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3.電子在電場中A點具有80eV電勢能,它由A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克服電場力做功30eV,則( 。
A.電子在B點的電勢能是30eVB.電子的電勢能減少30eV
C.電子在B點的電勢能是110eVD.B點的電勢是110V

分析 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本題“克服電場力做功”即為電場力做負功,所以電勢能增加.通過電場力做功量度電勢能的變化來分析問題.根據電勢的定義得出電勢的大。

解答 解:ABC、由題意可知,電子A運動到B克服電場力做功30eV,即是電場力做負功,說明電子的電勢能增加了30eV,得出:那電子在B處的電勢能是:EpB=EpA+△Ep=80eV+30eV=110eV. 故AB錯誤,C正確;
D、根據電勢的定義,B點的電勢等于:UB=$\frac{{E}_{P}}{q}$=$\frac{110eV}{-e}$=-110V,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通過電場力做功量度電勢能的變化來分析問題.根據電勢的定義得出電勢的大。⒁怆妱萦姓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電鍵k1和k3閉合、k2接a時,帶電微粒使靜止在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之間;若帶電微粒向下運動,則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將k1斷開B.將k2擲在bC.將k2擲在cD.將k3斷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如圖所示,坡道頂端距水平面高度為h,質量為m1的小物塊A從坡道頂端由靜止滑下,進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時無機械能損失,為使A制動,將輕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長線M處的墻上,另一端與質量為m2的擋板B相連,彈簧處于原長時,B恰位于滑道的末端O點.A與B碰撞時間極短,碰后結合在一起共同壓縮彈簧,已知在OM段A、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其余各處的摩擦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物塊A在與擋板B碰撞前瞬間速度v的大;
(2)已知當彈簧壓縮最短時,其形變量為d,求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EP(設彈簧處于原長時彈性勢能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我國第三顆月球探測器“嫦娥三號”經過約8天的繞月飛行,從近月點開始動力下降.北京時間2013年12月14日21時11分,成功著陸在月球西經19.51度、北緯44.12度的虹灣以東區(qū)域,標志著我國已成為美國和前蘇聯(lián)之后,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地外天體軟著陸的國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嫦娥三號”繞月球做橢圓運動,是以地球為參考系來描述的
B.在觀測“嫦娥三號”繞月運行周期時可將其看成質點
C.8天是時刻,21時11分是時間
D.西經19.51度、北緯44.12度表示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用輕繩OA、OB將質量為m的物體懸掛在O點處達到平衡,已知繩OB水平,繩OA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使A點向左移動,同時縮短繩OA的長度,保持點O的位置不變,在此過程中,關于繩OA、OB所受的拉力TA、TB的說法正確的是( 。
A.TA和TB都逐漸減小B.TA逐漸增大,TB逐漸減小
C.TA和TB都逐漸增大D.TA逐漸減小,TB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為真空中兩個固定的等量異種點電荷+Q和-Q,直線MN是兩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O是兩點電荷連線與MN的交點,a、b是兩點電荷連線上關于O的對稱點,c、d是MN的兩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的場強大于B點的場強
B.a點的電勢等于b點的電勢
C.將一負試探電荷由a移到b,電場力做負功
D.將一正試探電荷由c移動到d,電場力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①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的實驗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B
A.彈簧被拉伸時,不能超出它的彈性限度
B.用懸掛鉤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拉力,應保證彈簧位于豎直位置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
C.用直尺測得彈簧的長度即為彈簧的伸長量
D.用不同種類的彈簧,分別測出幾組拉力與伸長量,可得出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相等
②一同學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時,將不同的鉤碼分別掛在豎直懸掛彈簧的下端,鉤碼重量與相應的彈簧總長度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在坐標紙上作出彈簧所受彈力F與彈簧總長L之間的關系圖線;
鉤碼重量
F/N
036912
彈簧總長
L/cm
5.06.27.48.69.8
③由實驗圖線可得到彈簧的勁度系數為250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請完成下列各實驗步驟:
(1)某組同學用如圖(1)所示裝置,來研究小車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小車的加速度與小車受到力的關系.這種研究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目的是使小車受到合力就是細繩對小車的拉力.
B.實驗中通過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碼來改變小車受到的拉力.
C.實驗中,在滿足塑料桶和砝碼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關系的前提下,塑料桶和砝碼總重力才近似等于小車受到的合外力.
D.實驗中應先打開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然后再釋放小車.
E.改變砝碼的個數,多次測量.

(2)某組同學通過實驗得出數據,并畫出a-F圖象如圖(2)所示,那么該組同學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是平衡摩擦力過度.
(3)另一組同學想通過該裝置研究塑料桶和砝碼及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能量轉化關系.已知塑料桶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小車的質量為M.實驗中,他通過對紙帶的分析和測量得出:當塑料桶及砝碼由靜止開始下降高度為h時,小車的瞬時速度為v,則該組同學要得到的能量轉化關系式為mgh=$\frac{1}{2}$(M+m)v2.(用題目給出的物理量表達,忽略小車重力勢能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10V,R1=8Ω,R2=12Ω,電容C=50 μF,電源內阻忽略不計.求:
(1)閉合開關S,穩(wěn)定后通過電阻R1的電流;
(2)將開關S斷開,再次穩(wěn)定后,求通過R1的總電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