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6.我國自行研制的“風云一號”衛(wèi)星和“風云二號”氣象衛(wèi)星的運行軌道是不同的:“風云一號”是極地圓形軌道衛(wèi)星,其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垂直,周期為12小時:“風云二號”是同步軌道衛(wèi)星,其軌道平面就是赤道平面,周期為24小時,兩顆衛(wèi)星相比,“風云二號”衛(wèi)星離地面較高:“風云一號”衛(wèi)星觀察范圍較大.

分析 同步衛(wèi)星周期是24h,由兩者周期關系可以知道誰離地面高.
風云一號有覆蓋全球的觀測范圍,而風云二號,是相對地球靜止的,其范圍無法達到全球內.

解答 解:由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周期表達式:
G$\frac{Mm}{{r}^{2}}$=m$\frac{{4π}^{2}}{{T}^{2}}$r
T=2π$\sqrt{\frac{{r}^{3}}{GM}}$
風云一號周期12h,風云二號周期是24h,故風云二號離地面高,
風云一號有覆蓋全球的觀測范圍,而風云二號,是相對地球靜止的,其范圍無法達到全球內.
故答案為:二,一

點評 本題要掌握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寫出與周期、線速度有關的公式,根據公式進行討論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
(1)選出一條紙帶如圖所示,其中O點為起始點(速度為零),A、B、C為三個計數點,打點計時器通過50Hz的交流電,用最小刻度為mm刻度尺,測得OA、OB、OC的數據如圖所示.在記數點A和B之間、B和C之間還各有一個自然點.重錘的質量為m=1kg.取g=9.8m/s2,根據以上數據可知當打點計時器打到B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比開始下落時減少了1.734J,這時重錘的動能是1.704J.結論是: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機械能守恒(要求計算數值保留四位有效數字).
(2)該同學從實驗結果發(fā)現,當使用鉤碼拉動紙帶下落時,加速度比實際的重力加速度小,為了有效地減小這個實驗測得的加速度與實際的重力加速度之差,請你提出一個有效的改進方法:將鉤碼換成質量較大的重錘,減小阻力的相對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已知O點是斜坡的頂點,斜坡與水平面的夾角θ=37°,斜坡長L=12m,滑雪運動員經過一段加速滑行后,從O點以9m/s的速度水平飛出,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運動員落地點到O點的水平距離;
(3)運動員落地時的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兩顆行星A、B可以近似看成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其周期之比為TA:TB=1:8,則行星A、B的軌道半徑之比為1:4,運動速率之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關于從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拋出的物體(不計空氣阻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時間一樣長
B.初速度小的物體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時間短
C.初速度大的物體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時間長
D.質量大的物體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時間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是馬戲團中上演的飛車節(jié)目,在豎直平面內有半徑為R的圓軌道.表演者騎著摩托車(可看成質點)在圓軌道內做圓周運動.已知人和摩托車的總質量為m,人以v1=$\sqrt{2gR}$的速度過軌道最高點B,并以v2=$\sqrt{3}$v1的速度過軌道最低點A.求在A、B兩點軌道對摩托車的壓力大小相差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要使兩物體間的萬有引力增大到原來的4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使兩物體的質量各增加1倍,距離保持不變
B.使兩物體間的距離增加1倍,質量保持不變
C.使兩物體質量及它們之間的距離都增大1倍
D.使兩物體質量及它們之間的距離都增大為原來的4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報道稱:由于飛機發(fā)生故障大多數是在起飛、降落階段,而此時的高度幾乎為零高度.另外在飛行過程中會出現突然停機現象,在這種情況下,飛行員脫險非常困難.為了脫離危險,飛行員必須在0.1s的時間內向上彈離飛機,若脫離飛機的速度為20m/s,試判斷一下彈離過程中的加速度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多用電表調零后,用“×10”擋測量一個電阻的阻值,發(fā)現表針偏轉角度極小,正確的判斷和做法是(  )
A.這個電阻值很小
B.這個電阻值很大
C.為了把電阻測得更準一些,應換用“×1”擋,重新調零后再測量
D.為了把電阻測得更準一些,應換用“×100”擋,重新調零后再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