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32669  132677  132683  132687  132693  132695  132699  132705  132707  132713  132719  132723  132725  132729  132735  132737  132743  132747  132749  132753  132755  132759  132761  132763  132764  132765  132767  132768  132769  132771  132773  132777  132779  132783  132785  132789  132795  132797  132803  132807  132809  132813  132819  132825  132827  132833  132837  132839  132845  132849  132855  132863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某同學嘗試測量一小滑塊和長度為0.5m的木板B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首先,他把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AB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所示,將小滑塊從A端由靜止釋放,小滑塊落在地面上某點(不反彈),測出軌道B端離地面的高度h、B端到小滑塊的落點的水平距離x1,然后,他把圓弧軌道AB和木板BC連接并固定在桌面上,將小滑塊仍然從A端由靜止釋放,最后的落點到C端的水平距離為x2,如圖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小滑塊到達軌道B端時的速率為${x}_{1}\sqrt{\frac{g}{2h}}$.(用g、h、x1表示)
(2)若測出h=0.500m、x1=1.000m、x2=0.800m,則μ=0.32.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
A.桌面必須保持水平
B.實驗中圓弧軌道AB必須是光滑的
C.讓小滑塊從A端釋放多次,得到平均落點,能減小實驗誤差
D.若R太小,小滑塊不能從木板BC右端滑下,則不能利用該裝置求出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某同學設(shè)計了一個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測定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其中A為滑塊B和C質(zhì)量可調(diào)的砝碼,不計繩和滑輪的質(zhì)量及它們之間的摩擦.實驗中該同學在砝碼總質(zhì)量   (m+m′=m0)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改變m和m′的大小,測出不同m下系統(tǒng)的加速度,然后通過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就可求出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1)該同學手中有電磁打點計時器.復(fù)印紙.紙帶,10個質(zhì)量均為100g的砝碼.滑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細線,為了完成本實驗,得到所要測量的物理量,還應(yīng)有AD.
A.毫米刻度尺B.秒表C.天平D.低壓交流電源
(2)實驗中,該同學得到一條較為理想的紙帶,如圖2所示,從清晰的O點開始,每隔4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中間4個點未畫出),分別記為A.B.C.D.E.F,各計數(shù)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OA=1.61cm,OB=4.02cm,OC=7.26cm,OD=11.30cm,OE=16.14cm,OF=21.80cm.打點計時器打點的頻率為50Hz,則由此紙帶可得到打E點時滑塊的速度v=0.53m/s,此次實驗滑塊的加速度a=0.81m/s2.(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在實難數(shù)據(jù)處理中,該同學以m為橫軸,以系統(tǒng)的加速度a為縱軸,繪制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圖線,結(jié)合本實驗可知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3.(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驗證m1、m2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m2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打點計時器在m1拖著的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為50Hz.
(1)下面給出了該實驗的操作步驟:
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實驗器材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直流電源上
C.先釋放m2,再接通電源,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點跡
D.挑選點跡清晰的紙帶進行測量
E.根據(jù)測量的結(jié)果,分別計算系統(tǒng)減少的重力勢能和增加的動能.
其中操作不當?shù)牟襟E是:BC.
(2)圖乙是正確操作實驗獲取的一條紙帶,O是打下的第一個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m1=50g、m2=100g(g取9.8m/s2,結(jié)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則:
①在打0~5點過程中系統(tǒng)動能的增加量△Ek=0.192J,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0.196J.
②某同學作出了v2-h(h為m2下落的距離,v2為下落該距離對應(yīng)速度的平方)圖線如圖丙所示,據(jù)圖線得到的重力加速度g=9.6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如圖所示,AO、BO和CO三根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O為結(jié)點,OB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懸掛物質(zhì)量為m.
①OA、OB、OC三根繩子拉力的大。
②A點向上移動少許,重新平衡后,繩中張力能保持不變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光滑圓柱體半徑為R,在圓心O的正上方R+h處有一定滑輪,通過定滑輪用細繩拉一質(zhì)量為m的球由A點(OA水平)沿圓柱緩慢運動到B點.求:
(1)此過程中,該球?qū)A柱體的壓力.
