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8894  138902  138908  138912  138918  138920  138924  138930  138932  138938  138944  138948  138950  138954  138960  138962  138968  138972  138974  138978  138980  138984  138986  138988  138989  138990  138992  138993  138994  138996  138998  139002  139004  139008  139010  139014  139020  139022  139028  139032  139034  139038  139044  139050  139052  139058  139062  139064  139070  139074  139080  139088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m=0.5kg的小滑塊以v0=6m/s的初速度從傾角為37°的斜面AB的底端A滑上斜面,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取g=10m/s2,sin37°=0.6.cos37°=0.8.若從滑塊滑上斜面起,經(jīng)1.2s滑塊正好通過B點.則AB兩點之間的距離為( 。
A.0mB.2.16mC.0.36mD.1.4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固定斜面AO、BO與水平方向夾角均為45°,現(xiàn)由A點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拋出一個小球(可視為質點),小球恰能垂直于BO落在C點,則OA與OC的比值為( 。
A.$\sqrt{2}$:1B.2:1C.3:1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水平放置的三個不同材料制成的圓輪A、B、C,用不打滑皮帶相連,如圖所示(俯視圖),三圓輪的半徑之比為RA:RB:RC=3:2:1,當主動輪C勻速轉動時,在三輪的邊緣上分別放置一小物塊P(可視為質點),P均恰能相對靜止在各輪的邊緣上,設小物塊P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小物塊P與輪A、B、C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素分別為μA、μB、,μC,A、B、C三輪轉動的角速度分別為ωA、ωB、ωC,則(  )
A.μA:μB:μC=2:3:6B.μA:μB:μC=6:3:2C.ωA:ωB:ωC=1:2:3D.ωA:ωB:ωC=6: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一質點做直線運動的v-t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則該質點的x-t關系圖象可大致表示為下列圖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下列幾幅圖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原子中的電子繞原子核高速運轉時,運行軌道的半徑不是任意的
B.
發(fā)現(xiàn)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了較大偏轉,因為原子的質量絕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間范圍
C.
光電效應實驗和康普頓效應實驗說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D.
射線甲由α粒子組成,每個粒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
E.
鏈式反應屬于重核的裂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一列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圖如圖實線所示,從此刻起,經(jīng)0.1s波形圖如圖中虛線所示,若波傳播的速度為10m/s,則( 。
A.這列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
B.這列波的周期為0.4s
C.t=0時刻質點a沿y軸正方向運動
D.從t=0時刻開始質點a經(jīng)0.2s通過的路程為0.4m
E.x=2m處的質點的位移表達式為y=0.2sin(5πt+π)(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在xoy坐標系坐標原點O處有一點狀的放射源,它向xoy平面內(nèi)的x軸上方各個方向發(fā)射α粒子,α粒子的速度大小均為v0,在0<y<d的區(qū)域內(nèi)分布有指向y軸正方向的勻強電場,場強大小為E=$\frac{3mv_0^2}{2qd}$,其中q與m分別為α粒子的電量和質量;在d<y<2d的區(qū)域內(nèi)分布有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勻強磁場,mn為電場和磁場的邊界.a(chǎn)b為一塊很大的平面感光板垂直于xoy平面且平行于x軸,放置于y=2d處,如圖所示.觀察發(fā)現(xiàn)此時恰好無粒子打到ab板上.(q、d、m、v0均為已知量,不考慮α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求:
(1)α粒子通過電場和磁場邊界mn時的速度大小及此時距y軸的最大距離;
(2)磁感應強度B的大;
(3)將ab板至少向下平移多大距離才能使所有的粒子均能打到板上?此時ab板上被α粒子打中的區(qū)域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測量一個長約5cm、電阻R1約為30Ω、橫截面為圓形、粗細均勻的導電材料的電阻率,所用器材如下:
游標卡尺(20分度);
螺旋測微器;
直流電源E(電動勢為18V,內(nèi)阻可忽略不計);
標準電流表A1(量程1.5A,內(nèi)阻r1=6Ω);
電流表A2(量程2A,內(nèi)阻r2約為5Ω);
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10Ω);
開關S,導線若干.

(1)用游標卡尺測得該材料的長度如圖甲所示,讀數(shù)L=5.020cm;用螺旋測微器測得該材料的直徑如圖乙所示,讀數(shù)D=2.149mm~2.151mm.
(2)請根據(jù)給出的儀器設計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原理圖,要求獲得較多的實驗數(shù)據(jù).
(3)若某次測量中兩電流表A1、A2的讀數(shù)分別為I1、I2,則由已知量和測量量計算電阻率的表達式為ρ=$\frac{{π{D^2}{I_1}{r_1}}}{{4L({I_2}-{I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將電磁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鐵架臺上,使質量m=50g的重錘帶動紙帶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裝置可以測量重力加速度.

以下是該同學的實驗操作和計算過程,請完成以下內(nèi)容:
(1)以下操作正確的是CD
A.在進行實驗時,應先釋放紙帶,再打開電源
B.打點計時器應接在220V的交流檔上
C.釋放紙帶時,應將重錘的一端盡量靠近打點計時器,以便打出更多的點進行研究
D.實驗中,應該讓紙帶保持豎直狀態(tài),以減小實驗過程中的誤差
(2)取下紙帶,取其中的一段標出計數(shù)點如圖所示,測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分別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cm,x6=10.29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頻率為f=50Hz,則重錘運動的加速度計算式為a=$\frac{{(x}_{4}+{{x}_{5}+x}_{6})-{(x}_{1}{+x}_{2}{+x}_{3})}{36}$f2,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加速度a=9.60m/s2(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小車上固定一水平橫桿,橫桿左端的固定斜桿與豎直方向成α角,斜桿下端連接一質量為m的小球;同時橫桿右端用一根細線懸掛相同的小球.當小車沿水平面做直線運動時,細線與豎直方向間的夾角β(β≠α)保持不變.設斜桿、細線對小球的作用力分別為F1、F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1、F2大小不相等B.F1、F2方向相同
C.小車加速度大小為gtanαD.小車加速度大小為gtan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