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
C. | D. |
分析 A、用嘴吹氣時,形成流動的空氣,空氣流動時能夠帶走熱量,從而使溫度降低;
B、可燃物在密閉容器中燃燒,當(dāng)氧氣耗盡時會因為缺氧而熄滅;
C、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yīng)能夠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來滅火;
D、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來滅火.
解答 解:A、向燃燒的蠟燭吹氣時,空氣流動帶走大量的熱,使溫度降低到了蠟燭的著火點以下,蠟燭熄滅.故選項A正確;
B、當(dāng)蠟燭把燒杯內(nèi)的氧氣耗盡時,蠟燭熄滅,是因為不與氧氣接觸而熄滅.故選項B錯誤;
C、小蘇打和稀鹽酸反應(yīng)能夠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當(dāng)二氧化碳達到燭芯的高度時,蠟燭與氧氣隔絕,蠟燭熄滅.故選項C錯誤;
D、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當(dāng)二氧化碳達到燭芯的高度時,蠟燭與氧氣隔絕,蠟燭熄滅.故選項B錯誤.
故選A.
點評 隔絕氧氣、降低溫度、移走可燃物等措施都能夠達到滅火的目的,解答本題時要分析蠟燭熄滅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化學(xué)反應(yīng) | 化學(xué)方程式 | 簡答 |
二氧化碳通入灼熱的碳 | 2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 反應(yīng)類型化合反應(yīng) |
硫在空氣中燃燒 | S+O2$\frac{\underline{\;點燃\;}}{\;}$SO2 | 反應(yīng)現(xiàn)象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產(chǎn)生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
水在通電條件下的反應(yīng) | 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 各生成物的質(zhì)量比為1:8 |
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共熱 | 2KClO3 $\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 在本反應(yīng)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 |
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 | 2NaOH+CuSO4=Na2SO4+Cu(OH)2↓ | 生成物的沉淀是藍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純凈物 | |
B. | 含有多種元素的物質(zhì)一定屬于混合物 | |
C. | 不同的物質(zhì)可以含有相同的元素 | |
D. | 一種元素只能形成一種物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物 質(zhì)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yīng)前質(zhì)量/g | 5 | 2 | 20 | 17 |
反應(yīng)后質(zhì)量/g | 待測 | 11 | 28 | 0 |
A. | 該反應(yīng)是分解反應(yīng) | B. | 甲可能是該反應(yīng)的催化劑 | ||
C. | 乙、丙變化的質(zhì)量比為9:8 | D. | 反應(yīng)后甲的質(zhì)量為0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反應(yīng)物含3種元素 | B. | 生成了2種物質(zhì) | ||
C. | 反應(yīng)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變 | D. | 反應(yīng)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項目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
化學(xué)式 | ? | H2O | CO | H2 | CO2 | |
微觀 示意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