長L;(3)讓小鐵塊由頂端從靜止滑下,滑至水平板上的C點停下,測出頂端的高度h和小鐵塊在整個過程中的水平位移x;$\frac{h}{x}$.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游標(biāo)卡尺的讀數(shù)方法,即主尺讀數(shù)加上游標(biāo)讀數(shù),不需估讀.
加深對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理解,只有當(dāng)時間間隔△t趨向于零時,此時的速度可以認為是瞬時速度.
物體沿斜面下滑是一個重要的物理模型,一定要對該過程中摩擦力、彈力、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加速度等物理量的變化分析透徹.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只電爐的電阻絲和一臺電動機線圈電阻相同,都為R,設(shè)通過它們的電流相同(電動機正常運轉(zhuǎn)),則在相同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不正錯的是(  )
A.電爐和電動機產(chǎn)生的熱量相同
B.電動機消耗的功率大于電爐消耗的功率
C.電爐兩端電壓小于電動機兩端電壓
D.電爐和電動機兩端電壓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兩個相同的小球質(zhì)量均為m=0.2kg,用長L=0.22m的細繩連接,放在傾角為θ=30°的足夠長的光滑斜面上,初始時刻,細繩拉直,且與斜面底邊平行.在繩的中點O作用一個垂直于繩、沿斜面向上的恒力,大小F=2.2N.在F的作用下兩小球沿斜面向上運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兩小球第一次碰撞,又經(jīng)過一段時間第二次發(fā)生碰撞….每一次碰撞后,小球垂直于F方向的速度都比碰撞前減。(dāng)力F作用了2s時,兩小球發(fā)生最后一次碰撞,且碰后不再分開.取g=10m/s2,求:
(1)最后一次碰撞后,小球的加速度.
(2)最后一次碰撞后,小球的最小速度.
(3)整個過程中,系統(tǒng)由于碰撞而損失的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密閉絕熱的容器豎直放置,活塞有一定質(zhì)量且絕熱,活塞的下部封閉著理想氣體,上部為真空,活塞與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計.輕彈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頂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彈簧處于自然長度時用細繩扎緊,此時活塞的重力勢能為Ep(活塞在底部時的重力勢能為零).若細繩突然斷開,活塞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運動,經(jīng)過多次往復(fù)運動后活塞靜止,氣體達到平衡態(tài).在此過程中( 。
A.活塞的重力勢能Ep全部轉(zhuǎn)換為氣體的內(nèi)能
B.活塞的重力勢能Ep一部分轉(zhuǎn)換成彈簧的彈性勢能,其余部分仍為活塞的重力熱能
C.活塞的重力勢能Ep一部分轉(zhuǎn)換成彈簧的彈性勢能,一部分轉(zhuǎn)換為氣體的內(nèi)能,其余部分仍為活塞的重力勢能
D.活塞的重力勢能Ep全部轉(zhuǎn)換成彈簧的彈性勢能和氣體的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用鈾 235作燃料的核反應(yīng)堆中,鈾 235核吸收一個動能約為0.025eV的熱中子(慢中子)后,可發(fā)生裂變反應(yīng),放出能量和2~3個快中子,而快中子不利于鈾235的裂變.為了能使裂變反應(yīng)繼續(xù)下去,需要將反應(yīng)中放出的快中子減速.有一種減速的方法是使用石墨(碳12)作減速劑.設(shè)中子與碳原子的碰撞是對心彈性碰撞,
(1)求一個動能為v0的快中子與靜止的碳原子碰撞一次后,快中子的速度.
(2)求一個動能為E0的快中子與靜止的碳原子碰撞三次后,快中子的動能變?yōu)槎嗌伲?/di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用打點計時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接入低壓電源中.得到一條打上點的紙帶,如圖所示,取五個小點為計數(shù)點得O、A、B、C、D、E各點.用刻度尺測量得如下數(shù)據(jù):OA=5.3厘米、OB=12.1厘米、OC=20.3厘米、OD=30.1厘米、OE=41.4厘米.

A.相臨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0.1s
B.由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平均加速度的值$\overline{a}$=1.48m/s2
C.計算B點的即時速度VB=0.7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電冰箱利用的是溫度傳感器
B.光電鼠標(biāo)利用的是生物傳感器
C.家電遙控系統(tǒng)利用的是紅外線傳感器
D.賓館里的防火報警利用的是煙霧傳感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有一個小燈泡上標(biāo)有“4.8V  2W”的字樣,現(xiàn)在測定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的電功率,并作出小燈泡的電功率P與它兩端電壓的平方U2的關(guān)系曲線.有下列器材可供選用:
A.電壓表V1(0~3V,內(nèi)阻3kΩ)
B.電壓表V2(0~15V,內(nèi)阻15kΩ)
C.電流表A(0~0.6A,內(nèi)阻約1Ω)
D.定值電阻R1=2kΩ
E.定值電阻R2=10kΩ
F.滑動變阻器R(10Ω,2A)
G.學(xué)生電源(直流5V,內(nèi)阻不計)
H.開關(guān)、導(dǎo)線若干

(1)為了使測量結(jié)果盡可能準(zhǔn)確,實驗中所用電壓表應(yīng)選用A,定值電阻應(yīng)選用D.
(均用序號字母填寫);
(2)為盡量減小實驗誤差,并要求從零開始多取幾組數(shù)據(jù),請在圖1方框內(nèi)畫出滿足實驗要求的電路圖;
(3)根據(jù)實驗做出P-U2圖象,圖2的四個圖象中可能正確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質(zhì)量為50kg的物體放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物體和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物體沿斜面做加速直線運動,求物體下滑的加速度及下滑5s末的速度.(注:斜面足夠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