(2)分析此過程中,繩對球的拉力F加何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某同學利用圖示裝置來研究機械能守恒問題,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A、B是質(zhì)量均為m的小物塊,C是質(zhì)量為M的重物,A、B間由輕彈簧相連,A、C間由輕繩相連.在物塊B下放置一壓力傳感器,重物C下放置一速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與速度傳感器相連.當壓力傳感器示數(shù)為零時,就觸發(fā)速度傳感器測定此時重物C的速度.整個實驗中彈簧均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重力加速度為g.實驗操作如下:
(1)開始時,系統(tǒng)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靜止,細繩拉直但張力為零.現(xiàn)釋放C,使其向下運動,當壓力傳感器示數(shù)為零時,觸發(fā)速度傳感器測出C的速度為v.
(2)在實驗中保持A,B質(zhì)量不變,改變C的質(zhì)量M,多次重復(fù)第(1)步.
①該實驗中,M和m大小關(guān)系必需滿足M大于 m(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②為便于研究速度v與質(zhì)量M的關(guān)系,每次測重物的速度時,其已下降的高度應(yīng)相同(選填“相同”或“不同”).
③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為得到線性關(guān)系圖線,應(yīng)作出v2-$\frac{1}{M+m}$(選填“v2-M”、“v2-$\frac{1}{M}$”或“v2-$\frac{1}{M+m}$”)圖線.
④根據(jù)③問的圖線知,圖線在縱軸上截距為b,則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frac{4m{g}^{2}}$(用題給的已知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所示,一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n1:n2=5:1,交流電源的電壓u=200$\sqrt{2}$sin100πt(V),電阻R=100Ω,電壓表均為理想電表,則( 。
A.流經(jīng)R的交流電的頻率為10HzB.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2A
C.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4AD.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4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甲所示電路中,電感為L的線圈與電流表A串聯(lián)后接在交流電源上,當電路中通過如圖乙所示正弦式交變電流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流表讀數(shù)為5A
B.L越大,電感對交流電阻礙作用越大
C.t=2×10-2s時,線圈中的自感電動勢最小
D.t=2×10-2s時,線圈中電流的磁場最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某同學利用如圖裝置對輕質(zhì)彈簧的彈性勢能進行探究,一輕質(zhì)彈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與一小球接觸而不粘連;彈簧處于原長時,小球恰好在桌面邊緣,如圖(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彈簧壓縮一段距離后由靜止釋放,小球離開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過測量和計算,可求得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中可認為,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Ep與小球拋出時的動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為求得Ek,至少需要測量下列物理量中的ABC。ㄌ钫_答案序號).
A.小球的質(zhì)量m        
B.小球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彈簧的壓縮量△x      
E.彈簧原長l
(2)用上面所選取的測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frac{mg{s}^{2}}{4h}$.
(3)圖(b)中的直線是實驗測量得到的s-△x圖線.從理論上可推出,如果h不變.m增加,s-△x圖線的斜率會減。ㄌ睢霸龃蟆薄ⅰ皽p小”或“不變”);如果m不變,h增加,s-△x圖線的斜率會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由圖(b)中給出的直線關(guān)系和Ek的表達式可知,EP與△x的二次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某同學用圖1所示的裝置測定重力加速度,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如圖2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為50Hz.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1)實驗時紙帶的乙端應(yīng)和重物相連接(選填“甲”或“乙”);
(2)紙帶上1至9點為連續(xù)打出的9個點,由紙帶上所給數(shù)據(jù)可測得重力加速度為9.40 m/s2;
(3)若當?shù)氐闹亓铀俣葘嶋H值為9.8m/s2,請分析實驗測量值與當?shù)刂亓铀俣鹊膶嶋H值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紙帶與打點計時器之間有摩擦;或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讀數(shù)有誤差或有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