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離常數(shù)能用來計算弱酸溶液中的H+的濃度及比較弱酸酸性相對強弱. 例如.醋酸.碳酸和硼酸298K時的電離常數(shù)分別是1.75×10-5.4.4×10-7 和5.8×10-10.由此可知.醋酸.碳酸和硼酸的酸性依次減弱.1.一元弱酸和弱堿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 如:CH3COOH CH3COO- + H+ 則Ka= NH3·H2O NH4+ +OH- 則Kb= 注:①K只與 有關.不隨濃度改變而改變. ②在一定的溫度下.K越大.離子濃度 .表示該弱電解質(zhì)越 電離.所以可以用Ka或Kb的大小判斷弱酸或弱堿的相對強弱. ⒉多元弱酸性主要由第一步電離決定. 如H3PO4的電離:H3PO4 H+ + H2PO4- K1 H2PO4- H+ + HPO42- K2 HPO42- H+ + PO43- K3 注:K1>K2>K3 注:①K越大.離子濃度越大.表示該弱電解質(zhì)越易電離. ②多元弱酸性主要由第一步電離決定. [例1] 在1升濃度為c摩/升的弱酸HA溶液中.HA.H+和A-的物質(zhì)的量之和為nc摩,則HA的電離度是 n×100%/2 n% [例2](1)相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體積的HCl與CH3COOH的比較 HCl CH3COOH C(H+) 中和酸所用NaOH的物質(zhì)的量 與過量Zn反應產(chǎn)生H2的體積 與Zn反應的起始反應速率 (2) 相同C(H+).相同體積的HCl與CH3COOH的比較 HCl CH3COOH 酸的濃度 中和所用NaOH的物質(zhì)的量 與過量Zn反應產(chǎn)生H2的體積 與Zn反應 起始反應速率 反應過程速率 [課堂反饋]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氫氟酸(HF)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HFH+F。25℃下,向20mL0.2mol•L-1的氫氟酸中滴加0.2mol•L-1的NaOH溶液時,溶液的pH變化如圖所示。

已知:電離度()和電離平衡常數(shù)(K)一樣,可以用來衡量弱電解質(zhì)在稀溶液中的電離能力。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氫氟酸的稀溶液中,通過改變以下條件能使氫氟酸的電離度[(HF)]增大的是_______,可使氫氟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a(HF)] 增大的是__________。

a.升高溫度      b.向溶液中滴入2滴濃鹽酸     c.加入少量NaF固體     d.加水稀釋

(2)在此溫度下,氫氟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a(HF)為:__              ,

電離度為_             _%。

(3)下列有關圖中各點微粒濃度關系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

a.在A處溶液中:c(F)+c(HF)=0.2 mol•L-1  

b.在B處溶液中:c(H+)+c(HF)= c(OH)

c.在B處溶液中:c(Na+)>c(F)>c(H+)>c(OH)   

d.在A和B處溶液中都符合: = Ka(HF)

(4)已知該溫度下Ksp(CaF2)=1.5×1010。取B點時的溶液10mL與90mL1×10-4 mol·L-1 CaCl2溶液混合,通過列式計算說明是否有沉淀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

I.有A、B、C、D四種短周期元素,其中A、D同主族;又已知B和A可形成組成為BA的化合物,其中A的化合價為-1,B和C可形成組成為B2C2的化合物,A、B、C形成的單核離子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相同。

(1)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B、C、D可形成組成為BDC的化合物,該化合物水溶液中通入過量CO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B2C2在酸性條件下可形成具有二元弱酸性質(zhì)的物質(zhì),該弱酸性物質(zhì)和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時可生成一種酸式鹽,該酸式鹽的電子式為            

II.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但是自1971年斯圖杰爾和阿佩里曼(美)成功地合成了次氟酸后,這種論點被劇烈地動搖了。他們是在0℃以下將氟化物從細冰末的上面通過,得到毫克量的次氟酸。已知次氟酸的分子構成與次氯酸相仿。

⑴次氟酸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        。

⑵下面給出了幾個分子和基團化學鍵的鍵能(E):

 

H2

O2

F2

O-H

O-F

H-F

E/(kJ/mol)

432

494

155

424

220

566

請計算反應:2HFO=2HF+O2的反應熱(△H)的近似值為          kJ/mol。

⑶次氟酸剎那間能被熱水所分解,生成一種常見的物質(zhì)H2O2,寫出次氟酸與熱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1986年,化學家KarlChriste首次用2K2MnF6 +4SbF5 === 4KSbF6 + 2MnF3 + F2↑化學方法制得了F2。該反應中被還原的元素化合價從    價變?yōu)?u>   價,若反應中生成標準狀況下11.2 L的F2,則有       mol電子發(fā)生轉(zhuǎn)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
I.有A、B、C、D四種短周期元素,其中A、D同主族;又已知B和A可形成組成為BA的化合物,其中A的化合價為-1,B和C可形成組成為B2C2的化合物,A、B、C形成的單核離子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相同。
(1)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B、C、D可形成組成為BDC的化合物,該化合物水溶液中通入過量CO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B2C2在酸性條件下可形成具有二元弱酸性質(zhì)的物質(zhì),該弱酸性物質(zhì)和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時可生成一種酸式鹽,該酸式鹽的電子式為            
II.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但是自1971年斯圖杰爾和阿佩里曼(美)成功地合成了次氟酸后,這種論點被劇烈地動搖了。他們是在0℃以下將氟化物從細冰末的上面通過,得到毫克量的次氟酸。已知次氟酸的分子構成與次氯酸相仿。
⑴次氟酸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        。
⑵下面給出了幾個分子和基團化學鍵的鍵能(E):

 
H2
O2
F2
O-H
O-F
H-F
E/(kJ/mol)
432
494
155
424
220
566
請計算反應:2HFO=2HF+O2的反應熱(△H)的近似值為         kJ/mol。
⑶次氟酸剎那間能被熱水所分解,生成一種常見的物質(zhì)H2O2,寫出次氟酸與熱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1986年,化學家Karl Christe首次用2K2MnF6 + 4SbF5 ="==" 4KSbF6 + 2MnF3 + F2↑化學方法制得了F2。該反應中被還原的元素化合價從   價變?yōu)?u>  價,若反應中生成標準狀況下11.2 L的F2,則有      mol電子發(fā)生轉(zhuǎn)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

I有A、B、C、D四種短周期元素,其中A、D同主族;又已知B和A可形成組成為BA的化合物,其中A的化合價為-1,B和C可形成組成為B2C2的化合物,A、B、C形成的單核離子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相同。

(1)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B、C、D可形成組成為BDC的化合物,該化合物水溶液中通入過量CO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B2C2在酸性條件下可形成具有二元弱酸性質(zhì)的物質(zhì),該弱酸性物質(zhì)和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時可生成一種酸式鹽,該酸式鹽的電子式為             。

II.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但是自1971年斯圖杰爾和阿佩里曼(美)成功地合成了次氟酸后,這種論點被劇烈地動搖了。他們是在0℃以下將氟化物從細冰末的上面通過,得到毫克量的次氟酸。已知次氟酸的分子構成與次氯酸相仿。

⑴次氟酸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         。

⑵下面給出了幾個分子和基團化學鍵的鍵能(E):

 

H2

O2

F2

O-H

O-F

H-F

E/(kJ/mol)

432

494

155

424

220

566

請計算反應:2HFO=2HF+O2的反應熱(△H)的近似值為          kJ/mol。

⑶次氟酸剎那間能被熱水所分解,生成一種常見的物質(zhì)H2O2,寫出次氟酸與熱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1986年,化學家Karl Christe首次用2K2MnF6 + 4SbF5 === 4KSbF6 + 2MnF3 + F2↑化學方法制得了F2。該反應中被還原的元素化合價從    價變?yōu)?u>   價,若反應中生成標準狀況下11.2 L的F2,則有       mol電子發(fā)生轉(zhuǎn)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13分)現(xiàn)有濃度為0.1 mol?L1的五種電解質(zhì)溶液: ① Na2CO3   ② NaHCO3    ③ NaAlO2   ④ CH3COONa  ⑤ NaOH

已知:CO2+3H2O+2AlO2===2Al(OH)3↓+CO32

(1)這五種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順序是___              ___(填編號);

(2)將五種溶液稀釋相同的倍數(shù)時,其pH變化最大的是____    __(填編號);

(3)混合碳酸(H2CO3)溶液和NaAlO2溶液,試寫出可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4)常溫下,將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兩種溶液的濃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實驗編號

HA物質(zhì)的量濃度(mol/L)

NaOH物質(zhì)的量濃度(mol/L)

混合溶液的pH

0.20

0.20

pH=a

0.10

0.10

pH=8.00

 

不考慮乙組的實驗結果,單從甲組情況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來說明HA是強酸還是弱酸                           ;

乙組實驗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 (OH)=              mol/L。

求出該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值,要求寫出推理、計算過程。

I.c (Na)-c (A):                                                                              

Ⅱ.c (OH)-c (H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